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ssBook设计食堂 推荐关注
神之图书馆
肉体会湮灭,作品却不消失
眼下,图书馆和书店常被冠以「最美」之名,频率之高,如同明星自称「男神女神」了。
然而约50年前,世上就诞生了一座
「神之图书馆」
,设计师正是早已封神的
路易斯·康(Louis Kahn)
。
摄影 @ Iwan Baan
01.
一间无限接近神的场所
它正是康的第一座图书馆——
埃克赛特图书馆
(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
▽
外表方正,内部有如神境。
内中庭的墙面挖有4个巨型圆洞,在这面前,人皆渺小。
极致的对称感、几何感,呈现出一种理性之美。
竖向中庭的顶部,竟是一个超大的X型结构,显得非常神秘。
光从的X型结构的侧窗洒下,洗礼众生。
细长的光线打在墙面上,光与影形成强烈对比。
光影浮动,给冰冷的混凝土注入温暖。
入口处对称的弧线楼梯,表现出几何张力。
细腻利落的线条,简而不空。
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会放下情绪,归于宁静。
木质的引入,又为空间增加了一份温暖。
摄影 @ Iwan Baan
02.
一座古典精神的现代建筑
这座图书馆耗时26年,现代外表融入了古典精神,精细程度也非一般项目可比。
摄影 @ Iwan Baan
外表是方盒子,内部分隔出阅览、藏书、中庭三层结构。
建筑四角被削掉,形成竖向细长型的采光面。
摄影 @ Iwan Baan
外圈阅览区最光线充足,中圈藏书区采用人工照明,中庭通过侧天窗采光。
围绕中庭做一圈书架,对应古代书院“大长桌围坐”的场景;
中圈有大面结构墙体,对应古典建筑“靠柱廊而坐”的场景。
摄影 @ Iwan Baan
阅览区的三角形独立座位是特色之一,划分出静谧的私人空间。
摄影 @ Iwan Baan
外圈大面积开窗,但跟书桌齐高的窗户上安装有木质遮光板,可以自由推拉。
摄影 @ Iwan Baan
遮光板又成为立面的另一种元素,打破了砖为主的单调立面。
不规则的“破砖”也运用到立面中,有怀旧之意,还增加了立面的阴影。
建筑没有明显出入口,被底层柱廊包覆。
康说:“建筑在各个方向都是入口,如果你冒雨前来图书馆,你可以从任何一边先进入环廊,然后再去找寻入口。这是连续的、校园化的入口。”
03.
一位不计名利的大师
路易斯·康生性腼腆、不善言辞、脸上还有伤疤,跟风度翩翩的贝聿铭不同。
在竞争国家美术馆东馆时,他就不懂包装自己。当业主来到康的工作室时,发现助手们穿着随意,室内家具非常陈旧,这令业主对康的印象大打折扣。
但在图书馆项目上,业主更青睐康。虽然他们接触过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这些名家,但最终还是在1965年把项目交给了康。
从1945年学院开始筹备新图书馆,到1971年最终完工,历时26年,康最终交出了一个挺拔、英俊、庄重的方案。
摄影 @ Iwan Baan
这居然只是康职业生涯第一个图书馆,建成时他已经70岁。
入口楼梯 摄影 @ Iwan Baan
在建筑方向上,康热衷的是犹太会堂、教堂、学院这类文化场所,而不是象征时代权力的摩天大楼。
成名后的康,本可以利用大师名气和美国建筑业发展大赚一笔,但他却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个设计,以致过于缓慢,失去不少机会,使得小事务所难以维系。
中庭服务台 摄影 @ Iwan Baan
但康在美国建筑圈被封神,影响了一大群建筑师、评论家和学生。
这座图书馆也给他带来了好运:他在1968年时成为美国文学院院士;1971年(建成当年)拿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质奖章;1972年拿下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的金质奖章。
当别人问起康“建筑是什么”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在项目建成3年后,路易斯·康意外死于回国途中。
虽然他的变故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但50年后作品仍屹立不倒:这就是神之图书馆。
文章来源
:
AssBook设计食堂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Allan Wu是新加坡晤桥亚洲公司创始人,毕业於美國麻省理工学院(MIT)房地产硕士专业,是美国注册会计师 (CPA) 和特许财务分析师 (CFA)。兼具房地产行业及金融专业双重专业资历。
→Allan
老师有多年的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和资产管理经验。2006年至2011年,负责GIC在阳光新业(000608)的战略投资管理业务,期间以阳光新业为平台为GIC在北京、天津、青岛、成都、沈阳等城市成功收购、开发、改造了20多个商业地产项目。
→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八年任职期间,与凯德置地团队长期合作,共同管理天津津汇广场、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广场,同时参与上海长宁、成都、杭州、宁波来福士广场的开发管理工作。
1个真实案例,5个推演阶段,模拟全程操盘
Ps.每组会配备一部电脑,供使用投资测算回报系统,并配一位助教来指导学员操作。
一、地产行业趋势与大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
1.中国经济2025-经济转型带来的四个地产机会
2.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结合带来的大资管时代
二、资产市场退出通道规划与资产管理的内涵外延
1.解读新加坡和香港REITs市场与差异-结合资产证券化看中国REITs发展空间
2.案例:类REITs与真REITs的差异-类REITs是企业包袱,并非企业的轻资产通道
3.金融化轻资产战略与资产管理体系的关系
三、综合开发能力提升操作与案例
1.资产配置问题:把鸡蛋放对篮子-城市选择与商业资产配置建议
2.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的不同属性要素分析-如何做好综合体?
3.案例:凯德置地-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广场与长宁来福士广场操作分析
四、资产管理回报最大化操作与案例
1.资管与前期体系-项目回报最大化操作:与国际接轨-自上而下以回报为主导的方案设计与开发规划体系
2.资产管理与开发体系-以回报管理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成本、质量与工期管理体系
3.案例1:三个新业广场的成功改造与提升操作-青岛、北京、天津
4.案例2:两个购物中心改写字楼的资产提升案例分析
5.资产管理与经营体系-如何让资产处于价值上升通道
五、资产管理体系搭建与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
- 1 -
新街高和:
“首单商改办类REITs”
新街高和项目,2015年1月高和资本收购了新加坡星狮集团旗下位于北京北二环内的星街坊项目,收购之前是商场业态,高和资本基于当前市场需求及产业经济升级的背景,将新街高和打造成商办写字楼,租金翻倍并持续增长。2018年5月“高和城市更新权益型房托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上交所无异议函。该项目是国内首单城市更新类REITs,首次实现城市更新基金投资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私募REITs退出的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