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结合江西广电实际,确立“1145”工作布局。将重点抓精品创作生产、广电视听融合发展、提升行业治理水平、体系化推进安全保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实事,旨在舆论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质效、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微短剧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坚守广电初心使命,认真分析新时代新形势对广电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江西广电实际,确立“1145”工作布
局。
把握一条主线,
就是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广电视听全年工作的主线。
坚持一个定位,
就是牢牢把握广电工作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定位。
力求四个突破,
就是在舆论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质效、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微短剧产业发展上求突破。
抓好五件实事,
就是抓实精品创作生产、加强广电视听融合发展、提升行业治理水平、体系化推进安全保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实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求突破。聚焦首要政治任务,
深化“头条”和“首屏首页首推”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化主流舆论宣传,
认真做好中央、江西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持。聚焦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深入宣传解读省委《决定》精神,引导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强化舆情监测处置,
借力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提升好作品的宣传效力和聚合效应,妥善应对处置社会突发、热点、敏感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推进舆论引导能力稳步提升。
在提升公共服务质效上求突破。拓展应急广播场景应用,
加强与应急、气象、水利、地震、农业农村、国动、文旅等部门的合作,丰富形式内容,挖掘、总结、推广好基层经验,实现“小喇叭”长期通、优质通,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健全安全播出机制,
推进2025年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建设,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实现资金有效支付。
巩固深化“双治理”成果,
深度简化电视操作,抓好“一个遥控器”、“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规模部署,扎实开展酒店电视信号源合规整改,深化治理成果,实现治本目标。
推动惠民服务提质升级,
继续推动政府购买特殊群体有线电视服务政策落实,保障财政政策延续,做实做好“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探索优化广电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政策,组织开展“基础包”服务试点,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
在推进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上求突破。加强分级分类实施,
支持省台推进广电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推动频率频道资源整合、精简精办和结构优化,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做优做强新媒体,
引导播出机构办好特色专业频道频率,优化调整一批节目定位不准确、设置不合理、受众少、影响弱的频道频率。
加快频道高清化建设,
推动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全面完成电视频道高清化建设,年底前实现地市级以上和有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标清频道基本关停。加快有线电视网络、IPTV超高清频道传输承载能力建设,确保新开播的总台4个频道、北京等9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落地传输。
在加快微短剧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强化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关于促进江西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坚持繁荣发展和规范管理并举,围绕构建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培训等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为微短剧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
促进集聚发展,
围绕打造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聚集区,支持赣江新区积极引进红果短剧等头部企业,吸引微短剧上下游企业入驻,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园区),省局支持申报省级或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
建立联盟牵引,
积极联合中部省份打造“中部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旨在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实施,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依托联盟内部资源,提升江西微短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带动文旅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一是抓实精品创作生产。
创作内容方面,前瞻第十八届“五个一工程”评选项目储备,充分挖掘江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围绕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00周年,加强“自上而下”的选题谋划,体系化推动新闻节目、理论节目、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文艺节目、公益广告等各类型、各题材,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立体传播方面,
拓展传播渠道,推动大屏小屏相互赋能、长短视频相互协同、主流媒体和商业媒体相互联动,整合各类行业优质资源,构建跨平台、跨区域传播新格局,实现优质内容最大化传播。要推动优质内容再传播,继续开展优质作品公益展播活动,提升传播实效。
优化环境方面,
健全全流程管理服务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多部门沟通联动,从选题孵化抓起,优化调配行业及社会资源,抓好重点项目的全过程指导,对电视剧《浴血荣光》《暗夜深海》《中国1927》,广播剧《深蓝对决》《一部半电台》等,做到一剧一策,实现精细指导和高效保障相结合。
二是加强广电视听融合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支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工作机制,探索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运营的一体化组织架构。组织开展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征集评选,探索创新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
推动中国广电江西公司深化“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完成对南昌市网、南昌县网资产整合,实现一体化运营;建设国家文化专网江西省域中心,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基于广电5G网络的新型广播技术发展,推动广电5G 新型广播在车载音频、应急广播等场景应用,探索与卫星通信融合,构建“有线+5G+卫星”综合广播网络。
三是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加强传媒机构管理,
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及时纠治擅自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等行为。坚决整治医药广告、虚假广告播出违规问题,维护广播电视公信力。强化国有影视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节目制作经营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运用。
持续开展专项整治,
全面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网络接收设备行为,规范传播秩序,巩固我省专项工作全国第一方阵地位。
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三俗”,把好导向关、内容关、人员关,落实总局问题作品、问题艺人处置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力政务服务“掌上办”,建立赣服通广电服务专区,推动广电系统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系统要素统一。继续开展信用监管,扩大信用评价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的运用,设置“企业安静期”助企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