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产业与科技
2018年,印发《关于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文化供给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文化领域。起草《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实施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奖励计划,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
组织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评奖,评选出20个奖项,引领动漫创作导向,激励原创动漫发展。组织制定“数字化艺术品图像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文物/艺术品AR需求及应用框架”等两项数字艺术标准,成功地在国际电信联盟立项,为我国数字艺术产业走出去开辟道路。年末经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认定的动漫企业共有809个,重点动漫企业43个。
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文化和旅游领域,联合财政部先后印发在文化、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文件,会同财政部评选的文化和旅游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累计达到66个,获得“以奖代补”支持3.64亿元。
实施“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遴选扶持40家文化产业众创空间、双创服务平台,为民营文化企业、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印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验收标准(试行)》,明确创建验收工作的指标及具体内容,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规范性。组织实施“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1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2018年“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征集与扶持工作,首批支持40个重点项目,涉及投资总额约42亿元,已陆续在沿线近10个国家落地实施。举办中加、中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和政策对话。支持文化企业“抱团出海”,全年共组织200余家文化企业以“中国展区”形式参加美国国际授权博览会等9个重点国际文化展会。协调组织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化和旅游领域招商招展、旅行保障等系列工作,支持举办“合生共振”文化+科技高峰论坛配套活动,搭建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国际人才培养与交往,通过举办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系列论坛,培训涉外文化经营管理人员近2000人次。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组织实施文化创新工程,继续开展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开展2018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坚持以文化和旅游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项目示范引导作用。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智库体系建设,以《文化和旅游智库要报》为主渠道,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发挥研究成果的决策咨询作用。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高质量高规格地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戏曲教育水平和最新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