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网
体外诊断网是检验医学和体外诊断行业专业媒体平台、分享学习平台,在这里可以:1、了解IVD行业即时资讯、知识、产品;2、认识众多中国检验医学行业;3、认识超过10万IVD行业成功人士;4、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2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加盟店,正在毁掉县城的烟火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网

啊!集采没逼死IVD厂商,反倒先把检验科逼“疯”了!!

体外诊断网  · 公众号  ·  · 2025-01-09 09:45

正文

来源:健康  作者:健康君

近期,国家医保局通报了多家医院存在过度诊疗多收费的情况。比如,为2500多名60岁以上患者开展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性激素检测,向6万多名无肾脏疾病风险的患者普遍开展“β2微球蛋白测定”……


国家医保局的通报,也揭开了医院行业灰色的一幕,在“以药补医”得到控制的背景下, 一些医院又通过增加检查化验来增加收入, 即所谓的“以械养医”。


据相关数据, 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检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为11.6%,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临床检验科收入成本管控分析》显示, 杭州市某三乙医院检验科18-19年毛利率达40%以上。


三明市2024年9月发布的医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收入占比要达到 20%。


福安市某医院2023年第三季度检验化验收入占比为 28.32%。


如此高的检查检验收入占比,以及不断上升的检验收入,让大众疑惑和担忧。


推行耗材集采,降低化验价格,箭在弦上。



检验耗材集采

医院成本压力几何?



在遏制医院过度诊疗的同时,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合理下调。


继10月17日发布首批4个价格规范治理检验项目之后,11月14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二批)的通知》,再次选取了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等10个为第二批价格规范治理项目,通知制定的预期目标在15~50元之间,其中糖类抗原测定化学发光法为50元,癌胚抗原测定化学发光法为35元。



技耗分离被纳入医疗耗材管理主要原则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我国将建立医用耗材医保准入制度,未来医保耗材也会像药品一样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目录。


《通知》明确了 医疗耗材管理的三个主要原则: 通用名管理、目录准入和 技耗分离 这三个原则结合将对耗材支付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主要助力。


“技耗分离”为三大主要原则之一,对于检验领域来说,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开展技耗分离收费。


比如,内蒙古医保局发布《关于落实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同时 明确技耗分离收费,不分项目,不分医疗机构等级,只按检测项次, 统一收费3.5元/项次。


如果把内蒙古原收费和肝功集采后技耗分离收费价格做个对比,原收费25项三级医疗机构可以达到286元。改革后可以收110元-95元。从最高可收费286元到最低可收95元,下降了66%。


也就是说,技耗分离收费叠加集采进院价格后,在检测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医院检验科的收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耗材集采是大趋势


2021年安徽省 发光5种23项 开启了IVD集采的先河。


2023年江西省、安徽省分别牵头 23省肝功生化类、25省5类18项集采。


今年3月江西省又牵头 24省肾功和心肌酶生化类集采, 9月江西省等 27省联盟35种耗材 启动,10月安徽省 IVD试剂省际联盟集采 也已通知全国联采。


今年江苏省以 无创产前(NIP)基因检测服务 为切入口,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因检测服务集采。


检验集采使医院试剂成本大幅下降,但在设备更换、检验项目减少等方面面临压力,总收入可能降低。


从成本角度看,集采使试剂成本显著降低。如江西 23 省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类省际联盟集采,平均降幅 68.64%,低密度脂蛋白降幅高达 95.64%,联盟省可节约资金 20 亿元。



然而, 医院检验科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部分检验设备存在专机专用问题,若集采更换试剂品种,可能连带更换设备增加医院成本与管理难度。


另一方面,集采后检验项目收费下降。云南昆明地区部分检验试剂降价,最高降幅25%,基础降幅10%。国家医保局对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首批四个检验项目规范治理,单个项目平均降价超40元。 “技耗分离” 模式下,医院技术服务收费受限制,像内蒙古不分项目、医疗机构等级,统一按检测项次收费3.5 元/项次,致检验科收入大幅降低。




医院还面临检验项目减少风险


一些医院 为控制成本,对部分非必需检验项目可能减少开展, 影响医院收入与临床诊断服务完整性。


随着 DRGs/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医院需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检验项目作为成本控制重点领域,其业务量与收入受影响。而过度控制成本,也可能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引发患者的不满和信任危机。



检验科省钱出奇招

保鲜膜都用上了



在集采的压力下,一些医院检验科为了节省成本,可谓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其中不乏一些不合理的省钱方式,令人瞠目结舌。



