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学霸
「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专门为科研人员打造,致力于让科研更简单更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学霸

只因觉得科学家一定有钱,四名笨贼竟当街绑架工程院院士

生物学霸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4-05 20: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05 年 12 月 20 日,这一天特别的冷,寒风笼罩着呼和浩特市,凛冽的寒意刺透每个人的骨髓。夜幕低垂,寂静的街道上人车稀少,只有匆匆的脚步声飘荡在空气中。气象记录显示,这是内蒙古首府地区当年最寒冷的一天。

傍晚 6 点,时任内蒙古大学校长的旭日干院士忙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对付两口晚饭后回来继续干活。旭校长的家离办公室非常近,就在学校大院里边。


旭日干院士(1940.08.24-2015.12.24)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然而,就在他走近家门口的时候,路边一辆白色面包车里猛然冲出来四名黑衣歹徒, 如饿狼一般对着老院士拳打脚踢 ,强行将他架进车里。随后面包车发出刺耳的引擎轰鸣声,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带着旭日干校长与劫匪一同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这时候是晚上的 6:12 分,整个绑架过程干净利落、行云流水


但是被旭校长的女儿看见了


她死死地记住了面包车的车牌号:蒙 H30022,并随后拨打了报警电话。



绑架案惊动区委


旭日干院士是动物繁殖学领域的泰斗,致力于用现代方法改进动物养殖,特别是牛、羊这样的家畜。早在 1980 年代初,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  被誉为「试管山羊之父」。


到了 90 年代,他回国后又成功培育出了中国首批「试管绵羊」和「试管牛」,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现代畜牧业注入新思路。 1995 年 6 月,旭日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如此重要的学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竟被人当街绑架,一时间整个内蒙古自治区舆论哗然,朝野震惊......


事关重大!半小时内,自治区迅速成立了办案总指挥部,多个部门的领导连夜坐镇指挥,3500 多名警察立刻调动,投入到战斗岗位,他们紧张地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城市展开周密的布控、严查。同时高层也传达了重要指示:


「限期破案, 保证人质绝对安全!」



13 小时抓捕绑匪


晚上 9 点左右,内蒙古大学的一位副校长终于接到了旭日干院士拨来的电话,此时他已失联近 3 个小时,被深夜的寒风冻得直哆嗦。电话那头的绑匪直接狮子大开口, 嚷嚷着要学校立刻准备 500 万元现金。


原来是些求财的家伙,行动总指挥松了口气,并制定了应对策略 —— 既然绑匪要钱,那就先假装同意,制造没报案的假象,同时部署警力对交易地点进行严密监控,来一招守株待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将赎金敲定为 300 万元,交易地点定在了毫沁营大桥附近。


毫沁营大桥地处城乡结合部,人烟稀少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晚上 10 点左右,两个黑影悄悄摸到了约定的地点。


直到出发前,这两个家伙都还在为「赎金要不要扔到桥底下」这个问题,在电话里同那位副校长进行争辩。


可惜,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什么副校长,


是在寒风中埋伏了一个多小时,正窝一肚子火的特警们。


经过简短的审讯,两名落网的绑匪范增平和郭喜平,毫不犹豫地交代了同伙米强龙、范正平的所有情况,其中范正平和范增平还是弟兄俩。被抓获之后,范增平早已吓得不行了,民警说什么他就认什么,什么兄弟不兄弟的,先保住自己再说。


旭日干院士被劫持的地方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山区的一个山洞里,那里地形复杂,并不适合强攻,所以总指挥决定利用这两个绑匪把剩下那俩绑匪给引出来。


劫持地点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红山口村村北的一个山洞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而这两个家伙卖起同伙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 范增平在电话里一会儿说装钱的箱子太重搬不动,一会儿说半夜拦不到车没办法把钱运回去,一会儿又说手机快没电了,让哥哥赶紧开车来接自己...... 总之就是千方百计想把同伙骗出山洞。


那一夜,范正平的 CPU 快被干冒烟了,一会儿感觉这个弟弟真没用,一会儿又想那钱到底有多少居然还抱不动,再一会儿又琢磨着是不是那哥俩把钱私吞了,或者真让警察给抓了......


熬到天亮见那哥俩光打电话,就是不回来,他终于绷不住了,决定开车去接人。


早上 7 时 15 分,那辆牌照为蒙 H30022 的白色面包车被办案人员截停,还没醒过神儿来的米强龙、范正平被当场制伏。 旭日干院士获救,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这场历时 13 小时的艰苦营救,最终取得了胜利!



绑架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绑匪为什么会盯上旭日干这样的科学家?悬念在庭审时得到了解答。


法院公开审判 7 名被告人

图片来源:内蒙古晨报


几名绑匪文化水平都不高,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再加上游手好闲,于是就琢磨起了抢劫这条歪路,毕竟这玩意来钱是真的快啊。而他们选择抢劫对象时也是思路清奇 —— 因为认定名人就一定有钱,所以他们专抢名人,并且尤其「偏爱」校长......


2003 年 2 月,范正平兄弟俩多次跟踪呼和浩特市某重点中学校长,预谋抢劫;


2003 年 8 月,两人带着同伙携带凶器来到该校长家,


但因该校长未开门而未遂。


2003 年 11 月,他们又闯入另一名校长家中, 抢劫现金 2000 余元及价值 2 万余元的物品......


