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他化自在天  ·  2月第4周祝福语「二笑江湖」 & ... ·  昨天  
他化自在天  ·  《从艺术家,取长补短》(营销艺术入门1/la ... ·  3 天前  
廣告狂人  ·  “好炸鸡自有答案”,系列整活简直王炸! ·  3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投入上千万,商超巨头扎堆拜师胖东来 ·  3 天前  
他化自在天  ·  《爆改产品整活用(阳谋级推广入门1/Las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家有孩子都应看看!一碗面,却惊醒全国无数父母!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5-08 19:35

正文

一位奶奶经常带着放学的孙子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牛肉面店吃碗面才回家,他们经常点两碗面,每次吃面之前,奶奶总是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到孩子碗里,然后笑呵呵地看着囫囵吞枣的孙子大口大口地吃。


你没有把牛肉给我


这家面店没有服务员,面条一般是老板煮好后,客人自己来端的。


这一天,奶奶来端面的时候,干脆拿起筷子,将自己碗里的所有牛肉都夹到另外一个碗里,然后才端着两碗面到孙子面前。店主看到这情形猛摇头,但没吭声。

奶奶微笑着让孙子吃,但孙子盯着奶奶的碗,皱了皱眉毛,“奶奶,你今天怎么没将牛肉给我?”


奶奶说自己的牛肉已经在端来前全部夹给他了,但孙子不相信,在那里大叫: “你骗人!你肯定将牛肉偷偷藏起来了!” 一边叫嚷一边用筷子往奶奶碗里掏,竟然将全部面条都掏在了桌子上!

奶奶露出无奈的表情,一边说你真不听话,一边用筷子将桌面上的面夹回自己碗里。



我的面不卖给你


“那肯定是被你偷吃了!你怎么能这样?我不吃了,不吃了……”周围的食客都匪夷所思地看着这个小霸王。

奶奶叹了一口气,“不吃会饿肚子的,那我再买一碗吧!”

正要开口,店老板冷冷地说:“不好意思,我的面不卖给你们了!”

奶奶无奈地坐回去,“我的牛肉已经给你了,我真的没偷吃!”

这时生气的孩子愤怒得连脖子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一伸手,竟将桌面上两碗面都打掉,气呼呼地走了,奶奶灰溜溜地跟在后面。

周围的人投去谴责的目光,这孩子也太霸道了,这个奶奶怎么能这样溺爱孙子?


没多久,孩子带来了一个男人,看样子,应该是孩子的爸爸,后面跟着的奶奶在抹泪。

这个男人一进门径直找到了店主,说:“给我三碗面!”然后气呼呼地坐下。


我买的面,我说了算


店主没吭声,给他们做了三碗面。


三碗面一放下,男人将其中两碗面的牛肉全部夹到了孩子面前,“老板,过来!”当店主走近后,男人敲着桌子说:“我给钱买的面,我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我喜欢给我儿子吃就给我儿子吃,你看,我全部夹给了我儿子。现在我们还不想吃你的面了!”

说完,往碗里吐口水!然后甩下了100元,牵着孩子的手走了。


店主生气得掉泪,说当初拒绝卖第三碗面给婆孙,是希望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还想让老人知道那样溺爱孩子是不对的,没想到给自己招来侮辱,这个社会好人难做!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部分中国的家长常常把这个可怕的礼物完完整整地送给自己的孩子,这个礼物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 “重智轻德” ,其表现是父母对孩子溺爱成性,片面注重智力的培养。


溺爱孩子的10大典型形式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比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这样的孩子常常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关注:

全家人眼睛都在孩子身上,过分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变成“小太阳”了。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要求就更轻易得到满足了。


这种孩子很大可能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悠闲不做正事,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或者答应给孩子买某个玩具才把饭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家长教育的威信也很快会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

家长帮孩子包办一切,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七八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 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

老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 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

家长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锻炼, 慢慢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 ,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就习惯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当面袒护: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是第一时间去纠正孩子而是袒护孩子,为孩子找借口,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 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写在最后


中国俗话说: “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这是告诫家长怎么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首先走出爱的误区。


经常被过度溺爱的孩子,他们觉得大人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不懂得为人着想,也不知道大人的艰辛和付出。


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自利、骄横乖张,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他们甚至不懂得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


这完全是孩子的错吗?


