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医疗器械行业紧跟医药行业脚步,“腾笼换鸟”、鼓励创新逐渐走向实处。自冠脉支架集采开始,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逐渐常态化,政府不断强化器械支付管理工作,各地逐步将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传统器械企业靠一个产品实现十年商业成功的时代红利不复存在。
与之相对的,是国家持续鼓励创新医疗器械,除了推出创新器械加速审批通道,地方也配套了一系列创新器械奖励政策,给予创新产品奖励资金和政府采购的支持。
在“腾笼换鸟”的主旋律下,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活力不减。从2022年至2024年9月,创新医疗器械通道中新增国产创新产品192个,进入通道的产品数量在2022、2023年显著增加。
根据BCG创新程度划分,创新2.0“快抢”仍然占据国产创新产品主流。创新3.0“改进”占比相对稳定,但国产产品改进创新路径愈加清晰。创新4.0“颠覆”则在产学研医创新生态的构建下出现萌芽。创新1.0“快跟”产品近三年占比则较2021年有所回升,受到资本收缩、市场风险偏好影响,医疗器械企业倾向于以简单差异化来布局已验证的市场。
受到临床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双向驱动,近三年,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所在的治疗领域分布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心血管热度加剧,受到广阔的市场需求影响,传统冠脉介入领域热度不减,结构性心脏病、心衰等疾病领域未满足需求又增添了创新活力。体验诊断热度回落,在既往快跟类创新和适应症拓新的模式下,IVD竞争渐趋红海,行业面临创新结构升级带来的阶段性动力不足。
与美国突破性医疗器械通道(Breakthrough Device Program,BDP)内产品相较,中美治疗领域分布逐渐趋同 ,神经与骨科创新热度提升至前三。随着材料学、AI、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本土医疗器械创新逐步向主流临床治疗领域发起挑战。
部分治疗领域近三年已出现了创新结构变化。
大放和微创外科:作为中国国产替代的强势领域,从1.0“快跟”全面进入2.0“快抢”时代,依托制造强国的工程能力,3.0“改进”创新不断涌现。
骨科和眼科:依托治疗领域内早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在医工结合的全力推进下,聚焦细分适应症的类4.0产品萌芽。
心血管、神经和体外诊断:创新2.0占比显著提高,在细分适应症打破进口独占为关键主题。
基于2014—2022年产品数据分析,国产厂家创新3.0主要聚焦在“四新”上,即新材料、新算法、新适应症、新设计。近三年来,创新3.0的全球首发改进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创新路径升级:
新材料:从围绕心血管领域的主体材料、涂层材料创新,到基于临床特定场景需求,识别最佳材料、改进材料工艺和结构,创新更加聚焦临床、更加精细化;
新算法:从单一应用辅助决策软件,升级到软硬结合、AI融入工作流,进一步驱动操作简易化、智能化;
新适应症:从心血管和体外诊断领域基于已有技术平台的适应症拓新,发展到针对更为 “专精”的细分场景的产品改进;
新设计:极限化性能指标、瞄准细分适应症仍为主流思路,并持续深化突破,向临床难题发起冲击。
单一技术井喷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技术平台仍未兑现其商业价值,新的3.0改进式创新要求与临床紧密结合,攻关临床难题,解决核心痛点。当前,3.0改进式创新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进行布局:
瞄准细分场景:针对特殊场景的专用产品仍是国产3.0创新的主赛道,细分市场的定制化、差异化为初创企业带来了创新机遇;
攻坚高难术式:国产厂家向二尖瓣置换、心房分流、肥心病治疗等存在临床未满足需求的领域发起冲击,与跨国企业正面角逐,临床结果见真章;
打造极致参数:在大设备赛道,核心参数指标的突破仍是必争之地,而工程创新之后的临床场景挖掘与价值论证,则更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价值;
操作简易智能:AI、机器人技术全面融入了临床场景,心血管、眼科、骨科、微创外科等领域,医疗“无人化”时代或已揭开序幕。
国产颠覆式创新土壤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完善,产学研医联动也孵化了中国“颠覆式创新”的种子——两个接近创新4.0的产品。他们之中,一个是中国制造强势赛道的又一突破,一个是针对细分适应症临床难题的首个产品化尝试。在不同的治疗领域、不同的技术路径背后,他们有相似的成功之路:
