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夜光杯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平安宁夏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夜光杯

故事疗伤

夜光杯  · 公众号  ·  · 2021-03-28 10:36

正文

听从老人家的教诲吧,多想想那些坚强的人,那些对命运不屈服又乐观洒脱的人,痛感会减轻。
我踏进门,她看到我笑了,又眯起眼朝我上下打量了一遍 ,而后递过来一双拖鞋,转身的时候,我听到她轻微地一叹,极轻。
坐定下来,她跟我讲起了她最近看的电视剧,见我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又说,哦,我想起来了,你是不大看电视剧的,那么我讲几桩好白相的事体给你听听。
侬晓得,我爷过去在北京做事,伲娘是北京人,我生在北京,所以小辰光不会说上海话。我有个阿哥要比我大十多岁,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有一年放了暑假,他想回老家上海看看,我就缠着要一道去。那年我六岁,到了上海怕陌生,就整天跟在哥哥边上,哥哥哥哥不离口,亲眷们听到了,就跟我说,侬是上海人,根在此地,应该学会说本地话,整天哥哥哥哥,听起来就像呼一只狗,狗狗狗狗的多难听,侬应该要叫伊“阿顾”(沪语阿哥音)。侬讲好笑吧?后来抗战爆发了,伲爷辞了官,领全家一道回上海来。不多一歇我就能讲本地话了,当然这个跟我用功练也有关系,侬晓得北京话卷舌头,要把舌头扳过来也蛮难的,但是我吃饭练,上马桶也练……
见我笑了起来,她又说,我再跟侬讲桩好笑的事体。
伲宅上有个美珍,比我小两岁,从小在纱厂上班,没有读过啥书,但是她很看重读书人,有一次让我陪伊去照相馆拍张照,伊想拍照时腋下夹本书,我就把阿哥的一本英文书借伊用一用。美珍长得白净,穿一套凡士林蓝布旗袍,剪个短发,样子蛮像大学生。拍好照回来乘电车,她仍夹着那本书,后来快下车时,那本书被旁边人碰到掉了下来。那个绅士打扮的年轻人就把书拾起来交给美珍,说了一声sorry!美珍满脸通红,下车时跟我说,阿姐,这个人是流氓,自己碰到了我,还说我骚来……
她讲到这儿,我大笑起来。她说,后来我告诉美珍这声sorry的意思后,她就开始了拼命学识字,过了几年新中国成立了,她参加扫盲班很积极,后来她文化越来越好,没过几年就当上了厂里的工会主席。
她见我一直笑着,接着又给我讲了第三个故事。
讲的是她的一位老友吉伯伯,学生时代就参加地下党,那年在运动中被诬陷遭批斗,押上台时,其他被斗者都低头弯腰,只有他一个人昂首挺胸,被人揿下一次头就抬一次头,结果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回到家照样和太太开玩笑。太太问他,今朝哪能?他说蛮好,太太嗔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还蛮好?他说,人还囫囵,没有吃到花生米(子弹)总算好,不过么现在侬最好弄点花生米来拨我搭搭老酒……
这个讲故事的 人是我九十五岁的老妈,我因为手受伤后疼痛难忍,那天我胳膊上吊着绑带上门去看她,她就给我讲了这几个故事。 她说这种痛的滋味我是扛过的,但你要多想想开心的事,思想要转移,多笑笑,毛病就好得快。 真的,沉浸 在老妈的故事里,我身上的痛感好像轻了。 想想那么大年纪的老人还在给我上课,自己还是有福的。 那么就 听从老人家的教诲吧 ,多想想那些坚强的人,那些对命运不屈服又乐观洒脱的人, 安安心心养伤,等待康复吧。


关于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在看”,给我们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2月高点击率美文:
纪实 | 岁月如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人物|教授王安忆:是叙述令生活变得更有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