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打造中国最顶尖的房产总裁战略商学院!聚焦中国房地产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高端人士;致力于帮助企业文化旅游地产、特色小镇项目转型升级等-- 实现战略突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10个最新“美丽乡村”优秀建设案例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19-05-22 11: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0个优秀的乡村改建项目


01.


油坊坪村


油坊坪村地处秦岭北麓,村落地处山区,每年盛夏时节,在此聚集了大量周边市县前来避暑的人群,常日却鲜有问津。村内以留守人群为主,劳动力流失严重。为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以技术扶贫的方式,尝试探讨景观这一手法对于大秦岭地区乡土景观的传承与新解。


▲项目概览-长亭区域




原村委会广场是村落内唯一的开敞空间,但功能单一,几乎没有村民在此停留。新建亭廊,为村民唠嗑的旧习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另外,保留部分原场地的记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能性。


台阶结合树池化解原场地的陡坎


地形与亭廊的衔接,形成了变化丰富,参与性强的集约空间


▲竹窗、木格栅与毛石砌墙


以曲折回廊的形式设计下行步道



▲长亭内部空间



▲长亭区域夜景


02.


徽派古村-奇峰村史馆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奇峰村,位于牯牛降风景区的山腰。白墙黑瓦的农宅依山而建,奇峰村便逐渐隐退至山间竹林里。




▲东南角全景


队屋曾经是奇峰村生产大队的公共用房。现如今随着农村的凋敝, 一层存放的农具显然已久未使用, 二层也因年久失修漏雨而空置。梁柱和墙上满是毛笔或粉笔留下的木工草稿,还有政治标语,成为一套写在房子里的村史资料。



▲修复后屋面及侧高窗


这样的房子,对村民或许是鸡肋,但对于设计师却是可打磨的璞玉。 设计师尝试将留存的队屋,通过整修和适度的改造,重新服务于村里的现代生活。 而不再是封尘于历史、只能远观的老古董。此为“无建斯建”。


▲改造后东立面


队屋的外墙面,简直就是一本微缩历史笔记,为了保留这些信息,抹灰的部位尽量避让了“历史遗迹”区,让时间的痕迹能从建筑的外皮,一层层的读取。



▲ 修复后入口屋檐


▲展厅吹拔


最后呈现的,村里看似没有新房子的痕迹,但无论是入村的场地景观,还是队屋周边的小巷,以及建筑内外的空间,都更能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给外来游客更亲切自然的体验。


▲二层改造后木构架



03.


陈家铺-平民书局



项目位于中国东南内陆的丘陵山地,独特的文化与地理条件,孕育了项目所在“陈家铺”的崖居聚落形态。



改造项目的起点,是村民礼堂旧址,其在整个聚落中已经是体量庞大的公共中心之一,是村落中大半个世纪之前建造的新建筑,一个11X18米见方的二层高空间,将改造成为村里的图书馆。


观景平台


少量的玻璃、阳光板这些纯净透明半透的材料,作为传统木结构的背景存在,空间的划分组织依然附着并强化了原有传统材料的形式秩序。


▲无框玻璃窗洞


书局内部空间


悬浮的半透明盒体—冥想空间


悬浮的半透明盒体—冥想空间


书架与盒体


阶梯阅读空间


04.


宋家沟乡村改造



宋家沟乡位于岢岚县东南部,背靠山脉,村庄紧邻高速路,是本地宋长城沟域旅游的重要入口。


▲村标现状


一个尺度适当的村庄标识能够营造起充分场地进入感, 利用向村民旧砖瓦材料的收集过程,使村标的设计自然而然的从村庄内部渗出,与整个地域互相回应。



▲村标夜间概览


从1960年人民公社运动开始至今已近50年,这个院落见证了村庄的历史记忆和现在老人们的青春。作为见证着村庄历史变迁和及村内老一代人的记忆,我们将其改成了村史馆和村委会。



▲修复后的公社鸟瞰



▲改造后的公社庭院


供销社改造完成后,被本村人承包为了客栈,同时他也承诺为村庄老人提供食堂服务,其原本偌大的院子变成了公共戏台,为村庄不断注入活力。



▲傍晚的宋家沟


▲旧村主街改造之后


如今的宋家沟已经变成了人流络绎不绝的景区,商业与生活交融,新旧村民,儿童,青年,老人在桥头,广场,河畔,展开了新的生活。



▲西村标入口


▲客运中心


05.


