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邮鉴赏与收藏
集邮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直播公会运营 ·  5 天前  
51HR派  ·  京东又开始当鲶鱼了...... ·  3 天前  
51HR派  ·  5勺辣椒油惊动11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邮鉴赏与收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A股股票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集邮鉴赏与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11 20:39

正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迎来改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A股股票(证券简称“邮储银行”,证券代码“601658”)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A+H”两地上市完成收官。据悉,邮储银行此次A股发行价格为5.50元/股,“绿鞋”前募资金额为284.5亿元,“绿鞋”后预计为327.1亿元。



邮储银行A股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邮储银行共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网点数量位居中国银行业首位,覆盖中国99%的县(市);个人客户数量近6亿户,覆盖超过中国人口总量的40%;资产规模达10.07万亿元,位居中国银行业第五位;2019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16.06亿元,净利润374.22亿元。2016年至2018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57%,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6%。与此同时,邮储银行持续保持了优异的资产质量,截至2019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82%,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拨备覆盖率达396.11%,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邮储银行的“前世今生”


▲1919年,《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蓄章程》 公布 ,邮政储金局成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和专设的邮政储金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1930年3月15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直属于当时的交通部。

▼1935年7月1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改称邮政储金汇业局,直隶于邮政总局。


1930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邮政储金业务开办肇始,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一时有“大众银行”之誉。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决定,邮政系统接管中华邮政时期的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邮政按照中财委1949年11月的决定,接管了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

1950年,邮政储金汇业局撤销,邮政储蓄改为代理业务,代银行收储个人存款和非经营性质的群众团体存款,所收储金全部转存人民银行。

1953年,邮政储蓄停办,邮局继续办理汇兑业务。


▲1986年,邮政储蓄业务 恢复 ,在12个城市的邮政网点开始办理个人活期、定期储蓄业务。


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邮政储蓄恢复开办,利用邮政网点众多的优势,广为收储民间零星资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集聚更多资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1993年开始建设绿卡工程,2001年,邮政储蓄实现了全国联网——一卡在手,走遍全国。邮政储蓄用户凭绿卡储蓄卡或活期存折可在全国任一邮政储蓄联网县市通存通取。


▲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在北京挂牌成立。


2007年,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自成立起,邮储银行就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代理网点,建立了中国银行业唯一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代理网点与自营网点共同组成了有机、庞大的分销网络,使邮储银行能充分发挥网点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为城乡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邮储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6日,邮储银行个人储蓄存款达到50019亿元,成为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后第四家个人储蓄存款突破5万亿元的大型商业银行。


2015年,邮储银行引入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实力。同年,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