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增删卜易
六爻普及 六爻教学 《增删卜易》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昨天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昨天  
文明贵州  ·  “年味”年俗丨正月初五 ·  5 天前  
文明贵州  ·  “年味”年俗丨正月初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增删卜易

鼎升读《增删》随笔010:世间最可怕的人是无明之人

增删卜易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9-11-15 16:44

正文

鼎升按:
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无明之人。 所谓无明,是他没有觉察自己是无知的,甚至相信自己是对的,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而且还把自己的妄想付诸行动,害人害己。
六爻预测学是易学预测的一个分支,所遵循的思维方式也是易学预测的象数思维,而绝非科学思维。
对于科学来说,可重复性是其被人们接受的重要原因。 因为那意味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可以被复制和传授,而不再受行为主体的限制。 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主体和客体是分开的,如果没有了可重复性,也就没有了科学性。
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号称科学之母,这个工具是高度抽象化的,目的是给这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建坐标。
但是对于易学预测的象数思维,却又完全不能抽象,完全不能将主体与客体分开,而且,随时空的不同,易学预测面对的任何一个命造、任何一次卦象的测算,都是不可重复、不可逆的。
《周易·系辞下》: “易者,象也。 象也者,象也。 ”表示取象思维,就是一个由“物象”提炼“意象”、再由“意象”反推“物象”的过程。
而对于象数思维的“数”来说,其实也是“象”。 《素问·五运行大论》总结到: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易学预测中“数”的运用主要偏向于定性而不是定量。 即如我常举的一个例子,水火既济,其数为几? 答案是无穷,因为水与火随时空的不同表现,可能是水灭火,也可能是水蒸发,或者是中间的任意一个点。
《增删卜易·疾病章》中有一例,子月丙寅日,自占瘟病。 断曰: 子水克世,月建克世,大凶之兆。 幸有寅日相生。 若肯避瘟于南方,夜卧南床,使火旺而水枯,可保无虞。 果依此行。 亥日病势危急,得遇良医,寅日而愈。 彼时瘟疫流行,家家传染,一人同日亦得此卦,予亦传此法以避之。 因此人病重,又信傍言病人不可移床,未肯迁移,卒于亥日。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象数思维,加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科学思维的主体、客体截然分开的、可重复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
象与数的统一是象数思维的重要特点。 象、数密不可分,象中含数,数中蕴象。 二者结合,进行比类。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过象数模型把主体与客体具象归类后结合起来,这就是“取象运数,比类求理”的易学预测方法。
所以整体而言,科学研究的对象基本是主客体分开的、形而下的器世界,象数研究的对象却是形而上的道世界与形而下的器世界的合一,是以形而上御形而下,是以道御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有号称让玄学走向科学的,所有号称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易学预测的,不是无知,就是小人,但更多的,其实就是可悲的无明之人。
名人未必就是明人。 还是那句话: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附上龙隐道人的一篇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易学思维方式的核心秘密——象数理浅谈
易学除了有深厚的自然科学背景,尤其是天文学背景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艺术。 这种思维艺术可以概括表述为三个方面: 象数理。
现在学易的人很多都有一种把易学简单化为数学的错误倾向,过多沉迷于易学的天文学背景,死钻某干支对应某星球或某天文现象之类的牛角尖,或者试图用电脑程序来进行易学推算,或者只知纠缠旺衰生克而不及其他。 殊不知,易学有三大基本思路: 象数理,成功的预测必然是象数理的完美结合,而脱离其中任何一个,分析必然是偏颇的。 下面简单谈谈易学术数的发展历程与象数理的基本关系。
象即是模拟,系辞曰:“易者象也”。比类取象是易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原理,用现代语言表述,其实就是对应模拟,用卦爻中的符号来对应模拟现实中的因素,用卦爻符号在当前系统中(年月日时,卦宫,爻位)所处的状态和相互关系来对应解释该因素在现实中的状态和相互关系。从这个角度看,阴阳,五行,八卦,六亲,十神,神煞,九星,八门,贵神,将神,飞星,三传,四课,。。。乃至生克冲合刑害会破。。。无不是象。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易学术数万象纷纭,正确的取象必须是将易象密切结合所测事情的实际情况,才能落到实处,不至于离题万里。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很多古筮法的经典例子。在汉代五行思想出现并与阴阳思想紧密结合之前,取象乃是易学预测的一个主要分析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