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构造活动对河流阶地形成演化的影响。通过对海南岛西部河流阶地的光释光测年,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貌学研究,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河流阶地的年代框架,并探讨了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表明,海南岛河流阶地的形成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海南岛构造活动对河流阶地形成演化的影响
海南岛构造活动自晚更新世以来一直活跃,对河流发育和阶地形成有显著影响。研究不同级别的河流阶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部位的构造差异活动特征。
关键观点2: 河流阶地的光释光测年
采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海南岛西部河流阶地沉积物进行定年,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河流阶地的年代框架。
关键观点3: 河流阶地的成因探讨
研究表明,海南岛河流阶地的形成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T4阶地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而T3、T2、T1阶地则主要受断裂活动和差异性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
关键观点4: 海南岛中西部的构造隆升速率差异
研究表明,在0.60~3.92 ka期间,海南岛中西部构造隆升速率高于西南部。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
正文
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构造活动活跃且差异性构造升降特征明显. 受这些构造活动影响,海南岛上各条主要河流发育了一系列河流阶地,深刻理解这些阶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海南岛不同部位的构造差异活动特征.运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海南岛西部6条河流的河流阶地沉积物进行定年,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地貌学研究,系统建立了4级河流阶地年代框架:27.3~29.6 ka、2.82~3.92 ka、0.60~0.93 ka、~0.40~0.50 ka,进而结合海南岛构造活动和区域气候演化等探讨了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T4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它改变了径流搬运能力和沉积物通量,进而导致了河流产生堆积和侵蚀作用;T3、T2、T1阶地的形成受控于多条断裂活动,间歇性的差异性构造升降运动是这些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而且河流下切速率差异性表明0.60~3.92 ka海南岛中西部构造隆升速率高于西南部.
通过对海南岛西南部6条河流所识别出的4级河流阶地的光释光测年研究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自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西部发育了4级河流阶地:T4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27.3~31.8 ka,T3、T2、T1阶地分别形成于全新世2.82~3.92 ka、0.60~0.93 ka和~0.40~0.50 ka;(2)T4阶地发育于MIS2,其阶地面形成于MIS3a-MIS2的间冰期向冰期转变,径流搬运能力和沉积通量发生改变,河流侧蚀和堆积形成阶地,且构造隆升也提供了下切驱动力,T3、T2及T1阶地发育于MIS1,该阶段气候变化平稳,主要受海南岛全新世间歇性差异性升降活动的影响,增大的河流下切动力导致了阶地的形成;(3)0.60~3.92 ka海南岛西部河流的河流下切速率从中部至南部逐渐降低,反映了海南岛中西部构造隆升高于西南部的差异性活动特征.
陈康林, 姜涛, 胡亦潘, 周从艳, 梁晨, 宋霖, 2024. 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西部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成因机制. 地球科学, 49(8): 3043-3055. doi: 10.3799/dqkx.202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