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pei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更换会计师!审计费由86万增至280万!经预 ... ·  9 小时前  
宛央女子  ·  神裤!一上腿就炸场! ·  16 小时前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2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财融圈  ·  快手财会岗位重磅来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rpei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更应该了解孩子要的“脚手架”

drpei  · 公众号  ·  · 2024-06-06 09:26

正文


在读发展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系里几台共享的电脑密码都是一样的,是维果斯基(Vygotsky)的名字。

维果斯基是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 孩子通过体验和探索来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和文化体验非常重要。 他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 ”理论,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技能已经被孩子完全掌握,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这些技能属于孩子已经掌握的区域,是最近发展区的下线。

如果技能孩子使劲去够也做不到,哪怕有一定的外界辅助孩子也很难学会,那么这些技能就属于孩子最近发展区上线以上的内容。

在这两条线中间的地方,就是孩子自己一个人还没有掌握,还没有办法独立完成,但是在其他人的帮助或者指导下就可以掌握和完成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了。


2. 什么是 脚手

和最近发展区相对应的是, 脚手架式的帮助 。脚手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就是建房子的时候搭在周围的那些支架。

这些支架的特点是:高度随着房子的高度而逐渐改变,当孩子最终完成的时候,脚手架会被拆掉。

“最近发展区”其实就是孩子学习和进步发生的地方。用脚手架来形容对孩子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在指导和帮助孩子的时候,需要根据孩子所处的能力水平进行搭建,并根据孩子能力水平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孩子已经掌握的时候及时撤出。

3. 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式的帮助不仅适用于孩子学业的学习,也适用于日常技能的学习。

比如小宝宝想要自己穿衣服,但是无法独立完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何根据标签的位置判断衣服的前后方向,我们可以向孩子演示如何拉大裤腰看清楚左右裤腿的方向……

曾经在朋友圈提到给娃报了游泳课,然后看到有人说:

“要让孩子学会游泳很简单,就是把孩子丢到水里,让他自己扑腾,大人拿一根竹竿站在岸边,孩子如果要往岸边爬,就打他的手,直到他学会游泳为止。”
我想可能真的有人就是这么学会游泳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真的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我赞成孩子已经学会技能了,只是还欠缺一些勇气放手去尝试的时候,大人在这个时候适度的“轻推一下”,有可能会让孩子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原来不是那么可怕。
小孩学走路的时候,如果一上来就不顾孩子会不会,马上撒手,摔跤之外孩子仍然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办,往往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

游泳也是如此,学习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技能分解学习,同时也动态放手让孩子尝试每一步技能。什么都不讲,直接丢水里,我觉得大概率孩子不被淹死,也会对游泳产生畏惧心理。

如果孩子的气质特征是高敏感偏谨慎的孩子,他们非常可能会恐慌害怕到再也不敢去游泳池,再也不敢碰自行车。

对于 这样的孩子,循序渐进和小步迈进(baby step)尤其重要。

孩子怕直接用脚踩到沙子,没有关系,先蹲在沙池旁边用水和推车玩,然后可以穿着鞋子进去,再然后可以穿着袜子进去,再然后可以脱掉袜子。

孩子怕淋浴,没有关系,一下子打开花洒水很急,冲到敏感娃的身上,会让他们疼痛和害怕。我们带上有帽沿的小浴帽,把花洒调到很小的流速,不要一下子洗孩子的上半身,先从手和脚开始。然后把花洒头给孩子,让他去尝试和探索。

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也同样适用于社交能力的发展。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够活泼主动,不会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看到小朋友反而会害怕躲闪。在着急焦虑之下,有的父母会逼迫孩子,甚至告诉孩子如果他今天去游乐场不主动加入别人的游戏,就不带他回家了。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就没有起到脚手架的作用了,一下子把孩子从他的安全区域没有任何过渡和支持,就丢到了他的恐慌区或者说不安全区,也就是最近发展区以外的地方去了。往往父母会发现,孩子会更加紧张和退缩了。

4.如果提供脚手架的支持,可以怎么操作呢?

比如去游乐场,孩子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没有关系。

我们带上自己的玩具,我们可以看看别人玩,也可以在一边自己玩自己的。然后几次以后,我们再选一个人很少(经常就一两个孩子)的时间段,带上泡泡瓶或者自动泡泡机,那一两个孩子被吸引过来主动互动,泡泡也可以分散自己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没有那么紧张。我们也可以考虑先让孩子和某一两个固定的小朋友约到一起玩,等熟悉了放开了,再考虑慢慢扩大伙伴范围。
最后也要强调的一点:孩子各个能力的发展区域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不要有超出孩子年龄段发展特点和实际能力的期望和要求。

比如有妈妈担心地问:
“我们家宝宝一岁半了,和小朋友在一起虽然有时会好奇观察别人,看着别人玩,但大部分情况总是自己玩自己的,这是不是不合群?”

如果这位妈妈能了解,1岁半孩子的社交还处于“平行游戏”的阶段,相信就会减少很多焦虑。平行游戏是指,我们在一个地方,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孩子可能会好奇看看其他小朋友,或者给其他小朋友递个玩具(或者要别人手里的玩具),但是孩子确实还不会进行交互性以及合作性的游戏。
作为父母,我们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我们了解孩子的的最近发展区,也知道怎么样给孩子提供“脚手架”,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能减少父母不必要的焦虑。 (本文首发于 「怡禾心理」 公众号)




孩子的学习能力、情绪和认知能力都是逐渐成长的,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才能更清楚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也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成长。

怡禾和本文作者 徐桂凤 医生,以及 马信诚 心理师、 黄贝尔 心理师联合制作了一门 《儿童心理发育必修课》 ,适合家有0-12岁孩子的父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全方位帮大家掌握儿童心理,结合成人心理更好育儿育己:

1、0~12岁儿童心理发展发育特点
统讲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充分了解即将产生的新变化、和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准备,心里有底,应对不慌。

2、儿童心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全面覆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逐一拆解。 从原因到应对、从理论到技巧,配合真实场景讲解,易懂易用,告别“学了不会用,用了没效果”的尴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