油茶工坊-浙江松阳


横樟村位于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村庄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保存较多,村口闲置的油茶工坊位于路边下沉场地,面临山涧溪流,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



工坊采用传统木结构和夯土墙建造,内有一个水碓子和两套木质的榨油机。这座传统油茶制作的工坊已荒废多年。



▲从溪流望向工坊


项目保留主体建筑和室内的木制设备,空间向外扩张在侧面形成厨房和产品包装空间,室外的休闲凉亭提供了面向山涧的观景平台。


外墙使用溪涧卵石,延续了梯田和溪水的自然景色


石墙和老旧的夯土墙形成对比


工作和生产空间


项目保留主体建筑和室内的木制设备



以自然光照亮的生产空间



在新旧层次间创造里与外的转换


06.


计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计家墩村位于富饶的江苏昆山,是个八十年代盖起来的村子,四周都是稻田,有两三条水道穿村而过,行走其间是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


设计任务是位于村口的村委大楼的改造和加建,让它成为未来“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建筑南侧局部外观


▲入口空间,成为村庄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入口处通过院墙的开口与铺装的边线界定出既属于院内,同时属于院外的空间。这样一个是廊,是门,是桥,又是窗的构筑容纳了坐、窥、行等几组行为,为两个院子之间的连通提供了不同方式。


▲入口院落


▲廊架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通过结构改造和加固,把旧建筑一层的梁和楼板锯掉,让旧建筑呈现出最大的空间潜力,成为村子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身在大厅之中,像是同时在建筑内外。


▲中庭入口空间


▲南侧底层架空院落



▲夜景


07.


威海市-浅山古村


王家疃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 村庄形态狭长,周边自然生态完好,农业景观资源丰富,村庄聚落原始结构完整,保留有大量的毛石砌筑的传统民居。


▲项目位于古村之中


王家疃村现状已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作为里口山区域“美丽乡村”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将王家疃村定位为依托周边自然资源和广福寺人文资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休闲体验村落。



▲拾贰间美学堂外观,融于乡村之中


“拾贰间美学堂” 是一个老建筑改造项目,原建筑是典型的胶东民居形制,建筑背身毗邻一崖壁,且与崖壁之间形成三角形空地;崖壁山石形态奇峻、自然,很有中国传统美学意境。


▲学堂外观


▲入口处的展廊,可以透过窗洞看到阅读区


▲阅读区,部分屋顶保留并暴露,与新材料形成对比


▲教室



▲室外庭院和屋顶露台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室外庭院和屋顶露台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琴房,露出原始的三角木桁架,形成粗野而随性的氛围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自古以来一个完整的生命受自身、家庭、社会、自然、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对此,设计团队在改造过程中尽量保持原建筑本来的面貌,通过“微改造”的设计手法尊重胶东民居的典型文化特征。



▲琴房夜景


08.


成都-川西林盘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产阶级受到交通、住房、环境等“城市病”的影响,想要向外伸出触角。


同时,留在乡村的传统农耕人口,还在延续传统的生产与生活。“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是一次基于田园场景中的新田园主义哲学的空间实验。


▲已建成部分-和盛书院与田园生活馆鸟瞰


川西林盘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人居聚落,现在,这里既有原住民,新住民,还会有常常想要造访的人。规划后的项目,不仅带给村民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可能,还给村民整理出了更多的生活、生产使用空间和面积。



和盛书院


老房子的顶部加横板成为一个露台,和田园生活馆之间以几条简单的横线融成一体,新旧融合共处


和盛书院中间是一个类似四合院一样四面围合的院落,设计师通过改造将它变成一个中心讲堂。院落的上方以高耸的天井封闭,塑造出空间的仪式感。


和盛书院中间类似四合院一样四面围合的院落 被改造为一个中心讲堂


院落的上方以高耸的天井封闭,塑造出空间的仪式感


中央红砖天井


书院外围局部


书院夜景


09.


