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播放键收听
熊的借阅人生电台vol.067
本期特邀主播:姗姗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知名媒体人,社会评论家:陈文茜的人生。
陈文茜是全亚洲25位“创造趋势人物”之一,还被李敖称赞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
在《愉悦哲学》一书中,陈文茜分享了她对逆境、痛苦死亡等重大人生命题的感悟。
陈文茜亲笔写给熊粉的赠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是想鼓励那些身处挫折困苦的小伙伴们:
以冷静的步伐走过生活的幽暗小路,或许光亮就在下一秒到来;
“若无其事”地应对,并将其吸纳为成长的养分,才是对曾经伤害我们的人、曾经受的挫折困苦,最好的"报复"与回应。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陈文茜
给逆境中的你
谢谢你伤害了我,伤害本来就是人生常态,工作、爱情、亲情、朋友。
悄悄告诉你,那些因伤害带来的痛苦,增加了每一个人的见识,让我们成长。
无形中它雕塑了我们的生命刻痕,当有一天我们可以微笑地看着这些刻痕且不觉得它痛时,我们已是不同的人了。
二〇一〇年底,一位朋友遭受所谓“不白之冤”……
她每日夜里电话中向我哭诉,愤恨不平,足不出户,关闭自己。
于是我请她至我的山中书房,告诉她这里有几辈子都读不完的书与听不完的音乐,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我告诉她坐下来,就是宁静,并劝她:割掉缠缘吧。但她仍无法安静,心仍不平。
于是我带着她拜见星云大师。
大师听完她的泣诉,没有根据其中事理多做议论,他教导了我们一门宝贵的功课:“逆境哲学”。
星云法师幼时家境贫困,母亲忍痛含泪把他送进庙里,盼住持收养这个孩子,让他可以存活下来。
有日住持赏星云几颗豆子,对于一生未尝美味食物的星云,那是何等的恩赐。
孩子跪恩师父,师父告诫:“你虽因贫穷来此,师父盼你此生弘扬佛法。”星云当场答应了师父。
在扬州的寺庙待了一段时间,师父把年幼的星云带至南京交付给一名大和尚,并告诉星云:“这里才是你习佛的好地方。”
师父才刚走,大和尚即开始考问星云:“你为何来此地?”
星云答:“我师父叫我来的。”
一阵藤条鞭打,大和尚怒斥:“一个习佛的人没有自己的归心,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吗?”
接着大和尚又问了第二回:“你为何来此地?”
星云想了会儿,改口答:“我自己想来这里习佛。”
大和尚藤条鞭得更大力,骂:“出家人,岂可说谎!”
大和尚再三问:“你为何来此地?”
星云想第一题答案不对第二题也错,于是沉口气回:“我师父叫我来,我自己也想习佛,因此来了此地。”
藤鞭垂落数十下,打得星云痛不欲生,滚落满地,大和尚斥:“如此幼小,竟如此滑头!”
当日夜里满身是伤的星云,想不透疼爱他的师父为何把他带到如地狱般的大和尚这儿;
想起妈妈告别时的眼泪,自己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突然之间,大和尚推门进来,星云吓得跪到地上。
大和尚与下午初见面时表情截然不同,满脸慈祥。
他带着伤药,先为星云涂伤,接着告诉星云:“孩子,你下午说的没有一句话是错的。”
“我教你的这门功课叫逆境。什么是逆境,就是生命无常:
你遇到了困苦、灾难、不平、劫杀、死亡……那都是命运,不因为你做对了什么,就可以逃开;不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才受到惩罚。”
“接受逆境,才能克服命运,克服它带给你的痛苦。”
星云大师的教海,我至今难忘。
谁能不迟不早地理解逆境哲学,逐渐对生活的冷酷与不幸坦然接受,谁就是“得道之人”。
此生他注定不会痛苦于太多事,也不会过度在意太多人。
所以遇见逆境不是不幸,相反,它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在逆境中的体悟,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成长的过程总会跌跌撞撞,我们可以痛可以悲伤,可以大哭,但别悲伤太久。
冷静时候,不妨想想,这道伤痕,能为我留下什么?
人生一路上我们听说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只因我们太执着相信命运公平,也太执着于自己的得失;我们经常看到“生命无常”四字,却从未真正体会其中的深奥道理。
人那么有情,那么肯定,那么慷慨,却又对命运那么苛求。
人的世界,最缺的是豁达,豁达地与命运相处。
走过逆境,学习接受,不只是遗忘就像走出了隧道,别懊恼或者悔恨。
记得命运起伏由不得人,时光也不等人,时光很脆弱,它禁不起你来来回回的辜负。
当你遇见黑暗时,请坦然地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然后你会看到光明。
如果你一直停留隧道之中,那么逆境给你的黑暗,便没有休止符。
但那不是命运对你残酷,而是你选择了残酷;因为是你,让自己停留于黑暗之中。
逆境有时是人生最曼妙的风景,面对它的最好方法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对待逆境,你只能淡定以对,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便是你能坦然面对逆境的另一个名字。
一辈子没有遇见逆境的人,换一种说法,可能不是幸运;所谓“人生胜利组”的人,当他愈到生命尽头,他会活得愈危险。
一个人一生都是顺境,他如何接受死亡?接受消逝?接受无我?多半他只能在晚年时,恐惧地活着。
其实所谓幸与不幸,多半只是别人眼光和自己心中感受的交会,最终定位了你所谓的幸福位置。
那种座标,像是导航系统的GPS,位置不过是一个点,幸或不幸,纯粹是当事人的自我定义。
从卡夫卡的角度看我们一生不过是清醒地穿过梦境,每个人只不过是岁月的一个幽灵。
如果我们顺利地度过逆境,我们可以把幽灵变得更具象、更坚实:它是“虚空”状态的盔甲,你走得过逆境便是你生命中的礼物。
如果说进化史让我们学到什么教训,那就是生命是不会被局限的。
走过逆境的你,心已是夏天。比春天、秋天、冬天更内敛更深刻,更洗练,更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