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PHI制药在线
CPhI制药在线资讯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制药行业最新前沿资讯、行业数据及政策解读,抢占先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Java架构师技术  ·  SpringBoot+Flowable:一个 ... ·  8 小时前  
Java架构师技术  ·  SpringBoot+Flowable:一个 ... ·  8 小时前  
架构师之路  ·  别TM浪费算力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dee ... ·  4 天前  
高可用架构  ·  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2 天前  
美团技术团队  ·  CVPR 2025 NTIRE赛事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PHI制药在线

生产、研发、质量三位负责人能成为朋友吗?

CPHI制药在线  · 公众号  ·  · 2024-05-26 15:04

正文

关注并星标我们


生产 研发 质量

最近,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咨询,内容如下:我们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水平一般,但又想掌控质量部和生产部,想让质量和生产都听自己的,于是天天跟QA主管和现场QA拉关系,从而在研发与质量、生产意见不一致时,QA们能站在自己这边。而QA主管呢,觉得研发负责人对自己不错,时不时的在老板面前美言几句,一直处于和稀泥的状态。

这时,大家可能会问, QA与研发立场不同,为啥QA主管敢和稀泥呢? 经过了解,发现这个企业的成品放行单上不需要QA主管签字,QA主管认为:真出了问题,可以把责任推到质量负责人(也是质量受权人)身上。

首先QA主管不在放行单上签字,合规不合规?肯定合规呀,因为法规从来都是要求“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可从来没要求主管或谁谁谁、某某岗位必须签字。 法规从来都是最低要求,至于企业在法规的框架下,如何更加流畅的实施操作是由企业自己决定的。正如本文案例:并未要求QA主管在放行单上签字。但不签字就不需要担责任吗?肯定不是的,但QA主管的责任一定小于质量负责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案例里,质量负责人也很纠结,甚至一度想申请换个主管。但是呢,QA主管又是公司多年的老员工,老板呢是个好人,从来不开除人。所以时间久了,很多员工就开始懈怠。 最后的结果是:活没干好,还个个跟狗一样累。

其实这个案例,破局很简单,法规虽然没有要求主管必须在放行单上签字, 但法规要求:定岗定责。 你都QA主管了,工作内容怎么可能少?就算你不对最后的放行审核负责,总要对过程负责吧,过程也好、验证也罢,再算上不合格评审之类的,貌似哪个环节也少不了QA主管的确认吧?这些过程产生的记录,QA主管总得签字吧? QA主管最大的意义是:将正确可信的信息、决议和评价传递给质量受权人,以保证质量受权人能正确的进行放行决策。 你说你在过程中签了那么多字,产品真出问题了,怎么可能片叶不沾身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明确QA主管的责任范围和工作内容,至少可以规定大方向:哪些决策是QA主管可以直接决定的、哪些是需要组织讨论的、哪些是必须经直属领导同意的等等。 明确了权限和职责,案例中的情况一定不会发生。为什么不会?因为我们身上的法律责任不允许我们和稀泥。比如:

1)生产工艺规程白纸黑字规定封口温度180℃±3℃,实际生产是185℃以上。显然与文件规定不符,作为QA是上报偏差,还是选择看不见?这个时候,岗位职责就尤为重要:岗位职责是否明确规定了,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上报,若因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2)产品工艺摸索阶段,筛选最佳参数,用到各种加工助剂,验证方案由研发起草、QA主管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这时研发想偷个懒,不想制定和检测残留限量,想通过文献的方式去证明理论上是合格的。这时,作为审核人的QA主管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呢?合规人肯定都理解:不搞人际关系的QA主管一定是火冒三丈,巴不得跟研发吵一架。

其实,在笔者看来, 所有的和稀泥都源于职责分工不明确,这些陋习是中层领导们共同造成的,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如果职责分工明确,尤其是医药行业,生产、质量、研发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因为立场不同、各自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很简单的例子,产品上市销售,出了重大质量事故,要追责了:

生产负责人会说:“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是我们没有按要求生产,跟研发和质量没关系”吗?

研发负责人会说:“产品是设计出来的,是我们考虑不周,才导致产品存在缺陷的”吗?

质量负责人会说:“是我们没有做好检验、没有做好现场监督,才导致不合格品流入市场的”吗?

不会的,一旦分工明确,涉及到法律责任,大家更多的只会是相互推诿。所以案例中企业,相关人员也不用过分纠结,明确职责分工即可。但是, 不能成为朋友不代表不配合工作,医药企业想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按规则行事比人情世故更重要。

作者简介:

今夏,多年从事医药质量法规和生产现场监督指导工作,指导大量企业成功完成多款产品的注册申报和体系考核,具有扎实的质量法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熟悉《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等QMS系列标准。期间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聘任了中级工程师。


【企业推荐

来源: 智药公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