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ili,今天正踏上长达77个半小时的火车旅程,火车风景虽美但信号聊胜于无,不能实时参加训练营的结营分享会,真是人生一大憾事。谢谢玲玲老师帮我把此刻我想说的话念给大家听。
昨天,我听完了训练营解锁的最后一节课——海贤老师自己的转变故事,也是萌生这个训练营的种子。听着海贤老师娓娓道来,我从心酸到感动,再到心潮澎湃,原来今天的云淡风轻,背后也经历过那么多险滩、暗礁,惊涛骇浪。我相信我和大家一样,都在海贤老师的故事里看见了自己的故事,
那些不安的召唤、契机的来临、失去的痛苦、告别后的耿耿于怀、被放逐的失落、彷徨的等待、守护者的出现,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如此似曾相识。
原来海贤老师并不是在“忽悠”我们,转变之旅确实是惊人的相似,而且有规律可循。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读到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的自传《我看见的世界》,她在书里回忆了自己随父亲从成都来到美国,从底层移民成长到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不断在挫折中追寻心中北极星的自我转变之旅。她有一句话这样写:
最好的作品总是在边界上诞生。“边界”,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国境线的边界,更是指新旧自我交替的时刻。
也因此,关于自我转变的故事,永远能打动人心。
我来参加训练营,是因为旧壳已经褪去,新的模样却迟迟没有来到,令我困惑的是:我似乎既想让它来,又害怕它来。两年半以前,我失去了一份被视为合伙人的六年的事业,紧接着第二天失去了一段五年的亲密关系,同时因为签证原因无法返程,又彻底失去了我的住所和所有的家当——虽然它只是一个租来的小公寓,但那是我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证据,是我亲手搭建起来的家。今年秋天,我鼓起全部的勇气再次背井离乡,回到这个老地方,已经是两手空空。我不明白我正在经历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要面对的是什么,每天早上醒来我都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九月份启动的训练营,是一个契机,它让我开始面对那些失去,梳理自己的故事,赋予它们意义,然后,往前走下去。
在最后一节课里,海贤老师说他像是一个作弊的人,在还没有完全走出来时就开始了讲述他的故事。其实,在训练营里,我有时候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作弊,比方说,在给新自我写欢迎信的时候,我其实还摸不清楚它是什么样子,但也硬着头皮欢迎了她,再比如说,明明脱离旧关系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我也努力地把那些曾经是“我们的故事”,一点点改写成“我的故事”。
虽然作弊了,但是情感是没法作弊的,这两个多月以来我在写作业时流了好多眼泪。海贤老师说,面对失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痛哭一场。在“如何跟过去告别”那篇作业里,我大哭着完成跟我爸迟到的告别,我写到:“老爸,我想起来这些年做过的一些梦,在我极度消沉的时刻,你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进入我的梦里,就像哈利波特在生命垂危时召唤出守护神一样,但我似乎总是忘记作者的神来之笔——哈利一直以为那头鹿是他爸爸,但其实那是他自己的守护神,只不过和爸爸的鹿形态一样而已。”
而今天,我突然觉得,
守护者是谁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那个召唤守护者的人;召唤守护者的人,是我们自己。
而在这一次格外艰难、漫长的转变中,训练营就是我为自己召唤的守护者。这两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和大家一起写过的作业、共同度过的晚自习,直播连麦时一同流下的眼泪,为伙伴们的行动共同的喝彩,发生在这个场域里温暖的对话,与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之间的看见和鼓励,都在照亮我们彼此的自我转变之路。
训练营即将结束,我收获了太多珍贵的瞬间。海贤老师回答我的好多个问题里,用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告诉我:lili,不要怕。助教大文文老师给我的作业反馈里,她说:相信自己,所有的可能和潜能,都在你之内。阿宝老师的分享会上,她说:有疑则止,止而后观,不要担心自己会永远没有动力,人总有一个要自我圆满的动力,人总是会去追求自我实现的。
我想把这些珍贵的话语也送给大家,祝福大家在自我转变之路上,不要因为害怕而不去走进那片黑森林。事实上,
无论你想还是不想,你总会走进那片黑森林——所以,不要怕。我们只需要一直往前走,一直走,走下去就好。
谢谢海贤老师、团队和训练营所有的小伙伴。人生就是体验一场,祝愿大家不虚此行!
会一直一直想念大家的
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