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家告诉你B
用经济学:重叙历史真相,分析财经问题,解释现实热点。你,和经济学,密不可分。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家告诉你B

曾荫权的笨,杨振宁的精

经济学家告诉你B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24 09:53

正文

你,和经济学

密不可分

本文转载自公号:聂圣哲


媒体报道,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曾荫权22日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即时监禁20个月。至于陪审团早前未能达至裁决的“行政长官接受利益罪”,暂定今年9月重审。(信息源来自中国新闻社)


而稍早前,“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已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因此转为中科院本国院士,科学院还为此出台了相关条例”,这一消息已成为全国网民的刷屏事件。


虽然曾荫权和杨振宁是完全扯不到一块去的两个人,但他们俩引发的事件正好在时间撞在一起,不由得不让人们浮想联翩。


为什么说“曾荫权笨,杨振宁精”呢?那时因为杨振宁能够把物理当政治和生意来经营,而曾荫权却把政治当事业来做。导致了两个和体制本来无关的人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杨振宁本来是搞理论物理研究的,但后来的大多数时间花在了政治和生意上。


杨振宁的人生轨迹是按照中国政治变迁来“被动”设计的,但设计得很契合。他的人生踪迹是这样的:日敌占区→西南联大→美国→台湾蒋介石时代→美国→毛泽东(试探成功)→邓小平……一直到前几天,以“爱国不分先后,还留三五年给祖国的姿势”,95岁的高龄,冠冕堂皇的宣布放弃他曾经宣誓“终身忠于”的美国国籍,申请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本土”院士,也成了爱国人士的榜样。他也会因此在得到“经济和财产上享受本土院士的一切待遇”的受益,他在政治、生意上绝对精准,永远站在胜利、获利这一边,从来没有闪失过。


专业上杨振宁也是这样的。当他知道李政道的发现可能会得诺奖的时候,立即主动靠近李政道,从成果(论文)署名,到最后诺奖授奖仪式上对李政道说:“我大你四岁,给哥一个面子,让哥先出场……”就这样,这个诺贝尔奖就变成了“杨振宁、李政道”的了,在新闻传播里,杨振宁就变成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许多报道里甚至都懒得提李政道的名字。李政道对这些还是能忍耐的。但后来杨振宁居然忘记了(故意型失忆)他当年在实验室里、咖啡馆里求李政道的场面,把他们诺贝尔奖这个成果(基本是是李政道一个人的成果),误导成,人们以为是杨振宁这个大哥带着李政道这个小弟取得的,李政道就像个二奶一样,碍手碍脚。后来,李政道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你李政道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成果上的杨振宁的名字去掉,连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回归事实,排在第一的权利都没有,这就是历史的无情。


李政道只能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来安慰自己。但值得赞扬的是,几十年来李政道先生从不记名利,默默无闻的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们必须承认杨振宁在理论物理上极深的造诣,但理论物理上的造诣极深的物理学家多了去了。一码归一码,“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基本是李政道独立提出的(手稿证据都在),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妾’国大盗”袁世凯的孙媳妇)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的存在。



我曾有幸在四川大学老礼堂听过袁家骝吴健雄夫妇的学术报告。如果知道杨振宁会有今天这样的做派,我怎么也会厚着脸皮问问吴健雄教授“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是不是基本上由李政道独自提出,而杨振宁是硬凑上去的。


在男人获得年轻女人芳心这个领域,杨振宁完全可以写一本专著,或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部英文自传体小说《婚恋的宇称不守恒》,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是这样,就是跨界的双诺贝尔奖了。并且,这个成果基本上是在中国做的实验取得的,属于100%中国知识产权。


今年春节,参加一对年轻人的婚礼。我开玩笑的对他们说,如果生个女儿,就嫁给我吧。他们说我是老流氓。我说:“我今年52岁,如果你们的孩子后年出生,我正好比孩子大54岁,还是破不了杨振宁翁帆的记录。”这对小夫妻(恰巧女孩是清华本科毕业的)笑着说:“聂叔叔真幽默。问题是聂叔要是像杨振宁一样精,不一定看上我们的女儿;要是没有杨振宁那么精,我女儿你搞不到手。”新娘子用“杨振宁的精”,既幽默又大方的为我这个玩笑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于是“杨振宁的精”这句短语,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说说曾荫权。





经济学家告诉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