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浙江实践。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对经济转型升级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意: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
2
、产业联动不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3
、没有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要尊重三个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城乡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特色小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光开花不结果。既要定目标下指标,又不能唯目标唯指标,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挥企业家精神作用。在结合各地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引导,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基层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发达地区、特大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周边,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对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发挥二者在功能定位、产业主导、居住群体、吸纳人口、投资规模、消费层次等方面各有侧重的特点,形成互为点缀、互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新形态。及时总结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
规模的大小服从于三个原则:经济原则、需求原则、集约原则。特色小镇的打造,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极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控制规模,避免严重浪费资源。此外,由于小镇的打造还是新生事物,市场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其它不可测因素,不宜盲目追求规模。经济型特色小镇不但资源利用充分,而且便于管理和调整产业策略,符合集约化原则,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民生等大问题,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并实行政策倾斜。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土地征用、安全保障等,都需要由专门结构去统筹、协调。此外,还要研究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制订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小镇建设扫除障碍和隐患。
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巨大,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谋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国内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确保顺利“筑巢引凤”。
政府须着力创新特色小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事业及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其他产业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筑巢后“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繁荣。
除采取宅基地置换和商品房运作方式,以吸引本地村镇居民和其他区域部分富裕群体入“巢”之外,还可采取动员原有小镇居民“等面积”整体置换等方式,快速聚集人气。此外,在首先满足本地居民入迁前提下,适当考虑放宽户籍限制,接纳外地和外籍人员入迁。部分房源打造成“特色度假屋”出租,以吸引“临时居”。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位于城市周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重要功能平台。特色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以某种主体功能为特色,或有产业特色,或有交通功能特色,或有人文自然风光特色等的全域范围,由居民社区和村庄构成,按照政府组织架构体系来管理的行政区域。
发展特色小镇不是建新城,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首先特色小镇规模不大,不是追求规模效应,扩张效应,而是追求集聚效应,紧凑效应;其次特色小镇不是土地财政的载体,而是创新创业的空间,是新产业、新动能的引擎;再次,特色小镇追求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后特色小镇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
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特色产业,但又不是单纯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开发。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业4.0为引领,以2.5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在于研发设计;二是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从加工制造向设计、品牌、展示转变,重点在于营销服务;三是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满足市民短期、重复、特色需求,重点在于休闲服务。另外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是其与园区开发的重要区别。
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可以发展成为景区,有些历史人文古镇,自然风光优美的小镇也兼具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特色小镇和景区开发有共同之处,但又不同于传统景区开发模式。特色小镇在旅游客源市场上,更强调满足周边大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特定需求;在旅游活动上,更强调体验和参与;在旅游发展目标上,更强调目的地和集散地;在旅游功能开发上,更突出互融互动。
特色小镇离不开乡村本底,但与乡村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一是形态不一样,二是功能不一样。特色小镇集聚了大量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高端要素,是既有乡村本地特征又融入高新技术和特色人才的区域经济发展单元,需要探索利益主体多元、公众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美丽乡村更多的是强调乡村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产业支撑,依靠本村村民的自治管理,管理和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等。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首先要进行产业定位。实现“一镇一业”,“特”就是主攻当地特色产业,而不是其它。“强”主要表现为围绕特色产业,加大投入,将特色产业培育成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其次要将特色小镇功能集成“紧贴产业”,“聚”就是特色小镇一定要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特色小镇,它的文化和旅游功能就是从当地特色产业中挖掘。特色小镇形态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美”就是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
按照提升资源品质和旅游品牌、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区和生态养生居住区。重点发挥“三大功能”:生态养生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产业培育功能。
宜建形态:未来最有潜力的小镇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休闲、商务、度假等“驿站”模式。
规划设计,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
A、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和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要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
保持风格的独特性,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B、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
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
C、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大健康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D、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医疗健康,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健康养老地产jkyldc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E、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步伐和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特色小镇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活动推介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能切实的解决特色小镇解决培育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
中国特色小镇产业联盟、中国体育产业协会联合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旨在搭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佳的展示推介平台以
及打造小镇规划、资本、产业导入等各类资源精准的对接渠道。
深入解读特色小镇有关政策的精准解读、市场深入调研、资本渠道、投入模型规划、精准资源对接等成为目前特色小镇项目良性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
会议时间
】
2017年12月9日—11日(3天)
【
会议地点
】
中国●北京
【
参会对象
】
体育小镇、特色小镇、文旅地产、房地产、休闲产业等产业链董事长及核心高层
【
主办单位
】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城汇智库咨询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
18618282051
段老师
(电话及微信)
------【
会议
亮点
】------
{小镇}---
邀约首批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参展,向社会展示小镇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寻求优秀精准的合作伙伴。
{部委}---
邀约相关部委高层及小镇优秀操盘手出席论坛,为小镇国家政策进行深入精准解读,分享成功小镇操盘实战经验。
{资源对接}---
3000㎡规模宏大的资源对接展会,为参展单位提供高端资源高效对接平台,汇聚国内优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发起单位、规划设计与建造单位、投融资机构、运动休闲特色产业、以静态展示结合路演活动,全方位展现参展单位综合实力,同时进行高效精准对接。
------【会议主题】------
1、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政策指导扶持
2、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3、如何主动把体育项目融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
4、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运营执行
5、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模式和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打造
6、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战案例分享--浙江●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
7、如何利用乡村土地政策支持建设田园综合体
8、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
隆重推介
】------
展位+路演+合作对接酒会+高层论坛
1、展位:
(186个展位
3500㎡
)
2、路演:
共60个名额
(单场30分钟)
3、论坛:
700人规模
分为贵宾席和嘉宾席
4、广告:会刊,胸牌,资料袋,各类展架
以上打包套餐:分A套餐,B套餐,C套餐
增值服务:合作对接酒会
5大展区,3500㎡,展现全产业链的顶级平台
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展示区
2、运动休闲小镇金融展区
3、运动休闲小镇规划与设计与运营展区
4、运动休闲小镇建造单位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