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律媒体报道,
美资律所Mayer Brown正在大幅缩减其在大中华区的规模,该所在香港、北京和上海共有律师170名左右。
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
Mayer Brown将仅仅在香港保留一个规模较小的办事处,大多数的香港办事处员工将转到一家独立的香港律师事务所,由Mayer Brown的现任合伙人管理。
目前尚不清楚两家律所拆分后的具体格局,也不清楚两家律所未来的领导层人选。不过,
可以确定的是,Mayer Brown将不再运营现有的北京和上海办事处。
该所的领导层和发言人目前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在香港办事处,Mayer Brown现有57名合伙人,业务涉及房地产、银行与金融、公司与证券、金融服务和争议解决等领域。此外,还有一些保险和医疗服务领域的行业专家。
Mayer Brown大中华区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华懋集团、新鸿基地产、恒隆集团、太古地产、嘉里控股、安盛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等。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亚洲市场,Mayer Brown目前运营着4家办事处,分别是东京、新加坡、胡志明市和河内办事处。消息人士称,Mayer Brown将保留对这些办事处的控制权。
Mayer Brown的亚洲业务目前由驻香港的合伙人Hannah Ha领导,她已在该所工作超过18年,并于去年被任命为亚洲地区负责人。
Mayer Brown的亚洲业务负责人Hannah Ha
Mayer Brown在中国大陆的办事处规模相对较小。北京办事处有包括3名合伙人在内的8名律师,而上海办事处只有包括1名合伙人在内的2名律师。
但该所的香港办事处是国际律所在当地运营的规模最大的办事处之一,尽管近年来的律师人数也有所减少。
根据香港律师会的数据,2022年9月时,Mayer Brown的香港办事处共有184名律师,而现在只剩下159名。
最近几个月,该所有多名合伙人离职,包括2021年从Eversheds加入的基金合伙人Paul Moloney。去年,Mayer Brown的两名银行业务合伙人Hallam Chow和Boya Shen也离开了律所,加入了中国红圈所海问。Mayer Brown最近聘用的一名香港合伙人是来自另一家国际律所Debevoise & Plimpton的国际法律顾问Allison Lee。
在被问及Mayer Brown的撤退可能带来的影响时,多位香港律师都表示这将大大改变竞争格局。
在香港本地法律市场中,Mayer Brown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一家本土律所,而不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律所。
在2018年之前,香港Mayer Brown的全称一直是Mayer Brown JSM,也是Mayer Brown与老牌香港律所Johnson Stokes & Master合并后的名称,而且Mayer Brown的中文名(孖士打律師行)也沿用了JSM的中文名。
以当时JSM的规模、声望和业务范围而言,和Mayer Brown的合并是史无前例的。JSM的历史可追溯到1863年,创始人Edmond Sharp曾是当时殖民政府的律师,也是香港最早的个人执业律师之一。
和JSM合并后,Mayer Brown很快在香港、北京、广州、上海、曼谷、河内和胡志明市设立了7个新的亚洲办事处。但该所随后关闭了广州和曼谷办事处,并于2011年设立了新加坡办事处。
Mayer Brown这次在大中华区的调整是多家美资律所从大中华区撤出或缩减规模后的又一举措。
去年,Dentons宣布与大成律师事务所结束合作关系,而包括Latham & Watkins、Proskauer Rose、Wei Gotshal & Manges、Orrick Herrington & Sutcliffe、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Perkins Coie和Winston & Strawn在内的多家美资律所均在过去的1年中关闭了大中华区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