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爱上摄影
“如果有一个月不出门,
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陈靖是个摄影师。
摄影分很多种。有人爱拍人像,像陈漫,总能轻松捕捉到模特的特点,拍的生动立体;
有人专业拍宏大的场面,像张艺谋,镜头下都是瑰丽和壮观;
有人喜欢拍美食,像陈晓卿,总能通过镜头让人流口水……
陈靖很喜欢拍人文摄影。
人文摄影师向往的是去更远的地方,记录不同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
她热爱着摄影。
最近几年,陈靖拿着相机跑遍了几十个国家及地区,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人文影像。
有人觉得,摄影艺术作品都很昂贵,摄影离我们普通人很远。
陈靖的使命是让艺术走下神坛。
她参与了摄影创业,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星图影像公司。
和很多优秀的摄影师合作,帮助更多的优秀摄影师被看到。
同时,通过批量化销售的方式把摄影作品的价格降下来,用一个“伴手礼”的钱就能买到摄影师的作品,
让人文摄影作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一辈子的精力很有限,我在不惑之年才遇到自己一生最热爱的事情,”
她说她会坚持拍摄下去,一直拍到自己走不动为止。
只要你有理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太晚。
02
怀着新闻梦,成为公益人
雨娴从小就想做一名新闻记者。
大学毕业之后,她顺利进入了一家财经杂志社,拿起话筒采访遍了本地的企业家。
一年之后,她接触到了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事——做公益。
在八年的时间里,她策划过很多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后来,从幕后走到台前,以主持人、讲师的身份把自己的经验完全传递出去。
策划、写作、主持人、自媒体作者,雨娴身上有很多标签,她最热爱最有归属感的,还是做公益。
在疫情严重之时,雨娴义无反顾加入了防疫支援的队伍里,去一线志愿服务。
面对理想时,保有敢于不断坚持的勇气。
03
二本毕业进入阿里
创业转型做培训校长
蝴蝶是一个97年的女孩。
和很多人一样,高考时向往着进入985高校,但是只进了普通的二本院校。
在学校里她没有放弃折腾,通过创业的摸索,培养起了自己的调研能力和市场能力,在大三的时候就顺利进入了阿里UC的市场岗实习。后来转岗到了集团的PR做宣传,更深入地接触了互联网产品。
大公司的光环时常给人错觉,让人觉得自己很牛,但她时刻警醒自己个人能力和公司光环的界限。
后来,她离开了阿里,回到了处于三线城市的家乡,开始进行教育创业,从搭建团队,到招募老师,再到进入市场验证自己的模式。
年轻在培训行业中不是优势,但她放大了自己的亲和力的特点,独特的教学风格很快得到了客户们的认可。
“面对市场时,不要傲慢。”
用户不是数据,用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在工作的时候,她使用用户的语言,完全理解用户,对未知的领域始终保持敬畏感。
环境不会束缚一个人的理想,惰性与借口才会让人懈怠。
持续走在路上,美好总会发生。
04
月入百万的女性创业者
子乔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女性创业者。
在2008年的时候,很多人还没用上淘宝,子乔就已经开始做电商了。
2016年,子乔抓住微商的风口,开始再次创业。
八年电商积累下来的经验,让她知道了怎么样选品,怎么用数据思维进行复盘;
连续几个月营业额破百万,子乔也奖励了自己一辆保时捷。
很多人看不起微商这个行业,其实,没有low的行业,只有不靠谱的从业人。
现在,子乔在通过短视频平台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未来一年里,她打算落地做MCN,孵化出一批网红。
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子乔一直坚持着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你热爱的行业。
子乔变换过几次赛道,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因为她对互联网天生具有敏感性。
第二、做价值投资。
在2017年的时候,子乔就频繁的参加各种训练营,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每年会花十万左右。
第三、跟有结果的让人学习。
当你不知道怎么样做好的时候,就从模仿开始。
子乔一直会关注自己领域内做得厉害的人,对方看什么书,她就去看什么书;对方做什么事,她也会跟着模仿。
她很喜欢冯唐老师的一句话:
不着急、不要脸、不害怕。
05
今天文章里提到的四位主角,都是贺嘉30天演讲训练营的学员。每期训练营只有100位同学,每个人都有着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生。
她们都选择了通过学习演讲来放大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