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证恒生根据要求做出了粗略的测算,其表示考虑到不易计算出“母公司扣除拟分拆子公司的净利润”后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我们按照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已满3 年;上市公司最近3 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 亿元人民币三项条件进行统计,仅有686家A股上市公司满足条件。
若参考科创板上市标准一,并假设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近三年累积净利润达1亿元,则仅有641家A股上市公司满足基本条件。
若进一步考虑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不属于金融行业;资产、财务、机构方面相互独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上市公司最近3 个会计年度内发行股份及募集资金投向的业务和资产、最近3 个会计年度内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业务和资产,不得作为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和资产等要求,符合本次分拆上市要求的上市公司数量将更少。
从广证恒生的筛选角度来看,600家公司已经非常少了,但实际上广证恒生的测算是假设了每家上市公司都有子公司可以分拆,但现实情况肯定要远小于这个数量。
新三板则是观察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的另一个重要出口,常年来新三板汇集了众多的上市公司子公司加上信披透明,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则更加容易测算。
联讯证券测算表示,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并不意味着降低公司的上市门槛,子公司依然需要满足主板或科创板上市的基本要求,186家上市公司其参股或者控股子公司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纯财务指标符合且剔除2018年归母净利润3千万以下的子公司企业,满足要求的共14家,其中聚光科技、众生药业、隆平高科主要由早期收购获得的控股权。这14家企业中,财务要求符合科创板标准的有翰林汇、中青博联、天士营销和联瑞新材。
联讯证券新三板分析师彭海则指出:
“考虑到科创板的行业定位因素以后,仅有联瑞新材符合要求。
当然这仅仅是就上市的财务标准进行筛选,由于监管层对于分拆子公司的上市门槛不仅降低反而会更加严格,因此并不意味这14家企业全部能在主板上市。
”
随着境内分拆上市细则出台,势必会加大国内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的数量。其一由于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分拆上市诉求强烈,目前A股整体的估值高于香港,上市公司到科创板分拆上市以及未来到创业板的分拆上市均能得到一定的估值溢价。其二受到的监管程序简化,目前分拆到港股上市需要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的双重审核,上市公司分拆到内地上市仅需内地市场的审核。
不管通过历史海外市场还是近期部分上市公司公告进展,上市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分拆上市资本运作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可以使得母公司股价具有超额收益。
所以彭海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两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