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12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水深火热中。
这几天一直和我的两个助理相处。
也带着我去看了他们的学校,以及 Emory 学校,感慨万千,在世界的分叉路口阶段,在此时此刻的中美关系下。
北美华人小宝宝总们,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
一、
参观了佐治亚州立大学,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去中心化坐落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州立公立大学。
我的两个小助理都在这里读书,真的是奇特的人生经历。
一个大一,小妹妹父母在出生之前就离婚了,持有绿卡,因为小姨移民早,带来了自己的妈妈和自己。
长大了之后自己都不相信爱情,男人就是靠不住,只能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在小姨家打工累计赚钱 5 万刀了。
一天 12h,140 刀一天的餐饮服务员,也是一种廉价劳动力,但!也很赚钱,所以说就从大一开始就经济自由了。
自己赚钱自己花,但是呢,有一个问题就是至今为止不知道怎么走自己的大学之路,准备 quit 去学一下技术学校,然后去当空姐。
因为不想一直在餐厅当服务员但是在公立大学学的经济学专业,对于自己也没啥用啊。准备回东亚大陆看看。
她说她高中的时候在越南人聚集的亚裔学校,很内向的宝宝总跟我说,我的英文,或者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英语。
都还无法达到深度融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地步,唠嗑才是最关键的技能。
只要能唠嗑,你才能看到在美国更大的世界,否则你还是在自己的华人小圈子中。
但我觉得,不是英语问题,而是美国本来就不是一个大熔炉,各司其职,各玩各的,大家都在散装中。
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自然人,自己负责自己的机会,这个路径要自己探索。
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试试。
二、
另外一个宝宝总,大四,很帅的一个男孩子。
持有绿卡,中国福建家庭,叔叔偷渡来,待了十几年,还是被逮到了。
被驱逐之后又去加拿大申请对美国的政治避难,然后就可以拿到加拿大绿卡。
他在被移民局调查驱逐之前,把他爸爸妈妈和他全家弄到了美国,也是在餐厅打工。
自己是社会心理学专业,大四了,不太能找到工作,找到了一个帮美国人翻译中国客户的工作,先干着。
想攒 3 年钱,看看在中国大陆能不能找到一些能赚钱的法子。
怎么感觉,都活得这么惨烈
留学生岂不是更惨,这两个小宝宝还有绿卡,国外的绿卡持有的华人,非 TECH 专业的,真的很难。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希望人生太平淡,但是又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做、好好干。
啊啊啊啊啊,生活啊,好难啊。
三、
今天中午的时候和两个在美国西海岸的烧杯硕士聊了一下,北大的小小湿地,和我交流一下国内的 AI 以及就业情况。
他们说了,他们是西海岸的天之骄子,斯坦福大学毕业,创业创新的中心。
有很多华人主导、华人创业或者当中高管的创业公司都可以给 Offer。
但是有很大的问题困惑。
一个是身份排队,不知道何时会拜拜,那个时候回也回不去,留也留不下来,就很尬。
一个是收入问题,目前的工程师收入仍然可以可观。
但按照目前大公司和硅谷的物价和裁员姿势,他们不觉得自己能撑几年,没啥持续性。
一个是中美脱钩,他们作为中国大陆的孩子,父母亲戚都在大陆。
以及自己的文化和民族认同也在中国,他们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两全解。
但跟我讨论来讨论去,只能选择在美国,因为美国的 AI,是他们的新技术革命,这是确切的。
而在中国大陆,人们已经开始做专精特新,以及新能源。
AI 看不懂,大家看不懂就无法给予确定性,这是很难的,空有一个纠结,给不了自己合适的答案。
我也无法给他们答案。
以上,水深火热的中国留学生,目前的情况就是。
原先稳定的华人白领定居湾区打工几年迎娶白富美,成为美国中产的路,看起来摇摇欲坠。
而在彼岸的中国大陆,好像没坑,支付的了他们需要的发展、薪酬以及他们要的劳动者权益。
水深火热,我跟他们说,干脆去创业,做 IP 吧。
他们都说,师兄干嘛哄我们🙄
关键我也不知道他们可以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