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雷军:小米新车成功挑战株洲赛道!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意大利新办公楼 ·  2 天前  
潇湘晨报  ·  5人遇难!“泰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一夜暴富!杭州小伙半年赚百万上热搜,但我想泼一盆冷水……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12-23 12: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杭州小伙通过发现车载冰箱支架的商机,成功创业赚到百万的故事。同时,也分析了普通人与创业者之间的认知差距,强调了洞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到了及时收手的智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伙通过发现车载冰箱支架的商机赚到百万。

小伙发现车载冰箱没有支架的问题,通过设计并生产冰箱支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网络上销售,赚取了巨额利润。

关键观点2: 普通人与创业者之间的认知差距。

创业者具备强大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能够发现商机并果断行动。而普通人可能只是缺少机会,更缺乏的是强大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关键观点3: 创业者需具备火中取栗的能力。

创业者需要有从火中找到栗子的眼光,也要在大火即将烧过来之前收手的能力。这意味着创业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及时收手的智慧。


正文





你想过用8000块钱赚到100多万吗?

对普通人而言,似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最近一个杭州小伙的成功故事,却让无数网友羡慕不已。


他是怎么赚的?让我们来捋一捋。

不久前,小伙买了一辆国产电车。

用了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让人抓狂的问题。

车里配置的冰箱没有支架,饮料放在里面一开车就会倒,发出丁零当啷的噪音。


不仅取用不便,而且还会损坏其他物品。

看似只是件小事,但是却让小伙的开车体验变得极差。

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他先是去各个购物平台,搜了硅胶冰箱支架。

全部一无所获。

然后他去了官网查询,发现这个汽车虽然有相应的产品,但非常鸡肋且价格高昂。


他灵光乍现:既然全网都没有,那为什么不自己做一 个呢?

这样,他就是全国唯一拥有这个货的人,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啊!

有了灵感后,他立马开干。

他先是在网上找了一个设计师,设计出了产品的模型。


有了设计图,剩下的就是打样的问题。

就一件货,开模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哪个工厂愿意做这个事情?

小伙又想到一招。

硅胶的样品做不了,可以先用3d打印技术做一个出来确定尺寸啊。


当他知道,能做这个的厂家基本都在广东,于是他又马上从杭州开车去广东,找到了本地的厂家做。

果然,第一版设计出来的模型是不匹配的。


改了两版之后,他才确定了产品的最终形态。

模型有了,下一步就是生产上架。

他拿着样品马不停蹄地又回了浙江,找到一家硅胶工厂,当天就开模生产。

然而谁也没想到,没有任何的宣传和营销,他把产品上架的第二天,就卖出去了三十多个。

后面几天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接爆单。

短短几个月时间,小伙就赚到了130万。

而他所有的成本加起来,只有8000块!

简直是一夜暴富。

他的创业经历,一发到网上就火上了热搜。

网友纷纷感叹:运气太好了,这么一点小商机都能逆风翻盘。

还有一些网友总结:网络时代的机遇真的很多。

连他自己也总结,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好的商机,只要你用心就可以抓住。

以上就是整个故事在网络上的A面,接下来我就说说这个故事的B面了。

这个事情,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吗?

赚钱真的那么容易,只要善于发现商机就行?

小伙的成功看似容易,但有非常多普通人难以跨越的无形的门槛。

首先就是洞察力。

车载冰箱没有支架不方便,大部分车主都能意识到,普通人最多吐槽两句就过去了,但他是怎么干的?

他立马意识到了可以通过一个产品改善用户体验,随后发现了市场的空白,并计算出了大概的需求量和利润空间。

这不是通过空想就能发现的,而是需要对商业的敏锐度和对商业逻辑的了解。

有了敏锐度还不够,接下来的步骤对普通人来说,每一道都是关卡。

发现之后,首先怎么做设计图,去哪里找设计师,就能难倒一大批人。

就算有了设计图,怎么找厂家生产样品呢?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压根就不知道3d打印这个技术,更别说去广东找厂家了。

后面更是一环接一环的难题。

怎么找生产厂家?

