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赏灯!炸龙!正月十五,富川上灯炸龙节等你来 ·  2 天前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赏灯!炸龙!正月十五,富川上灯炸龙节等你来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甘肃高院  ·  公正法官说 | ... ·  3 天前  
甘肃高院  ·  公正法官说 | ... ·  3 天前  
舜网  ·  探寻济南府学文庙的新春雅韵 ·  3 天前  
舜网  ·  探寻济南府学文庙的新春雅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王洁平:新时代背景下节庆的坚守与创新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8-06 11:30

正文


【品橙旅游】节庆,节庆;“节”本是节日之意;“庆”,则为“庆贺、欢悦”。节庆,即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举行的一个特殊的节日,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庆贺、共享欢悦。


节庆,自古就有,多为自然节事、民俗节日;每逢重要农事节气、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即是百姓的节日,人们因节而聚,或祭祀、或祈祷、或庆贺、或社交,或游乐,共享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个意义上,节庆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形态、一种共享的大众生活方式。在新时代,节庆正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应该成为美好生活的时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庆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不仅举办着数量众多的节庆活动,而且涌现了不少人们喜闻乐见的品牌节庆;不仅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现代节庆,而且传承着风情浓郁的传统节庆;不仅提升着节庆的综合功能,而且实现着节庆的转型升级。这个转型升级,更多的体现在从以往的过于把节庆作为“形象工程”,以致“政绩工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过度追求节庆的经济功能;转向更加注重为人民大众服务,让节庆成为“民生工程”,为人民大众提供和创造更加美好的节日生活。节庆,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这个重要判断,审视中国节庆,我们看到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还没能广泛地参与到节庆中来,还缺乏更多的人民群众欢迎的节庆;节庆,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释放。节庆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和产业;让节庆在新时代大放光彩,就是要深化供给侧的改革,推进节庆的坚守和创新,办好和创造更多的人民群众喜欢的节庆,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节庆中来,共享美好生活,并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一个时期来,围绕“节庆,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各地在节庆的坚守和创新上积极探索,深化实践,呈现出新时代节庆的新气象、新格局:


(一)荟萃城市之美,办好城市节日,让节庆成为“共享城市美好的盛事”


节庆期间,当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最美丽的时候。如上海国际旅游节、苏州国际旅游节、青岛啤酒节、南宁民歌节等,整合城市资源,荟萃城市之美,“风景风情风味”,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已成一场举城同庆的嘉年华。节庆,不仅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个节日,而且成为本地居民和国内外朋友共享城市美好的盛事。一个著名的城市,必有一个著名的节庆。越来越多的人们因为一个节庆,爱上一座城市爱上一个地方,当是当代节庆的魅力所在和趋势所向。


(二)传承优秀文化,办好传统节事,让节庆成为“共享文化之美的盛宴”


文化是生活之本,文化是节庆之魂。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人们共享祖国和家乡的文化之美,并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当是节庆的时代担当。如每年一度的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等等,办得风生水起,历史悠久的民族节庆在新时代大放光彩。如曲阜的孔子文化节、天水的伏羲文化节等,不仅让璀璨的中华文明传承弘扬,而且让人们在节庆中尽享文化的浸润。而像潍坊的风筝节、舟山的“开渔节”、溱潼的“会船节”等,浓郁的民俗风情则让人们倍添欢乐的色彩。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办好现代节庆的同时,还更加注重传统节日和农事节气的节事活动,传统节日和现代节庆交相辉映 ,不仅让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丰富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而且办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节”,有效地抵制“洋节”,让人们增加文化自信,激发时代精神;已然成为“共享文化之美的盛宴”;并扎根于人们心中,愈加芬芳。


(三)张扬区域特色,办好产业节庆,让节庆成为“共享发展成果的盛会”


办好现代节庆,在于彰显区域特色,张扬地方个性。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一大批地方特色鲜明的产业节庆,不仅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让百姓的生活更添幸福指数。如青岛的啤酒节、江苏盱眙的龙虾节、洪泽湖的大闸蟹节、重庆的火锅节、淮南的豆腐节、大连的服装节以及各地的美食节等等,一节一品,成为城市的名片、产业的盛会,并以产业、文化和民生“三位一体”,办得风生水起。尤其是近几年各地乡村举办的以各种花卉、果品和土特产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节,不仅促进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一方经济发展;而且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旅游,共享乡村的美好生活,彰显着它的魅力。


(四)节庆促进旅游,旅游丰富节庆,让节庆成为“共享美好生活的盛事”