某医院检验科用保鲜膜代替采血管封膜


该科室使用的是某进口品牌生免流水线,正常情况下,每管检测完的采血管都应用专业封膜封口,冰箱保存7天再丢弃,以便中途血液有问题时能依据条码找到样本。


然而,进口品牌的冰箱封膜线圈价格高昂,一卷达一两万,科室难以承受,于是选择用二十多块钱一大卷的食品保鲜膜代替。虽说成本降低了上千倍,但食品保鲜膜一次性封一批采血管,若要找某个特定采血管会极为麻烦。不过,由于事后找样本的概率较小,在检验科看来,似乎是利大于弊。



还有医院在发光试剂使用上 “物尽其用”


在额定测试数基础上,试剂瓶底剩余的少量试剂也不放过,重新上机还能做十个八个样本。但试剂瓶底试剂存在不足量风险,是否影响检测结果尚无定论。


更有甚者,一些医院在反应杯使用上 “循环利用”,将日常保养用的空反应杯在丢弃出口收集起来重复使用,甚至对使用过的进口反应杯进行清洗回收,其操作真实性虽有待考证,但这种做法无疑存在巨大风险。



在机器保养方面,部分检验科也打起了 “小算盘”


以发光设备为例,每天保养机器需耗费反应杯、激发液、预激发液、探针清洗液等耗材,为节省这些耗材,有的检验科便在保养上偷懒。


另外,一些医院自行配置生化用的酸洗、碱洗试剂,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管路堵塞,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而校准品、质控品过期后继续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某些品牌校准质控规格大,医院为降低成本不按规定操作,尽管能节省开支,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却难以保证。



以械养医难以为继?



曾几何时,“以械养医” 现象在医院中较为普遍。在 “以药补医” 得到控制后, 部分医院为增加收入,过度依赖检查化验项目,使得检验在医院收入结构中占比不断攀升。


然而,这种情况引起了医保局的高度关注。医保局对多家医院过度诊疗行为进行通报,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对短期住院患者多次开展无必要的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等,这些行为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也加重患者负担。


为整治此现象,医保局推动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合理下调。10月17日发布首批4个价格规范治理检验项目,11月14日又选取10个项目作为第二批治理对象。以血栓弹力图试验为例,原本价格在不同地区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高达360元/ 次,经治理后,价格大幅降低,如辽宁治理目标价为170 元。


随着医保控费持续,医院检验科角色逐渐转变。一方面,医院检验项目利润空间被压缩, 深圳检验项目费用调整后,公立医院检验收入净减少2.04 亿元。 另一方面,检验科在医院经济贡献中的地位弱化,江西肾功项目调整后,平均降幅23%,极大挤压其利润空间。



破局之路在何方?



面对检验集采带来的重重困境,医院并非只能坐以待毙,而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在内部管理优化方面,医院可从人力成本、物资成本和医疗风险控制等维度着手。 优化工作流程,削减冗余岗位和人员。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支出。


欧美的经验,随着DRGs/DIP的深入开展,医院为减少患者的实际住院,会相应增加门诊服务,随之导致门急诊实验室标本量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和分级诊疗逐渐落地,政策把患者留在基层的倾向愈发明显。 医疗机构门急诊和社区居民的检测需求未来不断增长已成定局,这也是基层检验发展的机遇。


与第三方医检机构合作 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一方面,医院可借助第三方医检机构的规模化、专业化优势,降低检验成本,提升检验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第三方医检机构可依托医院的临床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科研水平。通过合作,医院可将部分检验项目外包,减少设备采购、维护及人员培训成本,集中精力提升核心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还 需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人力成本投入大的医疗服务项目,如复杂手术、精准医疗诊断等,可适当提高价格。对于一些常规检查、治疗项目,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保持价格稳定或降低。


政府在医院应对集采压力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财政补助力度 特别是对那些因集采导致收入大幅下降、运营困难的医院,给予专项补贴,用于设备更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确保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够正常开展。


同时,完善医保政策,完善DRGs/DIP 医保支付方式,合理确定支付标准,避免医院因医保支付不足而陷入亏损。 建立医保与医院的风险共担机制, 对于一些特殊病例、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医保与医院共同承担,减轻医院的经济压力。加强医保对检验项目的监管,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过度检查、检验等行为的发生。


总之,随着耗材集采、检验项目降价, 医院的检验科有可能从盈利中心逐渐转变为成本控制中心。 医院运营可谓屋漏又逢连夜雨。


这正是对医院管理者的考验时刻。

为了方便体外诊断网的读者粉丝朋友们沟通交流,我们特成立体外诊断网全国第175群!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踊跃发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2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3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3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加盟店,正在毁掉县城的烟火气
5 天前
冯站长之家  ·  2016年12月28日医疗晨报(语音版)
8 年前
青音约  ·  对付渣男,这三招就够
7 年前
遇见漫画  ·  内涵漫画 | 误会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