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广告人喜欢上C网和A网,也就是 www.cnad.com 中国广告网和 www.a.com.cn 中华广告网。
两个网站上有一批广告圈最早的网红,也不知道他们从哪搞来了很多国外的广告资源,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网络时代,能看到不花钱的境外广告简直开心的飞起来。
在c网上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叫做 “风正一帆”,每天更新大量的台湾和欧美广告,我早期相当多的素材积累全靠他,可惜,那个时代连个打赏功能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回报人家。
碰巧的是,几乎过去了10年,大家都各奔东西好多年,居然在一个自媒体群里碰到了,聊了几句,发现风正居然和我差不多大,大家居然还在做广告,居然还都是个小网红,真是神奇。
而更有趣的是,他一直在做的一个客户,居然是:唯品会。
唯品会是这个电商时代的异类,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典型,低着头不吭气,搬了个小板凳,一屁股坐在淘宝和京东的旁边,位列中国三大电商之一。
你几乎说不出任何唯品会的花边趣闻,领导人是谁?参加过什么论坛,有哪些语录,老婆生孩子没,出过书没,一概不知,好像也没搞过这个节那个节,也没和谁撕过。但是一看财报,嚯,居然能从两座大山之外抠出这么多钱。
▣ 2013年净营收为106亿人民币(注意,这是算净营收)。
▣ 2014年235.56亿。
▣ 2015年402亿。
▣ 2016年565.9亿。
▣ 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增至159.5亿元。
▣ 连续18个季度盈利,《2017全球250强零售商排行榜》,蝉联“全球增速最快的顶尖零售商”。
还有一个有趣的数字,2016年,唯品会的注册用户突破了3亿,订单量2.7亿,重复购买的ID超过了80%。这说明唯品会主要是依靠回头客。
相比98年北京成立的京东,和03年杭州成立的淘宝,08年在广州成立的唯品会,坐上了电商第一波浪潮的末班车。
进场的时候,别说分蛋糕了,叉子都没了,一片红海连着一片红海,大家都说唯品会你这海燕可长点儿心吧,做别的不好吗,广州那么多好吃的呢。
唯品会第一波对手根本轮不到京东淘宝,就连亚马逊都懒得搭理他,早期的唯品会,天天和主持人李静的乐蜂网,以及为自己带盐的陈欧的聚美优品搅在一起,杀得不亦乐乎。每天的日常就是搞搞促销、卖点服装美妆产品和母婴用品。
可是好像突然有这么一天,唯品会变了,变成了“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直接把网站改成了一个超大的特卖场,类似线上奥特莱斯。你点进去一看,花花绿绿的各色产品没了,反而是一个个整齐的品牌会场,每个都在倒计时打折特卖。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我有一个天天赶各种特卖会的老同学,经常喊我一起去某个酒店的会议室,参加某大牌的内部特卖,限人数限时间,进去的一瞬间,你感觉回到了大学排队打饭的场景,要是不抢,转眼就啥就没了。
她经常向我炫耀,昨天抢到gucci的眼镜了才4折,今天给儿子抢到轻松熊的童装了才5折。你看我买的名牌都打折,我的生活却不打折,心里美滋滋。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哪个都不参加了,躺在家里刷起了唯品会,一刷就是一天,然后坐等收快递。我心想连资深特卖会玩家都沦陷了,那这个唯品会估计要火。
唯品会在那么大的电商圈里,发现了网购欲望的本质: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名牌。
看似唯品会的定位,是一个特别细分的市场,在万万千的电商类别中,专注做大品牌扫尾货这么一项。
但实际上,这是个谁都没做透的大品类,因为它符合人们购买东西时最本质的心态,以至于这两年新冒出来的小红书(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以及网易严选(好的生活没那么贵),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切这个定位。
在这个定位里面,再做更具体的文章,都是为了强化定位属性。
为什么唯品会被称为“线上的奥特莱斯”,这是一个非常具象化的描述,方便口口相传,而且也和其他同类电商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我们来看看唯品会品牌口号的变化:
这句最早的定位还配了说明:“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模式也很清晰,每天早晨10点卖一轮,晚上8点卖一轮,一轮开3天。从1折起卖,大部分商品能打到3折-4折。到现在,已有20000多个国际国内品牌举办过特卖活动。
让用户形成固定消费习惯+固定消费闹钟,减少积攒消费经验的精力耗损,用户不需要看参与说明,上来就知道怎么玩,这个成功模式堪比快消界用了20年的“再来一瓶”。
最近改了slogan。换成了:
怎么说呢,唯品会的slogan都没有什么美感,也没有情绪,甚至连优点都不说,全是实用主义,类似广东人的思维:心情不好啊,那我煮碗面给你吃。你可以把这句改编为:不想选货选到眼发花,那到我这里搞点特卖精品给你吧。
“特卖”没必要强化了,这个词已经是唯品会的灵魂所在,提一下就行。
首先看看“全球精选”,你以为是做海淘,其实是全世界选品,唯品会已经成立了11间海外公司;为什么要精选?因为靠海量商品去抢夺消费者的卖货方式已经过时了,不是自营的不能选,便宜又销量高的还要再对比买家秀和卖家秀…有了精选,就不用那么折腾了。
但是配上“正品”这个词,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查了下资料,我去!居然又是一个自建物流配送的土豪!
