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韩剧《协商的艺术》中的S公司收购游戏公司chacha的故事,探讨了价值的判断与认同。文章指出价值判断可以是主观的,也可能受锚定价格影响,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可能不同。同时,强调了价值认同的重要性,只有在对你有价值认同的人眼中,你才有价值,并且最有可能兑现潜在价值。
只有在对你有价值认同的人眼中,你才有价值,并且最有可能去兑现你的潜在价值。这种认同基于了解和认识,而不是基于第三方的判断。
已被认为是千里马的马是主流评价,而潜在的千里马需要伯乐给予高评价。普通人可能不认同这些潜在价值。
最近有一部韩剧叫《协商的艺术》,讲企业合并。第三和第四集讲的是S公司收购游戏公司chacha的故事。
对价值的判断很有趣。
既可以是主观评断,还可以客观评价,同时也可能会受锚定价格的影响。
人和项目的价值,一样适用。
一开始S公司对chacha的收购估价是100亿韩元。这个前提是基于S公司认为chacha的一款游戏的技术可以用来开发为平台,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
但是收购没有成功。因为Cahcha公司拿到了另一个收购邀约,不管S公司出多少钱,F公司会出双倍的价格。
Chacha公司拒绝了S公司的收购,去F公司谈合同的时候,F公司懵了,什么,一家要破产的游戏公司居然值200亿。
F公司之所以要收购chacha公司,只是因为他们觉得既然S公司认为有价值,那么应该就有价值。对于chacha的价值,F公司并没有评估过。
结果F公司的开价是21亿韩元,远低于S公司一开始的收购金额。迫于公司要破产以及面子等因素,chacha公司很被动的签了。
🌵
基于以上情节,那么首先从普遍的客观评价来讲:即将破产的chacha公司并没有多少价值,甚至可以说没价值。
这也是F公司对chacha的客观判断。F之所以给chacha那个双倍承诺,是基于S公司的价值判断。
S公司之所以给chacha很高的估值是因为,S觉得基于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可以让一家看上去没有价值的公司,帮助自己去获得更高的价值。
这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S可以做什么,以及愿意做什么。
同样的一家公司,在不同人的眼中,价值是不一样的。价值判断的不同,在人的身上也成立。
我们经常说的贵人,你的贵人,就是可以看到你身上的价值。同样是你,有些人觉得你很普通,但是你的贵人却觉得你很有价值。
有些人拿到贵人给与的高价值判断时,会迷失自己,觉得自己就是那么有价值,去跟其他人谈。结果是,别人根本就不会认你的价值。
你的价值只在贵人那里有用。
🪐
千里马这种存在,如果已经被认为是千里马了,那就是主流的评价。
那些可能是千里马但是还没有跑出来的马,就需要伯乐。伯乐会给与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马很高的评价,但是普通人只会认为那些马很普通,没有价值。
真正可信的价值认同是基于了解和认识,并不是基于第三方的判断。
我之前引用过罗胖的说法,人要想成长,要走到对你有期待的人中间去。这个期待,其实就是价值认同。
对你有价值认同的人,会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同样的,你也只有在他们眼中才有价值,也才最有可能去兑现你的潜在价值。
祝大家知行合一,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