生产出来了怎么上架?

上架了怎么营销宣传,怎么获得有效曝光?

从有想法到落地,小伙不过也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可普通人可能一个环节就能被卡上半个月。

等到你做出来了,可能别人早就超过你了。

你觉得简单的事,背后都是学问。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因为厂家生产时间太长,至少要半个月,小伙特别焦虑。

生怕有同行跟他想到了一块去,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等样品出来,直接上线售卖。

他的思维是这样的,先设一个预售期,要是厂家按时交货最好,哪怕交不了货,他的损失不过也就是退款。

凭借对平台规则的了解和之前积累的电商经验,他硬是把这个环节盘活了。


其中,让我比较佩服的一点就是,当产品盈利6个月后,他突然关闭了店铺。

因为他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竞品,旁人或许还在因为每月大几十万的进账沾沾自喜,他却已经预判了马上就要打价格战的形势。


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这个产品,避免了被卷入内卷后不断烧钱的局面,带着上百万的利润,从容退场。

最后,他做得最绝的一点,就是对媒体流量的驾驭能力。

普通人赚了一笔钱就是赚了一笔钱了,而他当这个产品不赚钱的时候,把这个故事在网上讲出来,引上了热搜,又通过短视频狠狠赚了一波流量。

从前到后,他吃得透透的,完全是专业做法,他不赚钱谁赚钱?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知道普通人和他的认知差距了吧?你还觉得赚钱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吗?

普通人认为自己只是差了一个机会,但大多数人真正缺少的是强大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之所以他能成功,是因为他本来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知道各种流程和规则,并且具备足够的阅历和认知。

有的人,埋头苦干了一辈子,还是一穷二白。

有的人,稍微动动脑筋,钱就追着他跑。

两者差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努力,而是强大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天道》中丁元英讲过一个赚钱的道理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 “真正懂得赚钱的人,从来都是火中取栗的高手”。

什么意思?

就是你要有从火中找到栗子的眼光,也要在大火即将烧过来之前收手的能力。

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样,小伙做这个车载的产品,没有人做的事情,他就加快速度,扩大产能,迅速赚到一大笔钱。

而当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拼产能,拼资金能力拼不过人家,所以他不囤货、不打价格战,及时收手。

很多时候的确是这样,现在各行各业几乎饱和,资产的分布也基本固化,很少有机会能给到普通人。

当你发现一个商机,就要培养自己火中取栗的能力。

从烈火中寻找熟透的栗子,在火烧到你之前抽身而出。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

他是做房地产的,之前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他通过关系只要交一部分定金,就能锁定一套房。

而房子当时天天在涨价,他锁定房源,沉淀一段时间,最后再加价卖给别人。

就在这一买一卖中,他短短几年时间,就赚了大量的钱。

后面他敏锐地嗅到房地产不行的信号,就及时收手,把手上的房子清掉之后就再也不碰这个业务。

收手之后,他又开始卖地下停车场的车位。

车位是很多人都要用的,受房价影响不大。

从开发商那里交定金用极低的价格锁定车位,再加价卖给小区业主,又一次赚盆满钵满。

在政策管控或者行业变革之前,他又做好了全身而退的准备。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钱并不难赚,无非就是低买高卖。

并不是这样。

首先,你要有关系和资源,开发商凭什么要配合你?

其次,你要有卖房经验和相关的经验或资源支撑。

从开发商手里接到大量的房子之后,去哪里找接盘侠?会不会把产品砸手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怎么在赚到钱之后,又有敏锐的嗅觉让自己全身而退。

这里面有很多门道,都是大的学问。


想起斯坦福商学院里,那个著名的5美元挑战。

一位教授把所有挑战者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给5美元,要求他们在两个小时内赚到更多的钱,并给他们3分钟演讲表述的时间。

绝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和第一组一样:用5美元买一点小商品,再高价卖出去,赚差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