旅游即生活;节庆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旅游和节庆、节庆和旅游两相融合,人们的生活定当愈加精彩。毋庸置疑,每一个具有特色的节庆,都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旅游节庆,不仅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助力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地方的旅游发展,而且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旅游生活时空。但长期以来,往往存在着“重节庆活动轻节事旅游”、“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好多节庆往往是“一个开幕仪式、一轮致辞剪彩、一场文艺演出”,就轰轰烈烈结束,以致节庆对于旅游的整合、带动和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近年来,“节事旅游”应运而生,各地在办好特色节庆的同时,注重拓展节庆(节事)旅游。一是从节庆活动走向节事旅游,即整合本地旅游资源,在节庆期间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让人们在获得节庆欢悦的同时,更多地体验当地的旅游生活;二是从“就节办节”走向丰富要素。不再停留在热热闹闹的开幕式上,而是为节庆注入“食住行游够娱”等旅游要素,既让人们的节庆生活更加盈实,也明显拉动旅游的综合消费。三是从“单一办节”走向“产业融合”。“旅游+”、“+旅游”为节庆拓展着新的时空,节庆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和都市休闲等融合发展、交相辉映,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生活需求。四是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季”,节庆活动平衡旅游淡旺季的功能日益显现。如江苏无锡旅游的梅花节、樱花节、桃花节、薰衣草节、杜鹃花节、赏荷节、菊花节,一年四季此起彼伏,不仅起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作用,更让市民和游客的旅游生活更加精彩。


(五)引入市场机制,激发节庆活力,让节庆成为“共建和谐社会的盛举”


一个节,能走多远;节庆怎样才持续发展、越办越好;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市场机制、社会参与。剖析那些已经持续办了几十届的品牌节庆,一个可喜现象就是办节的机制在不断创新。长期以来,不少节庆由政府“大包大揽”,追求“轰动效应”;虽然“砸下重金”,但往往效果平平,以致“难以为继”。像壮族的“三月三”歌会、青岛啤酒节、江苏盱眙的龙虾节、扬中的河豚节等,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运作,一些企业和社会机构成为办节主体,节庆办得“更接地气”、精彩纷呈;不仅深受大众欢迎,而且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当节庆成为共建和谐社会的盛举,节庆定能成为共享美好生活的节日,让“惠民、悦民”的宗旨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充分体现。


坚守“节庆,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让节庆为人民群众创造和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坚持“百姓主体”


节庆,是百姓的节日。百姓的参与度应该成为衡量一个节庆的重要标准。人民大众既是参与节庆活动的主角,又是共享节庆生活的主体。在节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要淡化“官方意识”、“明星效应”,不可追求多少高级别的出席、邀请多少演艺明星“担纲”,而应该让大众百姓当“主角”,更加广泛地吸引和组织百姓参与进来,共襄“自己的节日”。


二是节庆“更接地气”


“更接地气”,是指节庆活动的形式、内容要更加贴近大众百姓的生活,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彰显地方文化的个性,并以“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体现节庆的“惠民、悦民”;以文化的渗透、生活的体验,丰富节庆的内涵,增添节庆的魅力,打造美丽家乡美好生活的盛典;以文化创意、个性化取代节庆的同质化现象,创造“接地气”而“不一样”的节庆,让节庆生活更加精彩、盈实。


三是促进综合消费


“无产业,不节庆”,“无体验,不节庆”,“无消费,不节庆”。在节庆活动中,要注重注入生活要素,增加百姓参与的体验度,尤其是拓展节事旅游,融合“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推出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互联网平台和旅行社平台,吸引和组织更多的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融入节庆活动,深度体验旅游生活,进而拓展旅游市场,促进和增加节庆旅游的综合消费,提高节庆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


四是提升节庆品质


“一节一品”,不仅是指节庆要办得更有特色,而且更指节庆要办得更有质量。2015年以来,各地的节庆经历了一轮调整和转型升级,不再过于追求节庆的数量和形式,而是更加注重“把节庆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品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庆之路。提升节庆品质,需要提升节庆的特色、个性,彰显节庆之美;也需要提高节庆的组织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功能,创造一个完美的节庆,进而提高人们的节庆生活和旅游生活质量。同时,新时代呼唤培育和涌现一批品牌节庆和节庆品牌,即深受大众喜欢的优质节庆和能够走向世界文化、旅游、经济交流舞台的“中国节庆”,这正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五是创新办节机制


走进新时代,让节庆成为人民大众的节日,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体现在顶层设计、发展导向和产业政策上;更好地体现在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提供组织保障上。如今年国家把每年的秋分这天确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一种重要导向、一种文化提醒。创新办节机制,同时需要引导节庆走向市场化、社会化,比如引入更多的社会主体和产业主体,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办节机制;通过“政府向社会采购公共服务”以及“节庆托管”、“服务外包”、专业机构承办等途径,为节庆注入活力,让节庆更具品质和效应,形成一个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崭新格局。(作者:王洁平 全国休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旅游协会副会长、 无锡市旅游业协会会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赏灯!炸龙!正月十五,富川上灯炸龙节等你来
2 天前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赏灯!炸龙!正月十五,富川上灯炸龙节等你来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2 天前
央视网体育  ·  CBA全明星赛VR直播盛宴!猜胜负 赢好礼
8 年前
环球时报  ·  今日国防部记者会有料!而且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