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行李箱,满大街找洗手间”这样的窘境,不知道有多少人遇到过,尤其是你在airbnb上选的民居需要15:00后才能入住时,就会发现一家24小时营业、且能自由上洗手间的地方,是真正配得上“便利店”这三个字的。
解决我这个问题的是FamilyMart,一间不足20平米的门店,竟然在角落里配备了一间不到2平方米的洗手间。而世界500强麦当劳明确要求——需要消费小票方能使用其洗手间。
在日本的18,185家FamilyMart,都是如此。1981年9月1日西友商店创办了FamilyMart,通过收购Circlek&Sunkus,终于在日本本土超越罗森,位居第二,和7-11的差距缩小到1000家左右。
(三家数据截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年底、2016年年底,以及2016年2月)
到了中午,我才知道,LAWSON也是一家提供洗手间服务的便利连锁。
目前,在日本,7-Eleven、Lawson、FamilyMart居于前三甲。但整个日本,居然有至少10+便利连锁品牌。
从1983年到2016年,这8家连锁便利店的数量由最初的不到1万家,增长到了5万多家。据2017年3月数据统计,这8家连锁便利店的总数升为54822家,比16年增加了1202家。
日本的便利店网络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密集度相当高。
在日本,“便利店的便利”并不只是网点密集、购物方便,而是在于在密集的网点之中,实现更多的生活服务便利性。
日本的便利店,可以代缴水电费等,这样的服务,我只在支付宝、微信支付上“看到过”,且大部分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实现,使用者大多数是像我这样的,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中青年人。
日本无处不在的便利店,之所以蓬勃,却是因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恰好,在出发之前,我刚读完铃木敏文的《零售的哲学》(他已经是日本7&I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日本7-Eleven等公司的代表取缔役会长与CEO),作为7-Eleven日本的引进者,他完全成就了7-Eleven。
在书中,铃木敏文提到,当日本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对便利性的需求加大,这是促使便利店发展的一个契机。
现在,日本(不仅是日本),全球都进入了“第四消费时代”(根据三浦展著的《第四类消费时代》而来),单身比例增多——独居比例增大——,对便利的需求增加。这也恰是便利店发展迅速之基础。
较于近些年非常流行的大数据,便利连锁品牌是最早的实践者。
比如一家每周都有 100 个以上新产品上架的全家便利店,他们的 POS 系统的结账机器上有数个按钮,分别对应:男小孩、女小孩、男成人、女成人等等,店员结账时会将这些性别年龄等特征录入系统,反映出每个产品在不同时段的销量以及受欢迎人群。
当日本便利连锁店“遇上”互联网之后,他们的大数据就更加精准了。扫描会员卡获取详细的购买细节,研究出包括什么天气人们喜欢买什么等信息,从而令他们懂得应该开发什么新产品和如何更有针对性摆放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