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经
"钱经"专注于钱的经营之道。钱生钱、利滚利,时间是您的最佳理财经理。K线语言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与资本市场进行对话。教育启示、人生经验、思想智慧、哲学哲理,健康养生:无价之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deepseek推荐的材料校稿实用技巧 ·  昨天  
新北方  ·  本轮寒潮已结束,中到大雪要来了! ·  2 天前  
新北方  ·  男孩放鞭炮烧毁车辆,监护人负全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经

《银行还是那个银行,银行已经不是那个银行》之一 历史与发展(2)

钱经  · 公众号  ·  · 2019-09-21 08:00

正文


做财富的传播者, 路同行,一起成长


4

瘦核心


(1)小核心、大外围


面向SOA的总体设计思想影响下,大前置、瘦核心的概念被使用。系统基于业务与管理相分离的设计思想,通过综合前置实现“小核心、大外围“的设计目标。


“瘦核心”剥离了大部分管理功能如信贷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中的流程管理的功能,只是完成人民银行或中国金融市场规定的支付业务、结算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的账务处理和会计处理,内容相对较单一,总结来说,它在定位上就是一个单纯的交易处理系统。


稳定的“瘦核心”系统与灵活的外围共同组成银行处理系统,容易随银行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响应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并迅速投放市场;并且符合渐进式转型策略,已经成为国内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发展趋势。


(2)主要特征


第一, 高度的的参数化、单元机构的模块化,这种架构可以提供标准化的交易处理,从而满足各种银行账务处理要求。


第二, 与其它管理系统配合,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业务场景,迅速开发并转化成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满足市场要求和客户需求。


第三, 提供全方位的、完整的数据管理及监管报表支持。


第四, 开放而灵活的系统,易于与其它系统接口,有效控制成本。


现如今,对于银行业,不仅在业务上需要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撑,经营管理也需要信息系统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经营的可持续性,决策的准确性,核心银行系统作为银行战略目标、战略意图、战术部署、管理执行、业务流程的体现和载体,已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Tips:

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净利润额排名前五的银行



5

案例说明


(1)农业银行“蓝海工程”


2009年,农业银行立足于未来发展,依据银行建设要求,做出了建设“蓝海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该工程是农业银行史上最大的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历时6年,参与人员20多万,采用自主研发的模式,大胆创新,以业界领先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整合了各类产品与服务,在交易量持续走高的前提下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换芯”,实现了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该工程自2012年起,按照基础架构-内部管理-对公业务-个人业务的顺序,分为四期投产。


(2)中国银行 "IT蓝图"


2011年12月2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2011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核心银行系统一举获得特等奖。


通过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国外核心业务系统,中国银行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引进—消化—自主”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新路,完成了核心银行系统转型、数据集中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集中与转型一起做,两步并作一步走。


在IT蓝图项目启动之前,中国银行的信息科技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业务的快速发展,核心业务系统不统一,有6个不同的版本,同时数据集中度不高,旧的核心业务系统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五个区域信息中心。


特别是,支持业务发展的核心银行系统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的系统,在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方面有些欠缺。


作为中国国际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曾是国内第一家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银行,中国银行的IT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同业已经开始数据大集中。当时中行核心业务系统有6个版本,如果在全行范围推广一个新产品,就要开发6个不同版本,周期较长。


而那些数据大集中、系统版本统一的银行,已经可以做到一次开发全行推广。相比之下,当时中行推出新产品的速度缓慢,科技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其他银行一般先进行数据集中,再进行核心系统的升级、替换。中行是数据集中和核心系统转型一起做,两步合成一步走,实现了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tips:

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

6

在技术层面对核心进行创新的尝试


谨小慎微“分布式核心”之路... ... 招行、建行、中行等都在以谨小慎微的步伐,逐步尝试分布式架构的核心系统。


(1)招商银行 基于AS400集群的分布式核心


业内对分布式系统的探讨大多基于开放式架构,而招商银行选择的基于AS400主机集群的分布式系统为业内独创。


招商银行一方面倚重AS400的高可用性和易维护性,发挥自身在AS400管理、开发、运维方面的知识积累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以AS400主机系统为基础的集群获得了足够的可扩展性,并保障了分布式架构下的数据一致性。


