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童书妈妈三川玲
分享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直播变现运营方案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当你把下一个环节当作客户的时候,一切就顺畅了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AI时代,产品经理的4项修炼,有用!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在相亲平台给钱就有“完美爱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童书妈妈三川玲

《流浪地球》火爆是大势所趋,孩子应该尽早开始读科幻小说

童书妈妈三川玲  · 公众号  ·  · 2019-03-14 07:34

正文

奥斯卡·柏菲尼教授说:要孩 子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给他们知识,而是要把问题放进他们的头脑里,让他们去思考。

科幻小说就是一种把问题放进孩子的头脑、让孩子主动思考的阅读类型。 所以,孩子应该尽早开始读科幻小说。


我们成了电影《流浪地球》

最早的推荐者


去年12月,在童书妈妈北京阅读课的最后一节课上,我们和孩子、家长们一起回顾了这12节课我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做这些活动,我们课程的设计逻辑具体是什么。


最后的一个环节,我们还向孩子们推荐了一些书,当然少不了科幻文学。在介绍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时,我们还告诉孩子们,同名的电影 大年初一就要上映了,如果你们喜欢小说 《流浪地球》,可以去看这部新电影啊。


我们只是诚心推荐这本小说,完全没有想到 《流浪地球》会票房大火, 最终竟然突破了46亿,成为了 一部现象级的国产电影,也成了最具 标志意义的中国科幻电影。


3月初,在我们第一节课上,每一位老师都接受了很多次来自孩子们的郑重拷问——“老师,你看《流浪地球》吗?”,当孩子们听说我也看了两遍电影,他们纷纷赞同说“我也想再看一遍”“我也看了两遍呢”……面对这样的好评,我们也为自己的“慧眼”得意了一番。



大刘的书成了中小学生的

阅读挑战之一


我的女儿,一个六年级的女生。在她对男生的评价体系里,有一项奇怪的指标,她会说“这个男生还蛮好的,他看过《三体》,也喜欢大刘其他的书。” 甚至她会把自己认识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看《三体》、喜欢大刘的;另一类是没看过《三体》的。为了避免被她当成另一类人,我和娃爸用了小半年的时间,读完了《三体》的三本书,也是我俩去年读到的最有收获最有感触的一套书。


我们在童书妈妈的课堂上,也会听到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你看过《三体》吗?我推荐你去看《三体》”。


我很好奇,为什么《三体》和刘慈欣在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心中是这样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孩子们告诉我,那当然了,能把《三体》读完的同学也不是很多,而且能要读懂的话,至少得读两三遍。


能读《三体》能读懂《三体》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件很时髦很高级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挑战了很多成年人都不敢挑战的科幻作品。 看过《三体》,看得懂《三体》,还能在一起讨论《三体》,对中小学生哪怕是对成年人,都是一种阅读挑战。



科幻作品大受追捧是

大势所趋、时代必然


2015年8月,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雨果奖颁给了《三体》,刘慈欣成了获得此奖项的亚洲第一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记录。 2018年11月,刘慈欣在美国获得了亚瑟·克拉克基金会颁发的克拉克奖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刘慈欣也是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为人类第一个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成为了中国人的荣耀时刻之一。 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大火,票房突破46亿。2019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在太空探索上取得的成绩已为世界瞩目,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年轻一代人对科学、对科幻作品的兴趣,可以想象今后十几年,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以及其他的科幻作品,都会大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追捧。



科幻文学是 值得推荐

给孩子们的高品质阅读素材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民国期间,梁启超曾引入科幻小说来启迪民智,鲁迅则翻译科幻大家凡尔纳的名篇,推荐给国人。很多大师都认为读优秀的科幻作品,能够打开一个人的思想。


刘慈欣在最近的专访中也说: “科幻小说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开放的头脑,能够面对未知世界的各种可能性。”


喜欢科幻小说的

除了孩子还有谁?


也有一些家长疑惑孩子那么痴迷科幻小说是件好事吗?我想告诉大家,在国外,很多大企业家、大发明家、大政治家都是资深的科幻迷,科幻小说对他们的影响极大。


在NASA的一次会议上,有人问:有谁是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的粉丝?所有在座的科学家都举起了手。


奥巴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也都是科幻迷,还都对《三体》表示过偏爱;国内雷军、高晓松、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喜欢《三体》这部小说。


美国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也对科幻小说非常喜爱。他甚至说:我从小说里得到的东西比非虚构作品要多得多。


SpaceX和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从小就痴迷科幻小说,他说:科幻小说给了小时候的自己一种渴望,渴望去改变世界。这种渴望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埋下基础。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一位科幻小说家。



读科幻小说可以发展

人类唯一的优势——想象力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正如刘慈欣获克拉克奖时说的: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

科幻小说的核心主题常常是:科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要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这种严肃的思想主题加上想象力,使得科幻小说真正成为一种可以“登堂入室”的文学形式,不同于追求冒险猎奇的通俗读物。


孩子读科幻小说不会流于猎奇,科幻从来就是属于孩子们的,因为科幻和孩子都是与未来相关的,可以说,科幻也是关于未来的哲学: 在我们身为碳基生命的限定之外,去认知宇宙,去反观人类。


读科幻小说可以理解科学

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1942年6月,美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正式开始,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因此称为“曼哈顿计划”。1944年底,美国一位并不知名的科幻小说家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功能。


小说引发了美国军方的震惊,为此展开了一场极其细致的调查。调查结论是,“曼哈顿计划”不存在任何泄密行为,小说中的原子弹只是作者幸运地“推测”出来的。几个月后,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大男孩”在墨西哥州的沙漠爆炸成功。


科幻史家认为,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清晰地揭示了科学幻想与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


科学要发展,自然和社会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面对变化的未来。科幻小说正是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它既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思想准备,也鼓励孩子为创造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读科幻小说可以培养孩子

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内容中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科幻小说带给孩子更多的是问题,人类生存与探索的问题、个人命运与抉择的问题、科学探索与伦理的问题、人类生命和外星生命价值的问题……


几个月前结束的儿童哲学教育计划中,我们问奥斯卡教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奥斯卡教授回答说: 就像我一样,不停地向你们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要求你们思考;孩子也是,要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给他们知识,而是要把问题放进他们的头脑里,让他们去思考。


除了苏格拉底式的诘问,科幻小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因为它们会把问题放进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去主动思考。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

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甚至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人类深藏的某些幻想。


那些值得读的科幻大师作品


在童书妈妈的课堂上,我们也会该孩子推荐其他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作品,这里也和读者们分享我们的推荐:


  • 迈克·雷斯尼克,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 获得过5次“雨果奖”(提名37次)。推荐他 《基里尼亚加》和银河边缘系列。


  • 道格拉斯·亚当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也是幽默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把喜剧和科幻成功结合的作家,推荐他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五部曲。


  • 阿瑟·C.克拉克,被称为 “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他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等技术。推荐他的《遥远的地球之歌》《地光》及《太空漫游》三部曲。


  • 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还预言了生物科技、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推荐他的《银河帝国》基地系列小说和 机器人系列 短篇小说。


  •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推荐他的《严厉的月亮》《双星》等。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开始读科幻小说,强烈推荐他从刘慈欣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开始,《三体》的字数太多,而且第一部的最开始 历史政治背景交代得比较长, 也是最不好读的部分,这也是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而像《流浪地球》这样的中篇,思想、立意和想象力都极好,孩子一天就可以读一两个独立的故事,阅读体验也好,这套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是我们推荐给8-14孩子的第一套科幻文学启蒙之书。




《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