积累到经验以后,几人的胆子和欲望也是愈发的大了。


有一回哥俩在内蒙古大学宣传栏里看见了旭校长的情况介绍,被各种头衔给惊到了,虽然他们压根不知道「试管山羊之父」是什么,「院士」又是做什么的, 但他们很明确,眼前这个小老头一定比中学校长有钱 ,要是绑了他,咱能赚大钱。就这样,旭日干院士成了他们的行动目标。


2006 年 9 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涉案的 7 名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主犯范增平、范正平被判无期徒刑,其他涉案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9 个月至 20 年不等。



科研人真的很有钱吗?或许比不上普通白领......


学霸君之前征集统计了多位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真实收入。

—— 滑动查看 ——

上海某 211 高校讲师

专业:生化环材

每个月到手工资+津贴:

5289.06 + 2099 = 7388.06 元


北京某 211 副教授

专业:生化环材

每个月到手工资:10541.25 元

南京某 985 副教授

专业:生化环材

每个月到手工资:16038.82 元

中科院某副研究员

专业:生化环材

每个月到手工资+津贴:11485.74 元


图片来源:Labgirls


可以看到,这些科研工作者任职于北京、上海、南京的 985、211 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这些在国内相对顶级的科研平台,其中两位更是拥有副教授职称,这些头衔即便从相对世俗功利的角度评价,也足以证明他们在科研工作的道路上取得了足够耀眼的成绩,而在 这些辉煌背后隐藏的努力和汗水则更是难以想象的


但相比起学术领域的建树,他们的真实收入水平就显得不那么亮眼,甚至多少有点寒酸——根据一份 2020 年由国内某知名招聘软件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北京白领的平均月薪高达 12602 元,上海紧随其后高达 11037 元。这意味着,图中这几位任职于北京和上海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的真实收入甚至要低于当地白领收入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 :中新经纬



科研理想 VS 现实压力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 2018 年的一篇热点文章: 一位中科院科研人员逃离北京的自白 。这位科研人员在北大本硕博毕业后拒绝掉某企业开出的高薪,毅然选择进入中科院北京某所; 可在工作 3 年后,他终于因来自现实的压力而选择离开北京前往南京某高校任职


这份压力简单来说在于, 这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工作的收入仅是在每月的房租上就要花掉大半,在北京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根本是遥不可及的梦 ,而他的孩子快到了入学年龄,在北京的学区政策下他们的条件就意味着孩子将错过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终,他被迫选择放弃作为自己多年理想而为之奋斗的中科院科研工作,告别对他寄予厚望的导师, 举家「逃离」北京


图片来源 :水木社区


当然,高房价带来的全社会性的问题并非仅仅是针对科研人员,但 科研人员收入待遇太低与科研工作压力太高之间的错位,则是长期以来一个真正不容忽视的问题 。倒不是说科研工作本身具有某种「优越性」应该与更高的薪资水平挂钩,但当科研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都未能得到足够的保障时,科研工作的效率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也正是因为科研人员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的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才的流失,要扭转这种局势应当从多个角度同时出力:


1、 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加强对科研单位的资助,增加科研资金支持,有针对性的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研究 金融 支持,缩小与其他行业的收益差距,从而留住更多的科研人才。


2、 提高科研人才的待遇


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完善评估体系,使得科研人员更加有归属感,降低其流失的意愿。此外,建立实际效果更好的考核制度,让人才成长更有动力。


3、 打破传统的人员评价体系


改革科研人才 评价体系 ,注重人才的实际贡献和综合素质,纯学术成果的权重应适度减少。让影响因素更加全面,使得科研人员充满了活力,干劲十足,快乐工作,从而留住真实有潜力的科研人才。



绑架我可以,你把我的「毕业论文」放下!


当然,和人被绑架相比,大部分科研人员更可能体会到的是 实验材料被「绑架」的无奈 。这种「人祸」更加常见,尤其是在农学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想必更有发言权:


2003 年,北京农林科学院发生了著名的「 农民工偷摘天价葡萄 」事件,据称,这些葡萄是林果所投资 40 万元,历经 10 年培育研制的新品种,一共种植 110 株, 4  民工偷摘了其中 20 株果实,导致整个研究链断裂


2015 年,武汉市林业果树科研所实验田中种植的 10 多棵 黑色柿子被路人采摘一空,据栽培人宿博士称,其进行了三年的实验研究无功而返


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的一位 博士生研究的油菜花被来校参观的游客们偷摘,导致该博士不得不延期毕业 ......


在科研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在前方拦路。这种情况真是让人不禁叹息。无论是被偷走的实验材料,还是其他意外,这些都成了科研人员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毕竟,科研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和一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心。



参考资料:

1.《院士被绑架背后的隐情:绑匪觉得是名人一定有钱》,中国新闻网,2006-08-26

2.《绑架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主犯被判无期》,内蒙古晨报,2006-08-09

3.《危情 13 小时:2005 年,工程院院士被绑,中国警方极速营救》,旁旁旁旁旁旁观者,2023-04-10

4.《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院士被绑架,警方十三个小时解救人质》,锵锵故事行,2023-01-10



题图来源:网络
生物学霸招聘兼职作者,待遇丰厚,有意者请发简历和作品集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 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 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