原型突破期(5—10年):国内顶级研究型医院的临床洞察,结合具备工程化能力的高水平实验室,辅以国自然、863等专项基金的支持,“看得见” “做得到” “活下去”,三者缺一不可。
成果转换期(~5年):成立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这一过程中,初创团队仍然是产品早期商业化最关键的助力。研究型医院为产品提供临床研究平台,并通过KOL链接更多临床资源,实现早期的专业推广;实验室则输出高水平的技术与人才,持续支持初创企业发展。而后续创新产品能否取得预想的商业价值,则高度依赖企业的持续营销运营能力,实现创新造血的正循环。
在这一颠覆式创新的模式下,企业也应该意识到,医疗器械颠覆式创新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依托现有技术平台、在主流市场布局改进式创新仍是企业商业化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企业若仍有余力追寻颠覆式创新、进一步打造品牌价值、建立产品绝对领先的壁垒,可以通过生态构建,布局医疗机构与高校触点,抢先收获颠覆式创新果实,以企业擅长的“产品化”“商业化”助力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升级。
如今,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不断打破进口独占,随着近三年来创新3.0“改进”的升级和创新4.0“颠覆”的萌芽,再次印证了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已经进入了点状突破、继而以点带面、迈向全球创新前沿的关键时期,行业整体在创新之路上将不断加速升级。
但从企业单体发展的视角出发,追求创新升级并不是商业成功的充分条件。2014年至今,共有超过340家中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医疗器械创新通道,他们中有的始终保持创新活力,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化成功;有的则如同昙花一现,未能把握创新红利、突出重围。最大化创新的价值,在商业化能力之外,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企业有临床洞察与技术能力,也要求企业构建适配其发展阶段和禀赋的体系与能力,其包含三大关键方向:
优化研发布局:审时度势、择机而动。企业需要结合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所处阶段和禀赋,明确研发规划,优化资源分配,确保在主航道通过渐进式创新保持创新活力持续造血,不断巩固商业成功。平衡企业在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之间的资源投入,避免因为过于追求创新3.0“改进”和创新4.0“颠覆”而忽视基本盘、错失“快跟快抢”的商业兑现窗口。
提升研发效率:特别是对处于创新1.0“快跟”和创新2.0“快抢”阶段的企业或产品线,速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资源聚焦、流程优化、职能协同,推进产品快速上市,把握市场窗口期;另一方面,企业也需建设临床洞察能力以精准捕捉临床需求,并注意技术平台化,以通过“小步快跑”持续保持产品差异化优势。
打造创新生态:对于追求创新3.0“改进”和创新4.0“颠覆”的企业,盲目重金投入新赛道、新技术显然不是首选,企业应特别重视生态的打造。一方面,打通企业与研究型医院的合作,布局临床触角,洞察临床核心痛点,指引产品开发;另一方面,企业要明确短中长期规划,推进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助力新技术的工程化落地。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中心构建产学研医创新土壤,收获创新果实。同时,借鉴海外领先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之路,开放式创新也将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来源。
本篇是《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之路-2022年系列报告第一篇》的2024年延续之作,通过分析近三年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通道中涌现的本土创新,洞察前沿趋势,希望给读者带来企业自身创新布局与能力打造的关键启示。但企业的创新成功若想从偶然走向必然,需结合自身发展与业界最佳实践建设管理体系、打造关键能力、适配组织管控。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之路》系列的下一篇中,我们将基于BCG医疗器械创新专项课题组对众多领先大型本土医疗器械公司的调研,分享医疗器械企业在创新中的常见迷思与挑战,并共同探讨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