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雅理读书
读史阅世论雅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雅理读书

大家好,介绍一下,这是历史学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John Merriman

雅理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0-12 09: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约翰•梅里曼

刚刚获得了美国历史学会“历史学家终生成就奖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公布了2017年度获奖名单。国内学术界关注的费正清奖(The John K. Fairbank Prize),本年度由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历史系教授Christopher Goscha的新书《新越南史》(Vietnam: A New History)获得。历史学家终生成就奖的两位获得者为耶鲁大学教授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理查德·邓恩(Richard S. Dunn),约翰·梅里曼专治法国和现代欧洲史,耶鲁公开课“1871年后的法国”即由他讲授,今年1月,我社出版了梅里曼教授的新作《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收入于田雷主编的“雅理译丛”。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巴黎公社的历史读物,已成为理解巴黎公社必读之作。

准备起飞


来自小编的墙裂推荐

《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

约翰·梅里曼 著  刘怀昭 译

导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生命梦想乌托邦,他们用死亡实现理想国,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巴黎公社”,孕育出19世纪的一些最伟大的梦想——公社以极为开明进步的形象亮相,开启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包括对妇女联盟的认可、呼吁小学义务教育、为女孩办学等等。然而,他们的乌托邦在那一年的5月22日走到了混乱而血腥的尽头,十三万凡尔赛政府军自没有设防的西城墙涌入,在巴黎的火海中对公社社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处决。在光荣的64天里,历史学家约翰•梅里曼在《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一书中记述了那永远改变欧洲政治面貌的一幕。

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查尔斯•西摩讲席教授、欧洲现代史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权威学者。著述甚丰,其中包括奠定其学术地位并已成为美国高校通行教材的《现代欧洲史》(先后有1996、2004、2009年三版),最新著述包括《警察故事:建构法国国家1815—1851》、《炸药俱乐部:世纪末巴黎的一场爆炸如何点燃现代恐怖时代》。梅里曼还在耶鲁大学成功开设了两门广为人知的公开课程,分别是“1871年以来的法国”和“欧洲文明史:1648-1945”,曾于2000年获得耶鲁大学教学奖。

关于

作者

关于

译者

刘怀昭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硕士,台湾第二十七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得主,曾任职北京三联《生活周刊》及香港《明报》(纽约)等媒体的编辑、专栏撰稿人。其中译作《起火的世界》、《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先后收入田雷主编的“雅理译丛”,已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能忘记,那一定是对美好生活生生不息的向往。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受灾难性失败之后,饥寒交迫而又对政治感到幻灭的巴黎人民拿起武器,以争取社会公正的名义奋起反抗他们的政府。1871年春,自称公社社员的人们宣布他们自由了。在光荣的八个星期里,巴黎公社孕育出19世纪的一些最伟大的梦想——公社以极为开明进步的形象亮相,开启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包括对妇女联盟的认可、呼吁小学义务教育、为女孩办学等等。然而,他们的乌托邦在那一年的5月22日走到了混乱而血腥的尽头,十三万凡尔赛政府军自没有设防的西城墙涌入,在巴黎的火海中对公社社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处决。


在《大屠杀》一书中,历史学家约翰•梅里曼记述了那永远改变了欧洲政治面貌的64天。他向我们介绍了一连串难以比拟的人物——从“死鱼眼”拿破仑三世到将“肥大身躯”塞进衣柜以躲避追捕的画家库尔贝,从每烧一栋房子便可获得十法郎的女纵火犯到藏在屠夫的冻肉块里逃离巴黎却被士兵一刀刺死的无辜者,书中形形色色的生死故事,带给我们对自由生命无止境的感叹。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战争以及帝国的崩溃

第二章公社的诞生

第三章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章公社对决十字架

第五章向公社掉转枪口

第六章血腥的一周开始了

第七章大主教赴死

第八章军事法庭在行动

第九章大屠杀

第十章凡尔赛之囚

第十一章不曾忘记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雅理译丛》编后记






小编 送上

同志们,买起来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心理语录  ·  人生就像自行车,说的真好!
8 年前
午夜漫画站  ·  4.4老司机持续发车,抓紧啦!
8 年前
禅语心苑  ·  “聪明”与“智慧”(看后大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