专栏名称: 说说咱家娃
橙子的原创公众号,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说说咱家娃

“我,14岁辍学,26岁爆红,34岁重回顶流,却劝孩子别当网红,因为……”

说说咱家娃  · 公众号  ·  · 2025-01-23 08: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紫漆衣柜,子柒已归。


离别了1217个日夜,2024年11月12日,停更三年的李子柒回来了。


离别三年,归来仍是顶流。李子柒回归事件,登顶2024年年度热点事件,她本人也成为了“年度文化影响力人物”。


李子柒的回归视频发布不到2小时,光是弹幕就突破了4万条。

国外的网友也跟着沸腾起来。


视频下,全球各地的粉丝留言如潮,有美国的,欧洲的,中东的,印度的,日本的,韩国的……


YouTube上,她的粉丝已逾千万,视频总播放量达到十几亿。无数外国人听她唠家常,即便语言不通,也愿意静静地欣赏这个东方小姑娘爬树取胶、制漆、雕刻、上漆、揩清。


李子柒俨然活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张东方名片。 她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让人们沉醉在中国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和人间烟火里。


看看央视对她的点评: “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麒麟回首,万事不愁



#01

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李子柒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我想力所能及地去做更多 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播,非遗文化手艺人,想把这些老底子的东西展现给大家,让更多人知道。”


这是李子柒的野心,也是她始终坚持的方向。



让全世界听到中国故事,我们不能只依赖一个李子柒。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不分国家和国籍,360度讲述中国故事。


看看吧,“China Travel”火遍全球,“city不city”成了网络热梗,还有不少外国人在各大地标建筑前狂跳“科目三”。


除了传统文化,中国最常被外界提到的就是 “未来感”


比如,机器人直接把外卖送到酒店房间门口。


武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不仅比真人开得更稳,还能应付拥堵高峰的复杂路况。


在深圳点咖啡,享受的是无人机配送服务,外国小哥直呼 “我们从未想象过中国是这个样子!”


在外国人的镜头下,中国故事开始走向世界。


茉莉花茶融入巴黎米其林餐厅,广东潮汕的英歌舞炸街伦敦,黎巴嫩小伙子投身京剧,哥伦比亚摄影师推广粤剧……


前不久,有网友目睹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美国加州湾区的一家海底捞,伴随着一曲《最炫民族风》,上演了一出花式甩面。



海底捞的工作人员为客人表演川剧变脸,背景乐是西游记主题曲。



从“黑科技”到戏剧,从工艺品到美食,就连中国的影视剧和游戏,也纷纷“出海”!


前段时间,《黑神话:悟空》获得被喻为游戏界奥斯卡的 TGA2024年度游戏提名 。很多外国人为了抵达灵山,甚至开始主动了解游戏背景和中华文化。


一股强大的“华流”席卷全球,一个更现代、更立体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2021年韩国文创产业进出口额135.8亿美元,日本是400多亿美元,而中国突破了2000亿美元!


数字背后透露出四个字: 文化自信!



#02

讲好中国故事

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


世界想要聆听中国,那么 谁有能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梦和中国故事呢?

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打造中国梦——这是理科孩子的机会

好的故事素材,需要强大的国力和经济支撑。

现在,从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到非洲,到处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我们帮助很多国家建网络、搞基建,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和全球的贸易联系。

中国工业现在已经世界第一,未来的目标就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硅谷的朋友跟我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扎堆来了一批的中国公司。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京东、苏宁、大疆等都在硅谷设立了办公室或者研发中心。



很多美国孩子迷上了tiktok(海外版抖音),很多美国妈妈喜欢上Temu(海外版拼多多)购物。


在国内 ,“人工智能+” 被首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被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中国肯定会下大功夫培养高科技领域的人才,这正是所有理科孩子的机会 ——


  • 国内升学的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食品农林类等热门的“新工科”专业。


  • 出国留学的 ,努力冲一冲美国名校的STEM专业。毕竟,那里有世界最前沿的知识,美国在高科技上仍然比我们领先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会讲中国故事——这是文科孩子的机会


虽然网红已经是个常见职业,但是身为网红顶流的李子柒,却不希望孩子们梦想当网红。


14岁因家里条件太差辍学,26岁凭借一条兰州牛肉面的视频爆红,34岁归来仍是顶流——狠狠抓住了人生机会的李子柒在采访里说:

“希望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成为一个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未来中国需要一大批意识形态宣传、价值观传播的专业人才,这正是所有文科孩子的机会——


  • 从事文化传播工作,和李子柒一样,做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通道。

  • 从事外贸活动,通过表达力、共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 让传统文化和虚拟现实结合,让古老技艺和数字科技擦出火花。

  • 参加国际活动,用好国际平台,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归结成一句,理科孩子用中国梦让世界心动,文科孩子让世界读懂中国。


无论文理,只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完美结合,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03

讲好中国故事

孩子最好具备两个能力


“讲故事”和“讲好故事”是两回事。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孩子最好具备以下两个能力——


第一,学好英语。

“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这已经成为英语新教材的改革方向。


被很多小学家长吐槽太难的英语新教材,里面随处可见中国元素,比如,三上里出现了“家文化”、“造纸术”和“中国航天梦”。


孩子要怎么应对呢?