全国7个物流仓储中心,2800个配送网点,20000多名送货员。怪不得前两天菜鸟和顺丰打架,京东、腾讯都出动了,就唯品会没动静,原来根本就是两拨送货员。
另外一个是和品牌方签采购协议,品牌不再是大爷,必须准备好基础五证和额外的各种证明,并且随时接受抽检,然后唯品会再用太平洋保险为每一件产品投保,这下可以说万无一失了。
所以这么多年来,你极少听到唯品会爆出卖假货的新闻,不是公关做得好,而是产品控制做的万全。因为这二年自媒体比香港记者跑的快多了,遮是遮不住的,还是要看硬功夫。
说完了定位,说说唯品会的营销,有一种无声惊雷的特点。
去年12月8日唯品会8周年庆是风正一帆策划的,他想的开场节目,居然是128架无人机在珠江上空跳舞。。。。我的广东朋友圈沸腾了,估计这是广州好友们,唯一一次不是为了早茶或者夜宵刷屏。
另外一次,就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删微博事件,唯品会换新slogan的同时,把之前的3万多条微博全删光了,算是一种削发明志的仪式吧。这也是唯品会为数不多的,拓展自己用户之外的圈层,谋求更大关注的事件。毕竟,唯品会的主力消费群还是以我同学为首的一大波特卖党。
我觉得风正一帆非常了解唯品会,也跟着唯品会走出了一条另类的推广之路,做的净是些别人完全没做过的创意。唯品会的营销和它自身的定位一样,都非常的另类,但又直抵内心最本质的东西。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聪明人做事,都喜欢用笨办法。
▣ 别人跑马圈地的时候,唯品会去帮品牌清尾货;
▣ 别人撮合物流公司做平台的时候,唯品会为了货品保真自建了物流平台;
▣ 别人天天刷屏求关注的时候,唯品会删掉了自己之前的所有微博。
如果上升到理论层面,用“古典营销学”来说,这是侧翼战;用今天的热词来讲,这叫“错维打击”,怎么个解释?就是人越多的地方,我就越不去;你们在不断强调的,我偏不讲,利用各种创新型的玩法,我也不攻击你,但我会在你猝不及防的位置出手,最终在体验端形成差异化塑造,在这个竞争趋同大家面目越来越不清晰的时候,让你记住我。
比如电商平台喜欢扎堆起哄搞购物节,双十一都闹到打官司了。618马上要成国家法定假日了,每个购物节几乎都是杀声震天。
唯品会想:既然你们都集中购物,我就做分散购物,反正我的网站每个特卖会都是节日,你们是定期搞一波促销,我是天天搞促销。这样我这里就变成了永远不会错过的双十一,618。
这很像我之前在广州认识的那些朋友,刚开始,你和他们就是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关系,非常的功利。但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定位都那么鲜明,而且行事风格非常固定,总是让你难以忘记,并且一直都能保持联系。
看起来,多年前的C网版主风正一帆变成了微信网红,唯品会也开始进军国际特卖,一切都好像变了,但是我对这个人的尊敬,以及这个品牌的喜爱,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