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3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19 小时前  
51HR派  ·  初五财神来报到,大财小财都入包!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1 周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百度:商务拓展经理(算力合作方向) ·  1 周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海外KOL营销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投射效应:为什么总有人让你无缘无故讨厌?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1-05 19:30

正文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讲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家中被杀,杀人凶手是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源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恶意”。他在事情败露后供述道:“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与一见钟情美好相反,有的人你刚接触就无缘无故讨厌她,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你反感。


比如,“小三上位”的邓文迪在49岁还能再次成功牵手一个21岁的“小鲜肉”,我们正值年华,甚至还没有男/女朋友。


你完全不清楚这种抵触心理从何而来。不过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




“无缘无故的讨厌”有很多原因,比如,长相凶狠的人让我们害怕(承认吧,我们都是外貌协会);


又比如,刻板印象让你对一个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印象里重庆人火爆,上海人爱计较。于是你真去到重庆,并且正好遇到重庆人当街斗殴,你的大脑就会激活“重庆人火爆”的认知并加强;


而第三种原因,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对一个人的好恶可能是“投射效应”在起作用。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普拉达。





1

你再讨厌的人

都有喜欢的人


如果我说,“当有些人让你感到不舒服,你的不舒服可能与这个人无关”,你一定会大声反驳这怎么可能。


但如果我追问一句,“她只是让你不舒服,还是也让别人不舒服?你讨厌她,是否有人喜欢她?”


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再讨厌的人,也有人不讨厌,甚至喜欢。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学生时代,和三五好友暗搓搓八卦过的隔壁寝室“花蝴蝶”,身边总是众星捧月,小到感冒药大到出国的机票,总会有人乖乖地捧上来给她。




还记得身边朋友气愤地说:“他们都眼瞎了?这种人怎么还会有人喜欢?”


答案很简单,与其说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是这个人,倒不如说,是这人身上某种特质唤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觉,而别人看不到这种特质,或者完全不care。


2

你骂Ta不好

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足够好

 

为什么你无缘无故讨厌的Ta身上那么明显的特质,别人却视而不见呢?


这是因为,Ta在你面前是一面镜子,而你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前些天,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跟我诉苦,说她在新工作上不太如意,总觉得张三不喜欢她,李四也对她有意见。


恰巧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高度敏感且习惯自我压抑的人,她曾戏称:“总感觉有刁民想要害朕。”


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问题所在。


心理学认为:


你无缘无故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但潜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不好的”。


而承认自己“不好”这种想法太痛苦,于是被自我压制,转而采取将“不好”“投射”到别人身上(怀疑别人或者强加别人)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焦虑。


通过这样的操作,人们扔掉了自身讨厌的部分,保持了“我足够好”的自我感觉,并能通过抨击他人在内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意志和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的认知倾向就是投射效应。


视频“投射效应”

 

《天方夜谭》中哈里发国王的故事就是投射效应的典型案例:


一个渔夫在河里发现了一百个金币,却怕国王哈里发来偷,所以他用皮鞭不断抽打自己,假装自己身无分文。


国王缺那几个金币么?当然不,但为什么渔夫却担心国王来偷,从而宁愿通过自虐的方式假装自己身无分文呢?


这就是渔夫以己度人,将自己的三观强行扣到了国王哈里发的头上。

 

3

“投射效应”

反应了最普通的人性


如果我们深究“投射效应”形成的原因,会发现这种现象其实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人性:


人是靠推己及人来反向自我保护的动物。


就像人人网时代的文章《每个傻逼一生的精神动力就是试图证明除了自己别人都是傻逼》里的一段话:


每个人因为出身环境、成长经历、外表、家庭、财富、教育等等一系列先天或是后天的复杂因素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准则。


而我们人生的过程就是用尽一切方式来不断证明自己价值体系的合理性。


对于任何和自己的“正确理念”相悖的人和事,我们会毫不留情地嘲讽,不屑,攻击,谩骂,甚至战争,不惜一切代价来证明别人的错误以便来维护自己的价值体系的正确。


更简单地说,人们永远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凡是跟自己相对立的就是错的,这就是人类的本能。该本能基本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的所有事情。


因此,表面上我们是抨击一个人的虚伪,但实际上可能是羡慕她的八面玲珑或处事圆滑,也有可能嫉妒或恨她靠虚伪得到的成功,而我们没有。




表面上我们特别讨厌隔壁班的“绿茶婊”,实际上,承认吧,你就是嫉妒她桃花不断而你乏人问津。


说白了,当你无缘无故看一个人不爽,其实是人性中最丑陋的那一部分在作怪。

 

4

减少“投射效应”的影响

让彼此都舒服


既然是一种本能,“投射效应”当然无可避免,但我们仍然能够有意识地减少它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


知乎网友@卫蓝的这几条建议或许对你有用:


1、保持距离,眼不见心不烦


对一个人不自觉的讨厌既然很难改变,更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环境,远离他们。




只要不经常看到,你会慢慢忘记他造成的负面影响。


2、关注自己的情绪,提前干预


人的情绪有70%可以通过身体表达。即使我们极力隐藏对一个人的讨厌,但是对方还是会很轻易感受到你的不友善。


察觉到你的不友善之后,对方往往也会做出负面反馈。结果自然是双方的恶意越来越多。


所以,当感觉到自己对一个人有所厌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干预自己的行为,减少恶意和扭曲。意识到自己会有扭曲的倾向,进而改正。


3、别急着怼,学会“示弱”合作


想让两个互相讨厌的人减少敌意,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必须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成功。


如果你想让对方减少对我们的厌恶,可以让对方帮我们忙(而不是去帮对方的忙)。“弱者关怀”会让对方以后也更可能帮助你。


4、好好锻炼身体


身体素质不行的人心思也比较敏感。身体状况恶化时,对周围会更为敏感多疑,进而有更强的攻击性。而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锻炼来规避。


今日互动


你有没有无缘无故讨厌的人?你是怎么跟他们相处的?


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吧,今天的值班小编普拉达会及时来翻牌子哒!





漫画新栏目《职场你萌说》,每天用赤兔萌萌的身体替你们鸣出一件职场上的不平事!嗷~~


第125集:“员工工作是为了赚钱,老板工作是为了员工给他赚钱。”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普拉达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