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觉
梧桐,现任职于某券商,著有《投觉》、《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安全生产网  ·  1人死亡!事发开工后! ·  16 小时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一周事故及安全警示(2025年第4期) ·  2 天前  
江苏新闻广播  ·  江苏已有多人中毒送医!千万当心这些认知误区 ·  3 天前  
防骗大数据  ·  “孙子”的这一通电话,可把奶奶急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觉

无情的《金刚经》

投觉  · 公众号  ·  · 2019-09-22 07:58

正文

两千五百年前,某个平常的一天,佛陀和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在舍卫国,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一个完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平常生活中的展开,因此,当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老问佛陀,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之时,佛陀言,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里的如是之是,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即是说,运用六度降服己心。

《金刚经》从平常开始,经过对于 我执 的无情拆解,最终抵达“皆大欢喜 ,它的线索是须菩提的善巧请问和佛陀的无限悲心。

佛陀言,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却实无众生得涅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若是菩萨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么,就是一种有我的利他(传统里称之为修道上的唯物),而菩萨的利他是无我的。

也即是说,你完整地耗尽自己去协助他人,协助这个世界,但是,千万不要自觉伟大,你不过是做了一件平常之事,你运用了你的根本良善而已。

你看,在这里,佛陀无情地撕开了伪善的假面具,他将你脚下的地板无情地抽空,让你毫无立足点,事实上,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地超越二元和分别,从而,才能真正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佛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即是说,你可以布施、可以持戒、可以忍辱、可以精进、可以禅定、可以般若,但是,放下你的有我之感,你完整地展开六度,但是,你以一颗无所住心去展开,你不住于相。


佛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不住于相,不住于相你才能见到实相,或者可以说,不住于相即是实相。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陀的意思并非是说,若见诸相非相,你就可以看见如来,而是说,若见诸相非相,你即是如来,注意,你(包括当下读这一小段文字的你),即是如来。你本具如来藏性,你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如何尘尽光生?不住于相。

这里的相,不仅仅是“我相 ,同时,也是“法相 。在《金刚经》里,佛陀同时拆解了“我相 和“法相 ,以免微尘众生抓住“法相”不放。佛陀的目标是,你要勇敢地放手,对于一切放手,然后,你才能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真正的投入。

佛陀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它是筏,是渡,是道,它是必须的(于法不说断灭相),然而,当你证悟之后,你就可以将法放下来。事实上,当你证悟之后,将法放下来,是自然发生的。

在这里,佛陀又无情地将微尘众生对于法的依恋和依赖进行了拆解,因此,若是你刚刚开始读《金刚经》,你会发现,它非常的无情。

佛陀以种种的善巧和方便,以及无垠的智慧,告诉你,其实,你什么都得不到。当你彻底地放手,不再挣扎,处事行云流水,与世全然无争,你却得到了所有,因为,你不再以想象之物折磨自己。传统里,称之为,无缺,即是无上富。

当人们以为自己运用六度万行达至某种成就和境界之时,譬如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佛陀再次进行了无情的拆解。

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念及《心经》的那句, 无智亦无得 ,然而,也正是因为“无智亦无得 ,你才真正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无所得,一无所畏。一无所得,不惊、不怖、不畏。

佛陀的伟大,以此无情展开,所以,在本尊的传统里,有寂静尊,也有忿怒尊,他的寂静还是忿怒,完全因由情境展开,因由情况的需要展开,其背后是无限的悲心和无垠的金刚智,这就是佛陀,释迦牟尼佛,能仁和寂静的佛。

当然,若是真的了悟,也是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