AS400主机与普通×86服务器相比,单机性能强大,分布式集群的规模较小,集群的可维护性高。以本项目为例,×86集群可能需要上百台服务器,而AS400的集群仅需要几台主机。


由单主机向分布式架构的转变势必会带来数据库的拆分。招商银行采取垂直分片方式将业务分为借记卡和其他业务,在保障简单但巨量的借记卡业务的同时,将借记卡业务按分行来分表,从而实现了业务集群化基础上的可扩展性。


对于银行核心系统而言,业务数据事务一致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银行核心系统的场景下,互联网公司经常采用的最终一致性方案是行不通的。


招商银行自行设计的双机间的交易穿透和双机事务保护机制,在集群的不同主机间采用强事务一致性,在账务层实现了交易穿透。


应用开发人员可以完全不用知晓账户所在的位置,由核心底层自动完成集群中主机间的账务穿透,账务交易成功则双方同时确认,任意一侧不成功则双方同时回滚。


由于实现了交易的自动穿透,招商银行在AS400上几十年积累的80%的应用得以不修改或者小修改就能适应新的架构,有效保护了信息资产。

(2)建设银行 “新一代核心系统”


“新一代”自2010年12月开始筹划,于2012年正式进入三期分步实施阶段。


2016年11月19日,“新一代”三期工程成功投产,标志着“新一代”主体工程收官;2017年6月24日,“新一代”顺利完成全行37家分行、15000个网点及全部电子渠道的部署推广。6年来,“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累计投放了13000多项创新及优化功能。


“新一代”架构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级、组件化和面向服务,在架构分层的基础上,建设12个应用平台,承接业务架构建模成果,将115个业务组件所对应的应用组件部署在平台上,组件之间通过标准化的服务和事件驱动架构(EDA)进行交互。


可以说,应用的解耦为分布式架构的采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分布式处理是“新一代”架构所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根据整体架构设计,将115个应用组件绝大多数在开放平台上部署,只保留极少的关键核心应用(如存贷款、借记卡、贷记卡等)在主机平台上。


一是 对于客户积分管理这类应用,将其全部功能部署在分布式架构平台上。


二是 对于客户信息这类查询交易为主的应用,将客户信息的维护操作保留在主机上,将客户信息查询下移到分布式架构平台上。


三是 对于对私存款与借记卡这类应用,其交易量大,数据一致性要求高,目前还很难将其全部迁移到分布式架构平台。


基于读写分离的原则,将涉及客户合约、账户、介质维护类的交易保留在主机平台上;将对合约、账户、介质、以及交易明细的查询交易部署到分布式架构平台。主机和分布式平台之间的数据采用日终批量或准实时方式同步。


在组件化、SOA架构特点下,组件之间的服务调用不可避免,因主机技术特点限制,其外呼能力较弱,将此类需要组合主机上存款借记卡服务和开放平台服务的组合场景部署到分布式架构平台,通过交易一致性事中和事后机制保证业务一致性。

tips:

入围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的前25家中资银行




(3)中国银行 主机下移


2017年4月,中国银行在总结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打响了技术架构战略转型的攻坚战——主机下移(一期)项目。


2018年1月,项目历时9个月成功投产。


中国银行主机下移(一期)项目新建了基于X86平台的分布式非金融核心银行系统,将目前主机核心系统上对数据时效性不敏感且资源消耗较高的35项非金融服务下移到该平台,以达到主机平台削峰降本的目标。


银行依然是那个银行,但内核已经不是原先那个银行了。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交通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 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广发银行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
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 渤海银行
合资银行 富邦华一银行 华商银行 中信嘉华银行
浦发硅谷银行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厦门国际银行
外资银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