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师兄木水
浙大博士,SCI期刊客座副主编,多个SCI期刊审稿人,直博时一作SCI、EI论文14篇。分享论文技巧等高质量原创科研干货,不让师弟师妹走科研弯路。知乎【博士大师兄-木水】700+硕博科研原创回答。有论文方面的问题或读研读博困惑,欢迎私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师兄木水

有多少人读博是为了找个不用坐班的教职?大学教师“坐班制”要来了!

大师兄木水  · 公众号  ·  · 2024-11-22 11:25

正文

读博这么难,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博呢?

很多人的答案就是博士毕业后能够去当大学老师,不仅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更诱人的是 不!用!坐!班! 只要不上课,那就是放假!

但是,可怕的消息来了,一些大学竟然搞起了“坐班制”。

《我国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分析——基于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分析》中,高校以45%的比例位居博士就业单位第一。许多博士选择进入高校,一方面是确实不愿割舍多年的科研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的自由环境,只要没有课,你就可以来去自由。

01
竟然要搞大学教师“坐班制”,这不是找骂吗?

“坐班制”是指在规定上班时间内要求办公人员在指定的办公地点办公,同时规定无特别事情不能长时间离开办公地点。 对于大学教师是否坐班,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为了增加师生交流、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更好的管理教师工作等,不少高校开始实行“坐班制”。

今年10月30日,安徽财经大学官网公布的《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规定: 专任教师不坐班,按下列应到校时间考勤:

1.课表规定的授课(含辅导、实验、指导论文)时间;

2.学校规定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3.学校、学院、系临时通知的会议和集体活动时间;

4.学校、学院、系临时安排的工作时间。

不实行坐班制度的教师在上述时间内误课、缺席均按实际缺勤时间统计,外出应办理请假手续。以党、政工作为主,兼任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也实行坐班制,考勤与坐班制职工相同。

对于实验学科来说,教学和科研是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进行的,大学教师既要授课还要做科研, “坐班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们的负担,使得他们在时间和精力上分配不均,从而影响授课和科研的效果。

对于刚入职的青椒们来说,高校会要求你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发表一定数量一定档次的学术论文或者科研经费达到多少,在第一个聘期内需要达到副教授要求才算过关,才能顺利拿到稳定教职。 本来就是基金、论文、职称“三座大山”压在青椒的心头,现在再来个坐班,就问你慌不慌? 是不是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TMD我为什么要来高校?

02
高校教职求职建议

去高校这条路,目前来看,已经十分内卷,稍微好点的高校即要求非升即走。 在两年或者三年合同期内,必须要拿到青年基金、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论文,才有可能顺利留校、获得编制。

如果你对科研有些兴趣,还是想搞科研的话,我给你以下建议:

1、首先考虑平台,真想做科研,哪怕再卷也要进好的平台!平台意味着资源,平台越高越好。

2、论文在手,底气十足。 在高校求职过程中,只有手握5篇一作SCI(博士毕业一般要求是两篇)以上时,这些好点的高校才会给你面试机会。一定数量高水平的论文是进入高校的主要门槛,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决定你进入何等层次的高校。

3、如果条件不错,可以在博士毕业后,第一选择是去国外做一期(或更长时间)博后,以特聘副教授/教授/研究员身份回国。 这是发展交较快、收益较高的路径。Strong Recommend!第二选择是到国内院士团队/名校做博后。做博后的目的当然不是留校,而是拓展人脉圈,积累学术资源和成果,对未来科研生涯非常有益。

4、当然,很大比例的博士感觉自己已经卷不动了,毕业只想躺平。 于是想去入职二流高校,同时收获一笔大几十万的安家费。但是,二流高校平台、资源都非常受限,甚至硕士点都没有。可想而知,后期还能有什么发展?

如今,进高校的难度和性价比确实快速下降,但是其他行业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和出路,综合来看,高校教职的工作还可以吧! 如果你打算进高校,强烈建议你一定要提早准备,多刷论文,多找大腿!

END

【大师兄】科研辅导团队,由三位博士师兄创立,懂你的科研困难,更懂你的毕业焦虑。 我们是一支有情怀的科研辅导团队,需要论文辅导的同学欢迎咨询~

--------------------

大师兄为大家整理了【读博读研大礼包】含开题报告、SCI、毕业论文等写作模板关注即可领取!!!

--------------------

欢迎进群,师兄会在群内给大家不定时解答问题~请加微信,拉你进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