先说一个大方向: 用原汁原味浸润,用应试英语检测,尤其强调长期积累和科普阅读。 具体来看——


幼儿园启蒙 - 1年级:堆量

  • 进行英语刺激,有条件的可以和孩子在国外住一段时间或者陪孩子参加夏令营。

  • 阅读入门以兴趣为主,先读虚构的原版绘本,后期再加入科普类内容。

  • 从分级阅读开始,可以选RAZ、牛津树、大猫等。

  • 进阶原版选美国《时代周刊》儿童版Time for Kids和bbc分级科普读物BBC Do You Know。


2年级-6年级:发力

  • 继续培养听说,启动读写练习,从小打好单词、语法基础。

  • 继续遨游原版英语的海洋,推荐书籍同上一阶段,内容可以从绘本升级为经典小说。

  • 学习剑桥考级体系下的原版教材,建议参加剑桥五级考试,4年级拿下PET,5、6年级考FCE/CAE,用考试来检验英语实力。


7年级-8年级:大量阅读、背单词(国内升学方向可降低标准)

  • 单词量达到6000词,阅读原版小说,如《环游世界80天》、《汤姆索亚历险记》、《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 阅读外刊、外网时事新闻、《21世纪报》、China Daily。

  •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法训练,通过仿写发展写作能力。

9年级:确立优势(国内升学方向可降低标准)

  • 寒假可培训托福/雅思,寒假后首战,目标托福90+/雅思6.5+。

  • 国内升学方向准备中考,国际方向准备加试。

  • 如果托福100+/雅思7,中考后建议申请夏校。


10-11年级:国内方向刷题/国际方向备考


国内方向大量原版阅读+科普阅读。


现在的高考真题有一些来自主流媒体海外版,比如新华网china view,人民日报china daily,其余大部分来自外网,比如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澳大利亚在线新闻评论网站The Conversation、爱尔兰旅游官网Carlow等。


阅读外网上的真实事件,学会用英文表达中国,就可以轻松应对高考要考查的英文素养和中国元素。



国际方向在不断备考中建立英语思维,提高实战能力。


AP体系

一上高中,全力备战美国高考(SAT/ACT)和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

高一上学期 留美的12月首战SAT/ACT

高二下学期 5月 AP三门(1文2理)

高二上学期 留美的12月末战SAT/ACT

高二下学期 5月 AP三门(1文2理)


A-Level体系

一上高中,留英的要备战A-Level考试,选择和大学专业相关的三门或四门A-Level科目。

高一上学期:参加AS模考,调整学习计划。

高一下学期:参加AS考试(3-4科,具体时间根据考试局安排)。

高二上学期:进行A2模考,查漏补缺。

高二下学期:参加A2考试(如果需要重考或增加科目)。


IB体系

一上高中,选择六组学科(包括三门核心课程和三门或四门学科组课程)。

高一上学期:适应IBDP,进行IB的预估成绩评估

高一下学期:进行IBDP的最终评估,开始EE深入研究。

高二上学期:完善EE和TOK论文,进行IB的预估成绩评估。

高二下学期:提交EE和TOK论文,参加IB全球考试(具体时间根据IB官方安排)。


12年级:丰收季

申请出国留学或者备战英语高考。有了前期积累,最后阶段要做的事情反而不多了。


第二,培养国际化视野。


当孩子们普遍会说英语后,哪种能力更加稀缺?


1.能深刻理解中外文化的精髓

2.清晰辨识世界各国在行事规则和文化上的重大差异

3.用外国人理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4.让世界知道中国人的做事方式

5.以合作共赢的态度,实现中国利益


这样的孩子,会因为拥有了国际化视野,而成为非常抢手的人才。而只有刻意培养和长期积累,孩子才能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一方面 要让孩子在整个的学生生涯里, 多接触外国人 。见识了世界的多样,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人生,一个人才会慢慢摒弃偏见和狭隘,真正拥有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另一方面 通过阅读增强国际意识 。推荐几本国际化视野书籍:基辛格《大外交》、《世界秩序》,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布热津斯基《大棋局》、道格拉斯·欧文《贸易的冲突》等。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孩子们的机会恰恰也出现在这里。


从小打好英文根基,长大讲好中国故事——这何尝不是这一代孩子的“天命”?


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关注身边和世界的万事万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想想看,一个个世界眼+中国心的孩子,站上世界的舞台上为中国发声,姐妹们是不是觉得好燃?


姐妹们有商品、育儿等方面的 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 “大管家 贴心又靠谱, 包解决,包满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你多久没有读书了?
8 年前
亲仁书屋  ·  【美文】幸福要问内心找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