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愉快的周末,又到了给大家更新的时候。
本篇来自公众号“老司机”
何以诚
的投稿,分享了如何进行增量升级(亦作增量更新)。文中提到的一个插件化框架 Smal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最后的github地址查看。
何以诚
的博客地址:
http://blog.csdn.net/u013022222
随着业务的发展,安装包的体积也在不断的增大,这时候,如果要版本更新,用户不得不去下载完整的安装包。但是如果使用增量升级方案,用户只需要下载新旧版本的差异包,然后在本地合成就行,这样省时省力。我们可以看下某产品使用增量升级时的数据:
xxx.2.4.0000.apk 32MB
xxx.2.5.0000.apk 28MB
差异包 6.3MB
其中增量包就是上文提到的差异包,可见
用户每次升级只需下载差异包就行
,省时省力。
其原理就是,我们在服务器端先拿新版本安装包和旧版本安装包进行对比,在生成差异包之后下发,之后客户端根据对应的差异包和本地旧版本安装包合成,便生成了新版本安装包。
apk文件的差分和合并都是使用的开源的二进制比较工具
bsdiff
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该工具依赖
bizp2
这个库。
在下载完毕后,直接make便可以编译工具,不过我在一台苹果机器上编译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那时候make文件没法正确的读取,所以我修改了make文件,读者编译的时候(仅限mac, linux)只需要运行
install.sh
脚本就行。这部分的代码我已经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
repo
,读者喜欢可以自行star,然后下载编译
repo
。
bsdiff
http://www.daemonology.net/bsdiff
bizp2
http://www.bzip.org
repo
https://github.com/ChanJLee/AndroidPatch
如果你刚刚编译成了
bsdiff
,在命令行里面输入
bsdiff
或者
bspatch
就会出现如下的信息:
其中
bsdiff
用于比较新旧文件的差异部分并生成差异包,
bspatch
根据之前差异包和旧文件生成新文件,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可执行文件的报错信息看出该命令如何使用。我们这里有两个文件:
new.so
和
old.so
。
之后我们运行
diff old.so new.so patch.so
便生成了差异包
patch.so
。
通过刚刚的介绍,我们已经在Android端实现了相关的库,只需要简单的调用:
YPatch.patch(oldFilePath, newFilePath, patchFilePatch)
便可以将新版本存放到
newFilePath
指定的目录下。
上面好像都是在讲原理,没有具体的实践讲解的话,估计读者还是不懂,我们现在就结合
Small
框架
来看看如何做到增量更新。
对于我们的
Small框架
,我们要知道,它把每个插件都编译成
.so文件
,然后存放到app的
native目录
下,不过,如果它发现自己的
download
目录
有新的插件,那么就会去加载
download目录
下的插件,并且这种加载优先权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它会
优先加载download目录
下的插件。
所以,如果我们要做增量更新,
旧文件就从app的native目录进行读取
,然后从服务器端下载增量包,最后合成的文件存放到
download目录
,这样每次插件启动都会到
download目录
下加载新的插件。
实现:
可以看到这个函数中出现的
pluginUri
,它其实对应的是
bundle.json
中插件的
uri
:
也就是这里的
main
以及
setting
。
而这个
bundle.json
就是宿主中
asset
下的
small配置文件
:
示例代码:
OkSmall.merge(LaunchActivity.this, "setting", "http://192.168.1.100:8080/patch.so");
Toast.makeText(LaunchActivity.this, "重启应用后更新生效", Toast.LENGTH_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