田坊三变-嘉兴喜悦公社


这是一处占地2000方的农业玻璃大棚,多年失修,急待改造。


如何以及其有限的造价和快速的建造周期,在不破坏原有场地和建筑尺度的前提下,重新塑造一处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综合体?嘉兴的喜悦公社注定不是一场实验建筑的即兴表演,而是针对中国农村脚踏实地的现代空间升级范例。


▲项目外观,位于有机农场中


三个月改造完成的室内空间,以低造价和快建造的诉求重新塑造空间


所以本案设计的“第一变”,在于将简陋的农作物大棚“变身”为现代农业的加工和体验场所,是为“食集”。


入口空间的开阔广场将承载不同主题的公共事件


食集空间的吧台区


食集空间的餐桌区


攀援绿植为整个外立面赋予了浓浓“绿意”。建筑顶部天窗设有活动遮阳系统,白天可为活动场地遮阳隔热,冬季增加日照,起到保温作用。


建筑立面的遮阳和绿植述说着关于生态与秩序的基本态度


市集空间沿1.5米宽的小街层层展开



一米见方的结构单元堆叠形成立体景观,上下可以承载不同的功能


艺集空间一角


在嘉兴喜悦公社的“艺集”设计中,打开未来的钥匙并非造景,而是如何“激活”创意空间,带来更多更新的产业、活化乡村资源,传承传统手工艺、曲艺等民间艺术。


“拾级而上”的体验强化了农业空间的属性,将“吃”“玩”和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



10.


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


项目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觅子乡的三河村。该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关中”村落的典型代表,也是陕西人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之一。


乡村承载了愈发重要的责任,本项目的落成也旨在通过一个好的设计重塑乡村建筑应该有的人文品质和精神内涵,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同时加强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外观


▲项目外观,镂空的砖墙立面运用现代的建造手段表现传统材料,呈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本项目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综合体”,包含了众多空间,旨在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筑中部设有开放的中庭


▲中庭连接村民活动中心和老年幸福院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本项目用一种纯粹的方式探讨了乡村建筑的可能性,这里面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场所精神与乡土环境的再认识;第二,传统空间与现代乡村生活的再定义;第三,乡村地域材料的建构表达与当代呈现。


▲采用不同尺寸的砖块和不同的堆砌手法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


▲传统材料的使用创造出古朴而纯净的空间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新微设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时间】 201 9 6 月28日 -30

地点 中国● 北京

参会对象 房地产行业链董事长和核心高层、行业领导

办单位 华城汇、新华城、华旅等

【报名方式 】请微信或短信回复姓名-公司-职位到 176-1091-2719

【项目考察】

1、泰康之家燕园;2、中粮农业生态谷;

(含 1年12次课程学习、12场投融对接、 国内20个知名新地产项目考察合作、日本、欧洲、一带一路国家游学合作等)

课程价值

  • 实现资产管理与资产价值最大化;

  • 了解资本市场与投资人现状与趋势;

  • 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认知与管理路径;

  • 掌握不同阶段房地产项目资产运营路径;

  • 掌握不同类型项目资管逻辑与运营关键;

  • 对标行业典型资产管理案例。

适合对象

  • 持有型地产项目操盘手,如园区、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旅游地产等;

  • 关注房地产资产升值与变现的房地产企业决策人与高管;

  • 房地产资产管理、项目定位、规划、投资、开发、招商、运营等领域人士;

  • 关注持有型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金融机构人士;

  • 其他房地产行业产业链决策人与高管。

【会议形式】地产代销+融资代建合作+金融并购合作

华城汇合伙人项目:

1、华旅CEO解明:带你去旅行·共享家民宿·交换度假

华为数亿用户景区客流分发+首家网红悬崖酒店连锁运营

2、华庭教育CEO闫云飞:打造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

家庭教育+景区+农场

3、华健CEO周领:科技让运动更简单

共享运动O2O

报名方式

1、电话:176-1091-2719(手机号同微信号)

2、短信报名:发送“公司+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到1761091271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