不要只是抱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样懂事,我家的孩子却是个小霸王。 孩子从懵懂无知到变身霸王并非一日之功 ,当孩子习惯了索取,他们就忘记了感恩,他们总在希望别人不断地给予,也不会想到自己要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所以,爱他就教他学会分享,爱他就让他懂得感恩!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生娃不易,养娃更难! 从怀孕那一刻,一个母亲的挑战就开始了,时不时焦虑:


宝宝健不健康?

早教要怎么做?

孩子习惯不好怎么改?

不爱社交怎么办?

聪不聪明,未来会幸福吗……


没有一件事是你不操心的,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而你的 教方法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的10个常见误区


01.把电子产品当“保姆”,例如手机、电视...

02.不尊重孩子,常常替孩子决定与选择

03.不相信孩子,什么事情都帮孩子代劳完成;

04.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05.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06.安全教育过度,“别动”、“小心”、“很危险”常常挂在嘴边

07.总是为孩子收拾各种残局

08.忽略孩子提出的问题

09.不停地催促孩子,各种嫌弃!

10.忽略了孩子习惯与品格的培养,认为长大了自然就会懂


如果有以上情况,说明你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严重问题! !!


父母为了孩子,愿意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他们更加注重于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 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教育孩子,他们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 才能塑造出子女的卓越人生。



“盲目教”不如“学会教”


如果你已经用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甚至打骂 的方式来对待您的孩子 ,并因此深感自责和无可奈何?就寻找 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 来教授给孩子自律、独立、合作、责任心以及其他美好的品质。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种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问题有不一样,所以,要尽早用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


市面上有太多有关教育的陷阱, 许多人陷入迷茫却不自知;而一些满是硬伤、空洞无物的育儿书更是把大家搞得晕头转向,在育儿的路上一错再错。但科学总是相通的,教育科学也一样,只有科学的东西才是美的,才是有力的。


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是新时代父母的基本素养。莎拉老师 将她15年的心得成果、理念精粹整合成系统、专业、全面的音频课。带大家破除育儿谣言与陋习,走到科学育儿的最前线,培养面向未来的、有生命力的孩子。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充满着喜悦, 但从孩子出生直到成人, 家长的育儿之路每一步都充 " 满挑战与难题"。 讲座包含最受父母关切的 358个育儿话题, 每季度推出 90集,每一集都针对一个育儿主题作深刻剖析。



莎拉,心理分析广播节目名嘴,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电台担任心理热线节目主持15年深耕于亲子关系、儿童心理疏导、儿童教育等课题,早年曾在珠江经济台、城市之声主持节目,被戏称为“女性听众杀手”。


从业十多年来,他主持的《农村天地》、《人在今晚夜》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担任南方生活广播情感节目《信是有缘》嘉宾主持人以来,与感性女主持人卓晶配合默契,剖析现代人的情感心理问题入木三分,日益受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的听迷拥戴。


十多年来,莎拉先后主持过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多种类型节目,节目的驾驭能力渐臻成熟。她一直默默坚持进修,获得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执业资格。对专业多年的坚守和专注,养成了从容应对的底蕴,使莎拉的节目能够去尽浮躁,形成贴烫人心、挚诚交流的风格,进而赢得多种年龄层、多种职业群体的共同信任。


尽管入行即成名,但莎拉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与低调的作风;无论对人对己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你也正为孩子的教育忧愁着,想为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这堂课一定不能错过!


限时特价,仅需 79元

还有 30元 优惠券限量领取

券后仅需 49元

扫码领取30元优惠劵


仅限前500人领取

领完即止


课程大纲


音频授课

358节课

滑动查看课程

第1课--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第2课--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

第3课--别让奖励毁了孩子

第4课--那些你不知道的感受

第5课--父母一定不能说的话

第6课--做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

第7课--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时

第8课--引导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

第9课--干扰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第10课--陪伴是最长情的在乎

第11课--等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

第12课--女人,你必须精致

第13课--儿子丢失了,我也不见了

第14课--关于生活的勇气

第15课--做个不任性的父母,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家

第16课--爱里的管教和接纳,给孩子更大的安全感

第17课--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第18课--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

第19课--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你要做这3件事.

