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昨天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昨天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江西法院  ·  分手后,他开车撞向前女友的现男友......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科学测算+精准画像+社会支持,三个维度探索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5-01-16 11:11

正文

点击上方 蓝色文字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关注我们




2025年1月10日,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龙凯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作组咨询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原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发表主旨演讲。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方平主持会议。本次会议由工作组联合秘书处承担单位清华大学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举办,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的专家代表和工作组委员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







罗方平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秘书处的年度工作报告和下设子领域标准化起草工作组的工作汇报,同时举办了智能技术医疗健康领域社会应用标准起草工作组(筹)成立仪式,工作组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苏竣教授做总结讲话。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国焕新表示,工作组自成立以来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开局态势良好。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关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工作组在“十五五”规划中要找准自身职责定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智能社会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重要抓手,积极促进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持续提升我国在智能社会治理国际标准化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智能社会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标准化支撑和保障。

国焕新致辞



龙凯指出,工作组自成立以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等领域的标准研制,为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组要充分发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和人工智能实验专家组作用,加快推进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和重点标准研制,加强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龙凯致辞



张晓刚指出,标准已从产品质量领域拓展至社会治理领域,形成了“标准+法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社会治理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中国最重要的标准化工作之一。国际标准化领域在高新技术行业中也出现了“先有标准,再有产品,最后产业化”的商业模式转变。此外,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文本和图片的自动生成能力为标准数智化提供了全新工具,标准数智化取得重要突破,极大提升了标准制定的效率。中国的智能技术发展和社会治理领域现代化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工作组面临的任务复杂而艰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工作持续优化。建议工作组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并将其与工作组的具体任务紧密结合,以此更好地认识工作组存在价值以及每位成员肩负的重要责任。


张晓刚发表主旨演讲



龚克指出,SWG35工作组的工作要不忘初心、围绕中心、把握重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当前我国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但仍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诸多问题,社会建设需面向突出社会矛盾,将标准化工作前置,推动社会服务标准化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围绕“中心”就是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要防止偏离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走上以技术或以规则及标准自身为中心的歧途,坚持群众“出卷”和“判卷”,确保标准化工作与百姓的迫切需求息息相关,通过完善社会服务标准体系,有效解决群众关心需要的实际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把握“重心”,就是把握好人工智能的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深度融合的特征,在社会应用标准化工作中,要在充分发挥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包容、多样和平等,通过社会应用标准化使人工智能促进社会和谐。


龚克发表主旨演讲



工作组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汝鹏教授代表秘书处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经费收支、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及下一年度工作组工作计划。2024年,工作组在智能技术社会应用领域的国家标准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完成首批5项国家标准获批立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社会影响 评估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社会影响 服务提供者合规管理指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设计指南》和《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评价指南》),第二批9项国家标准建议正在委员投票中,即将上报国家标准委。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专家咨询组,成功设立智能技术能源领域、政务领域、医疗健康领域社会应用和具身智能社会应用等四个子领域标准起草工作组。推进国际交流,在2024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上承办分论坛,向全球推介中国智能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最新成果,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互动。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工作组《SWG35国家标准立项建议申报办法(试行)》和《SWG35国家标准研制经费补贴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为规范化运作和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汝鹏汇报工作进展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智能技术医疗健康领域社会应用标准起草工作组(筹)成立仪式,苏竣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委员、罗方平副主任委员、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委员、汝鹏秘书长等共同为起草工作组成立揭牌。该起草工作组将聚焦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应用标准制定,重点围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规范及技术应用评估等核心方向,推动智能医疗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