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雨流芳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关注“法雨流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18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普渡大学窦乐添最新Nature大子刊:全碳主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华中师大曹郁教授团队 Polym. ...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雨流芳

一切都恰到好处,念佛就是一百分

法雨流芳  · 公众号  ·  · 2021-01-02 03:15

正文


主讲|净宗法师





佛法能破一切无明


关于人生是苦,关于人有没有前生、今生、来世,对于这些,世间的人都是不觉悟的。


比如到底有没有他方净土,有没有诸佛菩萨的存在,有没有死后的世界,人死之后到底是不是如灯灭,对这些问题,都是茫然无知,都是自己猜,想当然,这不是无明吗?


所以,破一切无明,主要从大方向、从根本上了解整个人生,知道我们佛性的存在,明白我们毫无必要在世间受苦,知道还有三界外的净土,还有诸佛菩萨的慈悲,还有永恒的生命长河,我们可以证悟佛性,圆满成佛。


如果懂得这些道理,人生的境界,视野、心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常言说,蜗牛角上决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人在这个世间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在佛眼里,这个地球太小了,就像蜗牛角那么一点地方。蜗牛的角伸出来就那么小小一点,还在上面一决雌雄,谁比谁厉害。


人生如同石火电光,五十岁、八十岁,顶多一百岁,在佛看来,像石头跟石头擦出的火星,一瞬间就没有了。在石火电光当中一决胜负,比出你高我低,没有任何意义。


诸佛菩萨的心量、心境,一说就是十方法界,绝对不会在这么小的地方计较。凡夫心量小,眼界小,就在这里闹腾。


所以,首先要破一切无明。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以佛教来讲,就是佛性,就是法性,就是清净、无我、纯净的爱心和慈悲。生命的本质就是佛性,本来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不生不灭,一切万法如涅槃不动相,本来不坏,这是世界、人生、生命以及万物的本来体性。


但我们虚妄颠倒了,无我执为有我,有固定的见解,由此生起很多颠倒妄想和不必要的恐惧。


世间一切恐惧都是因为心不安稳 。比如很多人买保险,买保险就能安全吗?都是因为恐惧,没有安全感,惧怕生病、死亡。


有人说“我不怕死,就怕生病”,那是假的。



佛法能满一切志愿


六道轮回的世界,一切事相背后的真理是什么?


就是佛法所宣示的。了解弥陀的名号,了解弥陀的慈悲,就可以破我们的无明。而破无明所满的志愿,就与真理贴切。对我们来说,首先是满往生的志愿,能满往生的志愿,一切志愿都满了,这是从根上来解决的。


世间的志愿,绝大部分是不会满的。有人到佛菩萨那里祷告,“我要嫁个好丈夫”,她未必能嫁到好丈夫;“我要发财,我要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梦中的事。


比如,你梦中被老虎追,你只想把老虎赶走。


这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佛菩萨示现神通,到你梦里把老虎赶走;一种是把你叫醒。如果梦没有醒,这次梦见老虎,下次就是蛇、狮子,无穷无尽。


阿弥陀佛救度你,不需要把老虎赶走,只要把你叫醒 ,老虎自然就没有了,一切恐惧境界都没有了。


在这个世界,物质的不足,爱心的不足,人际关系、健康等等,我们都觉得这些非常重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佛才灵。 其实这些问题不需要解决 ,本来就是虚妄颠倒的,佛的拂尘一拂,梦醒了,都解决了。


这是从根本上满我们的一切志愿。


我们很多愿望是不合理的,所以佛不一定要满我们的愿 。不满我们的愿是慈悲,满我们的愿也是慈悲,“破暗满愿相”是以佛法的慈悲来说明的。


我们念佛之前,往往会觉得有很多愿望要达成,一定要如何。比如要有好车、好房等等。一旦念佛,就会发现,这些愿望自然就消失了,不需要再提了,仍然过得非常快乐。


原来觉得必须有好房子、好车子才能过幸福的生活;一旦念佛,接触到佛法的光明,就会发现,幸福根本不需要这些,真正的幸福是从内心自然涌露出来的。这就是满一切志愿。


如果把幸福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那一定是泡沫,如同建在沙上的高楼,一定是不牢靠的,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


而佛给我们的幸福 ,是建立在佛的慈悲、爱心的基础上,是我们的佛性、觉性所具足的。这种从内心涌出的幸福,跟实相、跟涅槃法相应,不动不坏, 这样的幸福绝对稳定


所以, 佛给我们的,远远比我们所盼望的高超多少亿倍都不止 ,没办法衡量。这就是满一切志愿、破一切无明,让我们对幸福有正确的认识。



念佛,一切都恰到好处


对于念佛人来讲,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恰到好处,不多又不少。多了受不了,少了又不够,这叫不增不减。


有一幅画,长豆说:“ 我长成这样就可以了 。”


我们不要跟别人比,阿弥陀佛对我们无限地宽容,在他眼里, 我们都是一百分 ,都是独子,都是宝贝。每个人长得多高多矮、多胖多瘦、智慧还是愚痴,都是刚刚好。笨有笨的好,不要以为笨就不好;聪明也有聪明的好。


总之, 一切都恰到好处 。聪明也行,笨也行, 念佛就是一百分 。这样就可以了,这样生活,怎么能不快乐?


很多人需要别人来接受自己。你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要让别人接受你,怎么可能?自己能接受自己,就是一百分。


但是, 一般人没有心量接受自己 ,如果念佛,佛能接受你,你就能接受自己了。


不要说爱他人,先爱自己。爱自己,就要先接受自己。一根竹子长得瘦,瘦而有节,竹子长得好;松树,常青不老,松树也长得好;小草,柔软左右旋,不也很好吗?


如果竹子不接受自己,“我一定要长成大树!”这根竹子就会扭曲变态。


花儿说:“你开紫红的,我开粉红的;紫红很鲜艳,粉红也很鲜艳。大花很好,小花也很好。”它非常自肯,不看别人,尽情地绽放,尽情地生长。即使长在山谷当中,没人看见,照样快乐。


人就过得非常委屈, 非让别人关注自己 ,“你回来怎么不来看我?”这样就很苦恼。


阿弥陀佛要“破暗满愿”。人都在无明黑暗当中,破了无明,心中自然满足。这种满足感、幸福感是内心自我充实,不是靠外在来充实。


(☞ 点击图片 ☞  长按☞  保存高清壁纸)

摘自:《往生论注》讲记






编辑|法雨流芳

制图|法雨流芳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精彩 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