第20课--对付孩子急脾气的5个妙招.

第21课--如何让孩子爱思考、有主见.

第22课--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表扬

第23课--让孩子活在价值感里面

第24课--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你觉得呢?

第25课--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第26课--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你的反应如何?

第27课--凭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呢?

第28课--没有无缘无故的别扭.

第29课--有毒的夸奖你给孩子吃了多少?

第30课--有益的夸奖你学会了吗?

第31课--且行且珍惜!

第32课--攻克手机控!

第33课--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第34课--如何提高孩子的挫折修复力?

第35课--不记仇、永远爱妈妈的生物,叫做孩子。

第36课--兴趣是最持久的学习动机.

第37课--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38课--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39课--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很多事不要怪她.

第40课--土拨鼠哪儿去了?

第41课--如何和孩子“谈钱”?

第42课--孩子不喜欢的这几种妈妈,你中了几个?

第43课--如何处理孩子那些“不可能”的愿望?

第44课--请不要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巫婆”.

第45课--母亲,你的做法很重要.

第46课--不要指望别人帮你清理现场.

第47课--孩子无心犯的错,是惩罚还是无视?

第48课--保持孩子乐观心态的5个秘方

第49课--这样的女人,才不会弄丢孩子的未来.

第50课--孩子总说“我害怕!”怎么办?.

第51课--夫妻关系决定孩子的性格!你家是哪种类型的?.

第52课--让娃记恨的这件事儿,你做过吗?.

第53课--我差点毁了我的孩子!

第54课--如果你手中只有一个柠檬,那就做杯柠檬汁吧!

第55课--跟孩子讲条件,不如划底线。

第56课--改变孩子的缺点,家长只需做到这几点。

第57课--这个行为最伤害你和孩子的关系,你却可能每天都在做.

第58课--孩子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话

第59课--帮爸爸完成角色转移,不要让他在孩子的教育里缺失

第60课--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成什么样?

第61课--孩子,你犯了错,并不是直说“对不起”就可以了

第62课--听完这几个问题,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第63课--从今天起,做个更幸福的人!

第64课--想要孩子变优秀,爸妈必须要“舍得”

第65课--亲爱的孩子,节日快乐!

第66课--爸爸懂得给妈妈放假,对家庭很重要。

第67课--孩子爱黏人,总让抱,这到底是怎么了?

第68课--养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美好

第69课--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你知道如何共情吗?

第70课--应对孩子不合理要求的小妙招

第71课--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四个字

第72课--孩子的情绪像个迷,你误解过几次?

第73课--婚姻的不行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74课--二宝出生后,我和大宝关系变差了,直到我这么做才修复了

第75课--每个孩子都曾无条件的爱着父母

第78课--给爸爸妈妈的5句忠告.

第79课--星耀婚姻幸福,不要丢了这种能力

第80课--当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告诉他

第81课--你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吗

第82课--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第83课--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成绩那么简单

第84课--看你的孩子,就知道你的婚姻好不好

第85课--这十类妈妈养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吗?

第86课--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第87课--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是家长最容易犯的一种错

第88课--不想让孩子今后过的浑浑噩噩,请从小唤醒这份觉察

第89课--做了父母,也别忘了相爱!

第90课--请不要让孩子按照你的意愿生活--“越是控制,越是失控。”

第91课--打造高情商孩子的关键,恰恰发生在他们难过发脾气的时候

第92课--孩子越大脾气越差,该怎么办呢?

第93课--孩子,我不欠你的!

第94课--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为什么思维方式决定人生

第95课--牵着蜗牛慢慢走,这是我能想到陪你长大最浪漫的方式

第96课--4个大招,专治“忍不住,吼孩子”这种病

第97课--想要孩子成功,不要忽视这5件事

第98课--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好好经营自己

第99课--亲密的夫妻关系,从一场减压对话开始.

第100课--你的孩子是“兰花型孩子”,还是“蒲公英型孩子”!

