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监察委前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监察委、法院、检察、公安、律师等从业群体提供一个相互研讨交流结识的平台,主要包括:相关监察改革资讯、监察委理论研究、监察及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实务,以及涉及上述领域的文学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者荣耀  ·  我是小妲己,我赞成今天打开王者领福利! ·  1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监察委前沿

【观点】医生注意了:监察体制改革后公立医院的普通医生是否都已纳入监察范围并可对其所有行为予以监察处理?

监察委前沿  · 公众号  ·  · 2018-02-03 13:02

正文

来源:纪检监察业务顾问;作者:刘飞。



公立医院的普通医生是否属于监察对象


不少纪检人凭直觉认为,只要是吃财政饭的,均属于监察对象。公立医院的医生给病人看病,属于从事公务,又领取公立医院给的工资,因此属于监察对象,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不妨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以及权力的本质上寻找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条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由此可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条规定,医生的职责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有人说,这说明医生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权力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另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医生的权利、职责显然不属于前一种情况,医生对前来就诊的病人,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也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支配权。

公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权,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医生的权利(注意不是权力),不仅来源于执业药师法的授权,更来源于患者本人或者患者家属的同意 ,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授权,医生还不能对其认为的患病之人实施诊断和手术。医生如对病人实施手术,须取得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的同意。这不符合权力的含义和概念特征。权力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双边关系具有不平等特征。如依法行使公权力的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无须取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再如,依法行使公权力的法官,对拒不执行生效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罚款或者司法拘留等,无须被执行人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三)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四)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五)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七)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第二十六条 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医师执业的场合,虽然理论上具有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但医师不能对其认为的任何有病之人实施强制诊断、治疗,医师对特定人的诊断、救治,通常要以特定人实施挂号(同意)行为,病人与医院达成合同关系为前提;只有在危急场合,才允许 医师 依法 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进行诊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 24 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医生可以多点执业,这与地方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具有地域限制存在很大不同。 在地方,公权力的行使要在规定的地域进行,不能超越权限范围和地域范围行使,否则就是渎职。如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交通警察,通常情况下,不能到深圳去维护交通秩序,如果跑到深圳去维护交通秩序,深圳有关部门不予认可其执法的效力,驻马店市公安机关还会对此警察予以惩戒;但驻马店市公立医院的医生,却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到深圳等地执业,我们纪检人绝不能荒唐地认为医生到外地执业就是滥用职权。这也充分说明医生执业,不具有行使公权力的特征。

公立医院的普通医生从事医疗行为, 不属于监察对象,其违规违纪,由医院和 卫生行政部门 依法给予纪律惩戒。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八条规定 如下:

第三十七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