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结束了,由于这些年的扩招,940万考生中的绝大部分,将奔赴祖国各地的高校。
按照网上的段子,高考,只是决定你在那所学校打Dota和LOL,不过,
12载
寒窗苦读的成绩,也算有点用,因为学校越好,教育网的网速越快。
虽然这仅是个段子,但是高考和学历的含金量的逐年下降,是大家普遍能够感受到的。
就拿政事堂混迹的公司来说,招个一本的妹子,干了好几年,也就给不到两千块钱;而俺这工地搬砖的小哥,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月薪已经奔万了。
而且,根据网上能搜到的多份报告,全国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也就是三千多块钱。
可以说,现在的学历,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但是有趣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区房却屡创新高。
为什么学区房值钱,而学历不值钱呢?
从一个角度来说,学区房的本质,是一种稀缺的房地产资源,学历只能自己一个人用,但是学区房用过后,还会有非常多的接盘侠。
这个就和中国股市的逻辑很相似,学区房是股票,虽然
学历带来的薪资,是给自己寥寥无几的分红,但股价抄高后,总会有韭菜在后面接盘。
就像中国股市的真实市盈率傲视全球一样,中国的学区房也同样的牛逼。比同等环境的房子所高出来的价格,实际上远比私立学校所需要支付的学费高很多。
所以呢,家长们,等孩子入学后,再把学区房卖掉,甚至还会增值。
这种不停有人接盘的增值预期,也是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就和中国的房价与股市一样,有着如证监会刘老板,一般的政策性风险。如果政策一旦调整,那么就像股价一样,学区房所高出来的部分溢价,将迅速回吐。
所以呢,对于投资和购买学区房,我们要分析的是,政策会不会调整。
要看政策会不会调整,首先要看,目前,对学区房诉求最大的一批人是谁。
政事堂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城市的中产阶级
。
就像北京的那些顶级学校,充斥着中直子弟一样,权贵子弟入学,是不需要学区房的;而另一个极端,村镇和城市低收入者,对于天价的学区房,只能望洋兴叹。
只有城市的中产阶级,对于学区房,处于“薛定谔的买得起”状态。
而这批城市的中产阶级,
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双轨制
,成长起来的。
他们,一方面,
小时候
享受着优质而平等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
长大了又享受着改革开放各种机遇带来的红利
。
所以呢,他们,
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和自己当年一样,从小就能够跟权贵子弟一起上学交朋友
;
另一方面,又要坚决杜绝自己的孩子,跟没有赶上改革红利的外来务工子弟一起上学。
所以呢,
这批中产的父母们,
既想跟权贵们讲平等
,
又要跟屌丝们谈阶级。
实际上,他们在追求一种“薛定谔的公平”,
这也算是一种“精分”吧。
虽然,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不同,但是学区房的购买者,则普遍处于这个城市的中产阶层。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必须一个愿打,一个原挨。
那么,挨打的找到了,我们再看看看“打人”的。
从政策角度,
国家为什么这些年来会允许天价学区房的情况出现呢?
开一个玩笑话,就像我们这批城市中产一样,其实政府的在政策方面,也有一些“精分”。
一方面,针对
高等教育
,
中央对于985、211等重点院校,师资投入与学费收入方面,从来不考虑效益的。即使是中国最顶尖的北大清华,每年的学费都没一部IPhone贵,仅相当于英美顶级学校学费的三十至五十分之一
。
低廉的学费与高额的贫困生奖学金,以及较为公平的高等教育考试环境,给予了全国一个较为通常的阶级流动机制。
而另一方面呢,针对
初级教育
,
各个地方,为了不同的理由和目的,都在积极推动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将优秀的师资和学生资源集中,甚至不少学校里还搞出了一些“局长班”。
教育资源和权贵们的集中,自然就引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引发了中产阶级的追捧,最终将学区房与非学区房的价格拉得越来越远。
好了,政府精分的问题说完了。
那么,按照上面的逻辑,那么就算中央希望平衡教育资源,但是具体执行的地方政府,介于其自身的利益关系,恐怕多半会阳奉阴违。
因为地方的小权贵们,也喜欢跟小土壕做朋友和同学,而不是选择屌丝。
这就是这些年,中央频频要求进行学区改革,但是地方上总是阻力重重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投入的公立教育,就像亏本运营的客户铁路,即使人满为患的春运时,也不会涨价,这样自然难以挡住黄牛。
高质量的公立教育,本身就是政府推行的一个违反市场经济,强行提供的一种较为公平的模式
,教育市场自然就会出现套利空间,也就诞生了学区房。
所以呢,中产阶层,是不介意向黄牛去支付这笔费用,以保障自己的孩子能够和自己当年一样,跟权贵们子弟坐上同一列火车。
好了,过去十年的情况,就介绍完毕了,我们进入展望未来的阶段。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自古以来,制定教育和取材制度,都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历朝历代,莫不将之视为不可动摇的国本之一。
但是,教育经费是有限的,而且教育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周期都非常长,这就使得政府在有限的资源上,一定需要进行平衡。
那么,中央政府是希望优先
保证困难群众有学可以上
,还是
保障中产阶级能跟权贵们坐上同一列火车呢?
下面是“两学一做”时间:
新年之际,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
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相信,学完两学一做,未来几年学区房的价格走向,你就会明白。
嗯,政事堂昨天文章,其实讲得也是这个,只不过扯得有点远,
《
从古代科举制度看如今的高考改革与阶级固化
》
更多政事堂房价系列文章解读:
从北京房价到香港特首 (漫谈房价系列一)
打击房价与开征房产税 (漫谈房价系列二)
汉武帝是怎么征房产税 (漫谈房价系列三)
北京的房子有没有泡沫 (漫谈房价系列四)
北京学区房值那个钱吗 (漫谈房价系列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