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网络辟谣
上海网络辟谣由上海市网信办和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联合打造。我们还原事实,让您洞悉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一座城与344万人的双向奋斗 ·  昨天  
新华社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网络辟谣

【网警辟谣】微信发早安图片会被盗取 个人信息?这是谣言!别再转了!

上海网络辟谣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0-04 11:31

正文



















微信群中经常会有网友转发分享一些问候、祝福的图片或视频,不过最近一条“专家提醒:请不要再传早安、晚安或节庆之类的图片、视频,在上海已经有好多人报案!以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为首的反华势力组建网络军团,利用黑客設計精美的图片、视频,暗藏钓鱼程序,发到网上让大家转,窃取个人信息和资料!”的消息让很多网友不淡定了。



对此,网警蜀黎专门请教了计算机安全业内人士,专家称:在图片和视频里嵌入钓鱼程序,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实现。简单来说,当我们发送表情、图片和视频时,这些文件的后缀大多为.gif、.jpg、.avi等,分别对应动图、单图、视频文件,在微信中点击图片会直接放大,点击动图和视频会直接播放。如果该文件非上述后缀,那么微信则有可能以文件传送的形式或者“浮层”(见下图)来提醒用户。一般情况下,恶意链接则需“画皮”伪装。点开伪装成图片、网址、二维码形式的恶意链接会有“浮层”,也就是一个透明度较低的对话框,提示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正常的表情、图片、视频和红包,还是其它可能有危险的文件,并不难分辨。

蜀黎对此谣言进行追溯,发现自2015年起,我国的有些地区就出现了类似的谣言,随后被添油加醋改编为多个版本。当时,台湾高雄警方在官方页面上对此进行了澄清,称网传的“请不要再传早安或节庆之类的图片、影片,已经有好多人报案……”信息为谣言,目前网络上转发传播的问候图片、影片都是无法夹带病毒的,并推测可能是部分网友不想被早安问候类图片打扰才散布这些假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