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封神》展现的是何种民族心理? ·  1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江西新首富,踩着英伟达,狂赚700亿 ·  2 天前  
FT中文网  ·  损害美国经济的短期思维 ·  2 天前  
新法治报  ·  突然宣布,大裁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霍金 | 你有时间简史吗?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3-15 12:59

正文

不要试图寻找和接触外星文明

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好处


从昨天(13日)中午开始,蓝宝宝对红宝宝翻白眼事件成为网上最大热点。


这是喧宾夺主啊,完全冲淡了我们的宏大主题。

有关方面迅速采取措施。

对,大部分翻白眼文章现在已经打不开了。


但是,事情仍在持续发酵。

特别是那些不听话的自媒体,刨根问底,背景揭秘,没完没了。


无数次经验证明,扭转网络舆情最有效的办法是,有新的热点出现。


非常及时,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今天(14日)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来,霍金治丧委员会微信朋友圈分会迅速成立。


网上各种怀念追悼文章铺天盖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探索宇宙奥秘蔚然成风。

——谁还记得翻白眼呢。


霍金死了,你知道吧?

啊?真的吗?我最喜欢他唱的那首《卷珠帘》了。

他爸爸也是唱歌的,唱《大花轿》那个对不对?好像叫火风。

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么年轻就死了,太可惜了!



最近在看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

对这类题材本来没太大兴趣,你知道,我是主攻杂文随笔和都市言情小说的。


但这是获得过雨果奖的作品。

雨果奖在科幻界,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该奖项,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科幻小说从此走向世界。


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几年前就拍完了,冯绍峰、张静初主演。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上映。


既然人家已经这么牛,这么火了,作为一个读书人,你怎么好意思在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一直说自己没看过呢。

我用了两天时间把第一部看完了。

你每天忙着建设社会主义,哪儿来的时间看书啊?

我跟你讲,以后不管什么事儿,凡是说自己没时间的,都是在找借口。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你回家就睡觉,当然没时间看书了。

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嘛: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一躺下就没了。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并非天马行空(否则就叫玄幻小说了)。

作者在叙事中夹杂了大量的天体物理学知识,这让我们学渣看起来稍显枯燥和吃力。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虚构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不像是胡编乱造。

每个环节都有理论支撑,都有科学依据(所以才叫科学幻想)。


如果你想了解宇宙的奥秘,可以用科幻小说来入门,比如《三体》。

虽然霍金的《时间简史》更有名气,但我不建议你看。

因为,我打赌你看不下去——尽管这已经是宇宙学里最大限度的通俗读本了。


《时间简史》讲述的是人类最古老的命题:

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据说,霍金的《时间简史》在1988年问世的时候,伦敦纸贵,轰动一时。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

——毕竟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你问人家:“你有《时间简史》吗?”

有人当时就生气了:“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一部好的作品,总能让我们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体》试图向人们传达这样一种理念:

人类在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更高等级的文明。

人类文明之于外星文明,渺小,脆弱,微不足道,不堪一击。


这也正是史蒂芬.霍金的观点。


如何断定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文明更先进?

说不定他们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发展的还不如我们呢。


这是不可能的。

道理很简单,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但一无所获。


如果外星人能够发现我们,并且降临地球,那只能说明一点:他们的科技水平远高于地球人。

那也未必是坏事啊,说不定大家能够和平共处,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结成友好邻邦呢。


这种想法显然是幼稚和一厢情愿的。

霍金曾不止一次警告科学界:

不要试图去寻找和接触外星生命,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好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