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空间设计
中国第一设计微刊,专注分享家居、时尚、艺术、创意设计案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单  ·  15 款百搭项链、耳饰,漂亮还不贵! ·  6 天前  
又有好物推荐  ·  一条裤子过冬?瑞士百年品牌! ... ·  6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法式浪漫的精髓,她家拿捏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空间设计

设计师大叔会魔术,工作和生活两不误,收拾空间,给情感留出时间

空间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1-20 14:08

正文

中国第一设计微刊,专注「家居、时尚、艺术、创意」设计分享

转自:侣行记艺(ID:lvxing-jiyi) 

已获得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文| 雷虎   阮传菊  朗图设计


工作和生活,

时间和空间,

一直都是硬币的两面。

年轻时,

生活换工作,时间换空间。

年老时,

金钱换健康,权位换情感。

安得世间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站在深圳前海,

凝望着前方这栋红色建筑,

和我一起对这建筑行注目礼的,

还有一位中年大叔,

以及那些熙来攘往的小鲜肉。




我要讲的故事,

就从这儿开始,

不过时间要回溯到二十多年前。

那时,眼前的大叔比小鲜肉们更鲜。

大叔名叫冯志锋,

是位知名设计师。




那时他刚刚考进深圳大学,

每个周末都会骑着自行车来这儿,

一边听涛声鸟叫写生,

一边幻想未来的自己。



他没想到,

短短二十年会沧海桑田,

曾经写生的那片海已经被填平。

他更没想到,

他会在这片海中,

设计出这海市蜃楼般的空间。



时光回溯到1992年,

冯志锋刚到深圳大学求学,

这一年深圳发生了一些事情:

邓公南巡,

发表了决定深圳命运的92南巡讲话,

一帮年轻设计师,

发起了“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




以邓公南巡讲话为标志,

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结束了。

但对中国平面设计师来说,

这场展览却点燃了圣火。

年轻的冯志锋,

开始下意识做火炬手。



他们如饥似渴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学校的外文图书馆,

翻遍每一本海外设计期刊;

每晚睡觉前都用收音机听香港电台

在电波中捕捉外界的脉搏;

和室友凑钱买486电脑,

一遍遍“扫荡”海外设计师网

……




毕业后他就开始造物生涯:

和友人创办DM杂志《角度》,

关注深圳的本土设计和时尚。

“办杂志只是单纯地感恩,

杂志为我们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我们也有义务做盗火者。”




但情怀始终不能当饭吃,

冯志锋决定“曲线救国”,

成立了一家名为朗图设计的设计公司,

希望能靠室内设计来滋养自己的杂志梦。


就像80年代已经过去很多年,

很多文艺中年被生活逼到了角落,

但诗歌梦还不愿醒。

《万客会》、《里外》、《双城》……

冯志锋的杂志梦一梦就是十多年。



办杂志越来越奢侈,

到后来每年竟然要烧600万,

这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更重要的是这世界已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

分享已经有了朋友圈和各种自媒体。


2012年,

冯志锋结束了自己的杂志生涯,

人生最初自由生长的梦终于醒来。

继续做梦:

