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布六个藏南地区标准地名的举动激怒了部分印度民众,然后,他们又为自己的创意嗨了。
印度《第一邮报》记者普拉卡什·南达22日在该报撰文称,自己的邻居拉吉夫对中国“挑衅”印度非常生气。作为反击,他提出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前的桑迪普斯路改为“达赖喇嘛路”,这样一来,中国大使馆在书写信件地址的时候,就不得不每次都写上“达赖喇嘛”。除此之外,他还在文章中历数中国对印度的“六宗罪”,建议政府将达赖作为“战略工具”,并号召印度民众遵循“甘地主义”,抵制中国货。
(4月13日,民政部公布六个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
该记者说,他将这个建议分享上社交媒体“脸书”,不料引起了朋友们的热烈呼应,其中有印度公务员、外交官、军人、安全专家、教授和资深记者等等,其中有一名“顶尖科学家”甚至把这个点子称为“最伟大和最有创意的想法之一”。
观网发现,在推特上确实也有印度网民发布类似帖子,并且转发和评论数还挺多:
这名记者进一步分析道,这个点子很有必要尝试,因为它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将向中国传递一个强硬的信息。他引用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话来强调“命名权”的重要性。他说,毫无疑问,为世界各地命名,或重新命名的情况一直都在发生,这一般由掌握政治权力的一方来主导,当然,也有些敢于追求权力的势力不顾其他人的反对而执意这么做。
他说,中国就一直在玩这样的改名“游戏”,他们已经更改了许多城市的英文名称,包括北京(Peking改为Beijing)、广州(Canton改为Guangzhou)、南京(Nanking改为Nanjing)、西安(Sian改为Xi’an)、天津(Tientsin改为Tianjin)等等。但在藏南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他们更改的六个地名并不在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这个举动并不会改变当地的情况,但明显是中国试图使印度难堪,并在边境争端中立场更为强硬。
可能这位印度记者不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名正言顺”的追求
有趣的是,这位记者除了谈“命名”问题之外,还在文章中以大量篇幅列举了中国压制印度的“六宗罪”,其中不乏逻辑自相矛盾之处,读者可自行分辨。
第一,是中印边界问题,他认为,中国总理温家宝2005年访问印度时中印双方达成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被中方“破坏”了,因为中国对达旺主张主权,而这是藏南地区的佛教圣地。
第二,中国正在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印度周边的所有国家大建基础设施,对印度形成包围之势,许多设施还具备军事潜力。尤其是,中国用核武器和导弹武装巴基斯坦,却无视印度对于巴基斯坦成为“恐怖势力土壤”的担忧,这一点不同于全球所有国家。
第三,中国通过克什米尔问题“干涉印度内政”,不承认印度对于克什米尔的控制。
第四,中国不“归还”本属于印度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本是西方国家曾向印度许诺的。如今,中国还拒绝在联合国改革中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立场与英、法、美、俄等其他“四常”都不同。
第五,中印双边贸易,已逐步发展为对中国单边有利而损害印度利益的情形。双方16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530亿美元,但实际上,印度出口宝贵的资源类商品,尤其是铁矿石,换取的却是中国的工业品占领印度市场。而中国进口印度的便宜矿产资源,而得以自己的宝贵资源省下来作为战略储备。如今,印度所有小商品市场全都充斥中国货,然而中国却对印度优质的信息技术产业、制药业和食品加工业设置重重壁垒。
第六,中国手握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在对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大手笔的投资,但是他们却忽略印度。在过去整整13年内,只有142家中国公司向印度投资总计270亿美元,而印度同期就有139家企业向中国投资了120亿美元。
基于上述理由,这位记者认为中印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等。因此,他呼吁印度政府把达赖喇嘛作为一项“战略工具”加以利用。同时,他还认为中国的强大力量主要来源于经济实力,而抵制中国货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他呼吁印度民众重拾“甘地主义”,不买中国货,以此遏制中国主导地区事务。
印度著名智库却呼吁尽快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印度知名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孟买)的观点却与这名记者不同。
中国驻印度使馆公使刘劲松在4月21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研讨会上发表演说
《光明日报》4月23日报道,基金会主席库尔卡尼在4月21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说,“在印中关系和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方面,不应该以安全和地缘政治战略为由而牺牲发展与合作的机会。”
他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印度和中国提供了一个促进信任和发展的双赢机会,印度为了自身和南亚邻国的利益应该尽快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驻印度使馆公使刘劲松在该研讨会上也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亚洲的天空和海洋很宽广,足以容下中印“龙象共舞”。印度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论证参与“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谢|谢|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