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简单的晚饭,却吃了40多分钟,对于天辰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曹立来说,聊起来项目,就打不住,而他们讨论的,就是正在进行中试关键环节的尼龙12项目。这种新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是汽车部件、海底光缆的重要原料,可现在市面上,几乎都是进口,价格比较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立项攻关,2018年,央企天辰公司,启动了尼龙12国产化项目,曹立第一批,进入了研发团队,但一项技术的从无到有,却并不简单。
免去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天辰在创新激励机制上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立容错奖励,无论最终攻关是否成功,科研人员都能享有容错奖金。同时,激励大伙心无旁骛的投身到科研中,企业为近百名研发人员,制定单独岗位序列,级别跟项目进展直接挂钩。考虑到攻关这种卡脖子的技术,周期相对较长,还设立了节点奖。
以尼龙12项目为例,从确定工艺路线到完成小试,一共拆分成20多个节点,都有实验考核指标和规定时限。曹立,主要承担反应试验的多个节点。一季度考核一次,达到了指标,曹立就能拿到对应的奖金,提前完成,还有额外奖励。而且,节点奖在设置时,还会根据重要性、难度等,拉开奖金的差距,最多能达到四倍。
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激励下,国外用了10年,才攻克的尼龙12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天辰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包括尼龙12在内,目前,国内市场急需的高端尼龙新材料中,天辰公司就有四个项目进入中试阶段,最快明年就能出产品。进一步深化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天辰公司也出台新方案,在成果对外转让、生产工艺优化节约成本等三个方面取得效益了,会拿出其中的15%,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并创新“员工跟投”重点科研项目机制,进一步激发大伙的研发热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