把每个设计项目都变成盗梦空间。




深圳是座梦幻城市,

每年都人无数年轻人来追梦。

为自己的梦想打拼的表情是最迷人的,

为年轻人设计得不辜负他们的激情。

这个名为“软硬蜂巢”的创客空间,

他把工作设计成生活的样子。



不必要像坐军姿一般正襟危坐,

可随便找个角度,

以最舒服的方式,

甚至在葛优躺中,

就把头脑风暴完成。



可以随便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书,

然后凹个造型,

把自己塞进书架中,

一秒变身文艺青年。



理想的工作状态。

应该是自由自在的。

可以席地而坐看书,

也可以旁若无人地秀大长腿。



生活美学,

可以融入工作八小时之中,

边泡茶聊天边沟通项目进展。

改变不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却可以让自己在心安定下来。



工作起来得一丝不苟,

但课间十分钟,

就可以尽情的HIGH,

永远保持积极乐观,

做一群长不大的小孩。

创意和想象才能天马行空。



陈氏太极拳宗师陈小旺,

有感于国内太极体系混乱,

回国定居传道守业。

冯志锋心有戚戚,

设计太极华藏。



隐于车水马龙间徽派小楼做道场,

最原始的纳西族东巴手工纸做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拳法套路跃然“顶”上,

醍醐灌顶于朝夕之间。

冯志锋希望自己的设计,

能给这座快节奏的城市,

带来回归本我的纯粹体验。



冯志峰把设计分为两种:

为了生活而设计,为了设计而生活。

二十年来,

一直在设计别人的生活。

是时候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设计了。



冯志锋希望把工作变成“参与式工作坊”,

只有开放相互的工作环境,

才能让工作如生活一般轻松有趣的互动,

他为自己设计一个六成面积,

用于共享工作坊形式的空间

——R+空间。




喜欢当代艺术,

用设计美术馆的方式来设计工作室。

自己收藏的所有作品,

Yuki Onodera、左小祖咒、廖斐……

挂在墙壁上供同事们评头论足。



艺术作品,

不应该放在拍卖行待价而沽,

也不应该在美术馆孤芳自赏,

应该是滋润生活的涓涓细流。


冯志锋理想的工作环境,

像是美术馆中的coffee bar。

生活和工作融于一体,

自然的发生,写意的完成。


生活和工作融于一体,

发生时浑然不觉,

完成时意犹未尽。



对于纸质书有特殊的感情,

无论是创客空间、

还是生活美学空间前海壹会,

或者自己的工作室。

硕大的书架都是标配。


对手工情有独衷,

就自己当工匠做家具。



用厚种的木材做原料,

做设计师经常神经紧绷,

抚摸着木头的纹理,

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



拼接用最传统的榫卯结构。

设计师眼里都容不下沙子,

何况让自己设计的木头里夹钉子?




信奉极简主义,

但明式的线条已经不新鲜。

那就无招胜有招,

设计出看不出设计的线条。



传统家具正襟危坐太无趣又太累,

那就皮具加沙发混搭。

古代和未来两股穿越感,

在此时此刻遇见。



冯志锋把他的另类家具命名

——拾间,

收拾空间。




每一个拾间,

就像每一个人,

可以是单独的个体,

也可以是一个系统的排列组合。



以前总想分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想把设计从生活中凸显出来,

越想剪断,越理越乱。

“为什么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让设计那么突兀?

好的设计,

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就像最新设计的面包店樸悦间

匠心樸质,悦己愉人。



虽然人到中年,

脸上棱角越来越不分明,

但内心锋芒却从未磨灭

——经历了纸媒的幻灭后,

媒体梦仍然未醒。

2016年12月16日,

冯志锋邀请76位国内外艺家,

举办的深圳新媒体艺节,

已经举办到第二届。



探讨“南方、迭代和引力”,

乱炖“当代、艺术和科技”,

这些看似与设计和生活,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就像二十年前“不务正业”办杂志。




冯志锋说:

“喜爱我的作品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

他们经历过时间,

需要通过收拾工作空间,

给思想和情感留出时间。

我们每个人即使曾经沧海,

对生活更应该永远保持,

诗人的激情和魔术师的想象力。

作者:雷虎/阮传菊,行走江湖的夫妻档,一人文字,一人图片,寻访手艺,关注乡村,记录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尝试格式化生活这外的另一种可能。微博@青鸟天际,公众号:侣行记艺(ID:lvxing-jiyi) 

-end-

转 载 须 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空间设计原创出品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公众号转载需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近期热文:

这些儿童房有毒!老实说,你是不是打算自己住了?

21平微型空间,牛的不是五脏六腑俱全,而是它很百变!

他们为了孩子,把家设计成“海洋”,到处都能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