第101课--不要用成人的司空见惯,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第102课--为什么别人的育儿方法对我的孩子不管用?

第103课--修复亲子关系的三字箴言,你和孩子说过吗?

第104课--《我的前半生》:婚外情到离婚共有三步,请在第一步就觉察

第105课--如果你这样鼓励孩子读书,孩子早晚会看不起你

第106课--暑假里孩子养成了坏习惯,该如何应对呢?

第107课--你每天都看孩子,但是否真正“看到”孩子?

第108课--穷不丢人,有钱也不值得夸耀,不上进才应该感到羞愧。

第109课--孩子黏妈妈背后的情感秘密

第110课--婚姻中“指责”的毒,需要“赞美”来解

第111课--让孩子爱上学习,你需要打开这四扇门。

第112课--管教孩子时不可忽视的3个细节

第113课--父母一定要知道的四条心理学规律

第114课--主题:你还在抱怨孩子太磨蹭?其实原因就在你身上

第115课--爸爸们注意了,这7件事需要你来教孩子。

第116课--管教孩子,百堵不如一疏!

第117课--孩子自私不懂事,其实都是你“给”的!

第118课--如何安抚发脾气的孩子,3个动作很关键。

第119课--家庭拥有仪式感,孩子更有幸福感!

第120课--知道这5点,你会不忍心再骂孩子。

第121课--儿时抢一步,长大误一生。

第122课--不要等到孩子对你无话可说,才知道是你自己亲手堵住了他的嘴

第123课--面对孩子的小迷糊,不妨这样“批评”

第124课--孩子被打,是鼓励打回去?还是放任不管?

第125课--知道了这三点,不用再怕孩子哭

第126课--想要孩子越来越聪明,你需要这样陪他玩儿

第127课--入园初期,如何攻克宝宝的分离焦虑?

第128课--3个小技巧,帮你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第129课--孩子的成功,自控力很重要。

第130课--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轨迹

第131课--请别再拿孩子当你的借口

第132课--别再逼孩子勇敢了!你只会逼出一个脆弱的孩子.

第133课--晚上几点睡竟然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

第134课--你给孩子的再多,都抵不过让他感受到你的接纳

第135课--你如此深爱孩子,却为什么总在伤口上撒盐?

第136课--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你会怎么做?

第137课--孩子太乖真的好吗?

第138课--培养有潜力的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很关键。

第139课--如何打造一个自信的孩子?

第140课--小小孩撒谎了,其实我们该开心才对。

第141课--We can try !

第142课--你知道孩子眼中的你,什么时候最漂亮吗?

第143课--学会教育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第144课--公共场合,要“面子”还是要“孩子?”

第145课--孩子的“笨”,其实是从你那“得”来的。

第146课--原来,孩子的世界里也有这么多的不快乐!

第147课--孩子倔强,可以这样管教

第148课--假期过后:“妈妈,我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第149课--与其唠叨孩子,不如让他自己做选择。

第150课--吵架不怕,但不要让它伤了感情。

第151课--使用奖励机制前,一定要知道这些

第152课--孩子的这些成长信号你误解过几个?

第153课--做个快乐的妈妈,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第154课--过程比结果重要

第155课--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关键看你怎么夸

第156课--孩子学习不动脑筋,原来和它有关。

第157课--有一种恶劣教养,叫“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第158课--把孩子变顽劣的这几件事,你做过几件?

第159课--和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第160课--孩子调皮捣蛋背后的秘密。

第161课--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对孩子很重要。

第162课--孩子下手不知轻重总是暴力怎么办?

第163课--心理学知识背后揭露的教育大道理。

第164课--长久的婚姻,你需要懂得“修”。

第165课--磨蹭、马虎、不认真,关于做作业这点事儿。

第166课--这种慢性精神毒害,请不要带给你的孩子。

第167课--还在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烦恼?也许原因就在你身上。

第168课--秋冬季,这样叫醒孩子比较好。

第169课--这4件让家庭关系更好的小事,你的家庭有在做吗?

第170课--你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指望别人帮你管?

第171课--有一种对孩子的爱,叫做让他在“痛苦”里多待一会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