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四川大学新学期的独特教学方法揭秘。通过不同学院的老师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展现创新教学方式。张露露副教授的《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通过互动与分享营造积极氛围;兰利琼教授的《智人的觉醒:生命科学与人类命运》强调师生互识;石宵爽副教授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通过了解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胡海副教授的《灾难医学》引入角色扮演体验救援。川大老师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魅力,为学子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四川大学新学期的独特教学方法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新学期的独特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学院的老师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展现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观点2: 张露露副教授的《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课程特点
张露露副教授通过分享与互动,营造积极氛围,强调学习伙伴的角色,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观点3: 兰利琼教授的《智人的觉醒:生命科学与人类命运》课程特色
兰利琼教授提供彩色A4纸和彩笔让学生自制座牌,强调师生互识,开展“接龙”游戏了解学情。
关键观点4: 石宵爽副教授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的第一堂课设计
石宵爽副教授通过认识老师、认识学生和认识学情的环节,展现亲和力的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
关键观点5: 胡海副教授的《灾难医学》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
胡海副教授引入地震救援实战经验,通过灾难现场医学救援2D游戏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救援。
正文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四川大学的校园内充满了新鲜与活力。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老师们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创新的方式开启新的教学篇章。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揭秘几位川大老师的开学“大招”,看看他们是如何让学习变得既有吸引力又有趣的!
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主讲老师:
张露露副教授
课程:
《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
1. 认识老师:分享与同在
开场张老师简短介绍自己,突出老师在这门课程中与大家学习同在的角色。通过张老师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分享学习的挑战和收获,突出共同成长的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张老师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伙伴,与大家一起面对成长中的困难,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明确学习目标:超越写作技巧,激发责任感
引导大家了解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作为未来的医生,写作不仅是学生在专业和学术上的工具,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病患和社会沟通。张老师提到通识教育的广阔内涵,强调它不仅仅是培养成功的专业人才,而是造就完整的人,帮助大家理解并参与到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张老师特别提到一句经典的医学格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sometimes, to comfort always”,从而引出课程不仅仅关乎语言技巧,更是关乎如何成为有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医生,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职业的使命感。
3. 学生的相互认识:从自我到他人
为了帮助同学们迅速破冰,张老师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每位同学将用一句简短的话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专业和一个独特的兴趣。之后,每位同学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同学,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别人的视角了解自己。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大家快速记住彼此,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倾听与表达能力。
4. 了解学生学情:从兴趣到期待
张老师设计一个简短的问卷调查,问题将从学生对本课程的初步认识、学习习惯以及对课程的期待展开。设置问题如下:“你期望通过这门课程获得哪些能力?”和“你对课堂互动和作业形式有什么期待?”这不仅有助于我了解大家的学习背景和需求,还可以调整课程内容,让教学更加符合大家的学习节奏。
5. 总结与展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张老师总结第一节课的重点,强调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共同探索语言与写作的力量,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医学中的沟通挑战。张老师预告接下来几堂课的内容,并激励大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课程的目的是让你们不仅学会写作,更学会如何通过语言与世界产生更深刻的联系,为课程设定明确的期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力。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老师:
兰利琼教授
课程:
《智人的觉醒:
生命科学
与
人类命运》
1.课前,提供彩色A4纸和彩笔,让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一样,自制各自的座牌,既方便师生相互认识,
更体现每一位同学对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
2.在师生相互认识的环节,在教师的PPT上是把教师团队与学生一并作为“本课程教学团队” 呈现的,
强调“教”与“学”同等重要
;
3.
“接龙”游戏启智启言
:为了解学情,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老师请每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与生物学或某种生物的趣事,或者选择本课程的缘由。“后一位同学要接过前面一位同学的话头,抓住相关联的点往下接”以鼓励学生养成认真听他人讲话、尊重发言者的习惯。
学院:
建筑与环境学院
主讲老师:
石宵爽副教授
课程: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1.
认
识老师:“sale yourself”
石老师简单讲述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重点突出石老师在这门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展现教学风格、教学要求与教学成果,以表现亲和力的同时与学生“套近乎”,为接下来的三个月学习打好良好的情感基础。
2.
认
识学生:
“sale your partner”
通过一个互动环节“sale your partner”让同学们在教室里找“搭子”聊天,彼此了解同学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等。随后,在名册里随机点名,请学生和他的聊天“搭子”上台相互介绍。关键在于说出“卖点”,为课程教学“热身”。同时也快速铺捉到班级里的“销售达人”,便于老师们了解同学们的性格特点。
3.
认
识学生学情与认识课程
设计一个问卷调查,从学生对课程名称的认识角度出发设置相关问题,了解学生是否有相关学习基础以及对本课程的初步认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