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读者朋友问,为什么跨省,跨城奋斗特别艰难,小地方人哪怕包括新一线城市很难在一线城市这种大地方混的好有成就?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城市和小地方这两个社会的通行规则,底层逻辑都完全不一样,甚至完全矛盾相反。
拿一个最小的小事举例。
小时候大家都去游戏厅,喜欢打kof
kof的主角草薙京的名字,怎么念?
念草T京。
但我身边所有人都念草志京,把薙读成了雉鸡的雉。
我本人也没有觉得任何不妥,从小到大都觉得这是对的,正确无比。
我有个邻家大哥在大城市读书,暑假回来跟我打游戏,告诉我这个字读T
我不信,觉得他肯定是日语发音,不是中文发音,并且我身边人都读志。逻辑上非常合理。
他摸着下巴认真听我的诡辩,然后掏出一本新华字典,让我用偏旁部首法查一下,查出来果然读T,而不是读志。
这个小事给了正在读中学的我极大的震撼。
但更大的震撼在于我去了学校,和大家说了这个字的读音后,得到的不是恍然大悟的佩服,而是群嘲,大家纷纷表示不接受。
于是我用字典翻开这个字,给他们证明。
但邻家大哥是名牌大学生,在我这里有权威,而且我也一直坚持正确,所以我当时立刻就接受了这个读音。
可我只是一个普通哥们,不是头头大哥,没有权威。
所以即便有了字典,大家依旧群嘲,对此不屑一顾。
说字典规定就是对的?我就是要这么念,才顺口,非要像你这样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你这叫装B!
就这么一件小事,在小地方都非常的特别,特别的特别。
特别古怪。
坚持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无所适从。
这仅仅是一件特别特别小的小事。
但是从小事看,就能够折射出很多大事,乃至整个社会层面的一切。
小地方的表面形态,和大城市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人,都是正常过日子。
但是内在的社会运转规则,思维习惯,做事风格,都和大城市迥异,甚至截然相反,有一种翻天覆地的不同。
在小地方成功的规则,到了大城市,肯定是断然没法成功的。
比如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周劼,在江西过的非常爽。
这种人去北京上海上班,也能像他在江西那样「深得领导赏识」?
不狗憎人厌就不错了。
所以在小地方长大的人,有一种独特的痛苦之处。
从小顺利,顺风顺水,说明特别适应小地方,那么就代表他绝对无法适应大城市,根本不可能换城市发展的好。
从小不顺,感觉格格不入,和周围一切的万物都反着来的人,长大了去大城市也未必混的好。
因为他只知道自己讨厌什么,但是他依旧不知道正确的规则和方法是什么,仅仅靠成年后的自我摸索,跌跌撞撞,肯定比不上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小孩,几十年的积累,自然而然。
当然小地方人大学毕业了回老家,其实也混不出来。
因为老家流行的也不是方法,而是血缘和资源,讲究的是关系。
你在老家的关系,在大城市当然没用。
大城市当然也流行这个,有关系当然也好办事。
但是大城市市场很大,赚钱大钱的市场,至少60%以上,关系和血缘没有用。
讲究的是「方法」。
这套方法是内置的,需要精心培养的,是和家长老师从小到大的教导格格不入,乃至截然相反的。
普通人,如果在小地方没有血缘和资源,哪怕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特别好,回老家了还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顶多就是小市民,不可能比爸妈更好。
不论是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都没什么出息。
这一点,就是普通人的真谛。
这里说的普通,就是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自然而然,不进行任何额外的学习,刻意的练习,后天的自我奋发,纯自然长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