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丨看展览
带你走进博物馆,让看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青岛又又又登上央视,现代物流展现澎湃动能 ·  2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首次在亚洲布局!已落户青岛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突发公告:集体下架、整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丨看展览

河南古建丨中原文化大赏!一次遍览“天地之中”世遗所有历史建筑群!(2/20-23)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公众号  ·  · 2025-02-07 13:40

正文


天中阁、天中街、岳立天中碑、天中福地门……这里怎么这么多“中”?

原来这里是 “天地之中”

什么是“天地之中”?

它是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的历史建筑群。大名鼎鼎的 嵩山少林寺 是其中一员,而少林寺之外的其他成员也是个顶个的实力不俗:

少林寺 图源/禹涵
西周初年,周公“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在嵩山脚下的阳城 (现登封告成) 测得“天地之中”。如今唐代建立的 周公测景台 、元代建立的 观星台 ,还在守望着千百年前的耿耿星河。

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我国最早的礼制建筑遗存,当之无愧的 国保001号、002号、003号

汉三阙 图源/网络
北魏时建造的 嵩岳寺塔 ,走过1500年的风雨沧桑,以独傲天下的姿态映衬着 我国现存最早砖塔 的荣耀。
峻极峰下,古木掩映间, 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于古朴素雅中显儒学圣地之本色……

上:嵩岳寺塔 下:嵩阳书院 图源/禹涵
“天地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独特宇宙观的具象, 中华文明恒久的核心所在

公元前2070年左右,大禹就已在阳城建都。696年,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为这片中国传统文化荟萃的中心地域留下了1300多年未曾改变的名字—— 登封

四千年悠悠岁月里, 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各种文化流派都在此汇集 ,它们的思想播撒到中华四方,并遗留下 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观星台夜景 图源/河南学习平台 宋慧娟/摄

中岳庙 图源/禹涵


如果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嬗变,上演了一幕一幕的悲喜剧,那背后隐藏着的始终不动声色的文化剧本,就隐藏在中岳嵩山的山川沟壑和历史建筑当中。


——特邀讲师 嵩山文化资深研究学者推荐语



2月20-23日 ,寒气初消,已是出游好时节。我们特邀 扎根研究嵩山文化30余年的资深专家 带队,并精选嵩山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带你 一次性遍览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有遗产点

少林寺塔林 图源/禹涵
让我们从一颗颗历史的琥珀里,共同解读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生命力,沐浴其悠久绵长的璀璨之光。

嵩岳

登封嵩山文化资深研究学者, 研究嵩山文化30余年,对嵩山文化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有着独到的见解与认知。
(*讲师详细资料可私信咨询客服)


🌟 研究嵩山文化30余年的专家讲师全程带队

深耕登封地区、潜心研究和讲解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30余年的在地专家带队讲解 ,以多元的视角,为你讲述嵩山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更加全面与深度!!

🌟 一次性遍览"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所有历史建筑群

初春时节,游走嵩山, 一次性探访“天地之中”世界遗产所有的8处11项历史建筑群,涉及阙、寺、塔、庙、台和书院等多种类型 ,纵览中原地区的千年历史与文化,近距离深度感受登封嵩山文化底蕴!

🌟 一场精彩且深刻的中原地区干年文化大赏

行程中包含 国保编号001-003的古老汉阙、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最早的砖塔,宋代《营造法式》最初珍贵实证建筑等多种古建,涉及儒、释、道多种文化类型 ,横跨汉、魏、唐、宋、元、明、清两千年,一场全面且深刻中原地区古建与文化盛宴!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和行走,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或天气等情况影响,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或内容作一定调整。



时       间 2月20日-2月23日

集  合  地 河南·郑州

解  散  地 :河南 ·郑州

适合人群 人文历史文化爱好者/古建爱好者/世遗国保刷保者/摄影爱好者

原       价 3080元/人

组  团  价 2980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10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礼制建筑

★ 中岳庙

坐落于登封嵩山太室山脚下,前身为始建于秦的太室祠,为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场所。

中岳庙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 中州祠宇之冠 ,是 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也是 河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中岳庙-天中阁 图源/艺旅文化

庙宇建成以后,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庙宇建筑格局基本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有殿、宫、楼、阁、亭、廊等建筑39座近400间,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也是最高级的古代礼制建筑群之一

建筑依中轴线左右对称、纵深多进、多群组院落建筑形式布局。中轴线上共有七进十一层院落,建筑宏伟,多用琉璃瓦顶,雕饰彩绘华丽,主殿 峻极殿是中原地区一带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也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

中岳庙-峻极殿

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火神宫、祖师宫等多组院落,是道士举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

★ 太室阙

位于登封中岳庙天中阁前500多米处的中轴线上,为 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 ,始建于东汉元初五年 (118年) ,是 嵩山“汉三阙”中规模最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阙

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为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 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构成的建筑群,为“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杰出范例”。

太室阙西阙(左)与东阙(右)图源/河南学习平台

太室阙分东、西两阙,通高为3.96米,间距6.75米,形成 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 。各阙又分为母阙和子阙,由阙基、阙身、阙顶组成。

阙身以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出檐四阿顶,四面用减地平雕法刻出了铺首衔环、车骑出行、动物百戏、剑舞和四神等 画像50余幅 ,再现汉代社会生活场景。

太室阙上的画像 图源/河南学习平台、登封发布

阙的 题额刻于西阙南面 ,目前可见篆书“中岳泰室阳城”六字;铭记则在西阙北面,内容主要为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县长吕常等造阙的经过。

太室阙题额与铭记 图源/登封发布

★ 少室阙

位于登封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 (118-123年) ,为 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 ,也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

图源/艺旅文化

少室阙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东、西二阙,均为子母阙。东阙有8层,通高8层3.37米,阙顶残缺;西阙有10层,通高3.75米,二者间距7.6米。

阙身可见 60余幅浮雕画像 ,有如蹴鞠、狩猎、马戏、四灵图、羽人图、双龙穿壁图、车马出行等,栩栩如生,跃然石上。

少室阙浮雕画像(局部)图源/ 旅文化

★ 启母阙

位于登封嵩山南麓万岁峰下,为东汉延光二年 (123年) 颍川太守朱宠于 启母庙前所建神道阙

启母阙为土石建筑,分东、西两阙,为子母阙。东阙高3.18米,西阙高3.17米,间距6.8米。

图源/艺旅文化

阙身雕刻有蹴鞠、宴饮、驯象、狩猎、骑马出行,以及郭巨埋儿、夏禹化熊等60余幅画像。其中的女子蹴鞠图,和少室阙上的蹴鞠图,都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重要实物证据。

启母阙蹴鞠图(上)与执毕猎兔图(下)图源/登封发布

启母阙上有两方阙铭,均在西阙北面,其一为 篆书《启母阙铭》 ,以汉赋的形式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备受推崇。

其二是东汉熹平四年 (175年) 中郎将堂溪典所书 《请雨铭》 ,字体为八分隶书,但因部分剥落,现仅存11行55字。

《启母阙铭》与《请雨铭》图源/艺旅文化


儒学教育建筑

★ 嵩阳书院

登封嵩山太室山峻极峰下,坐落着一座嵩阳书院,是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图源/禹涵

书院的前身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 (484年) 的嵩阳寺,是佛教寺院;隋大业年间 (605-616年) 更名为嵩阳观,是道教活动场所;五代后周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

到了北宋时期,这里成为著名的教育场所,名儒范仲淹、程颢、程颐、朱熹等都曾在此讲学,为 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图源/禹涵

历经几番增建修补, 如今所见嵩阳书院建筑为清代规制 ,沿着中轴线布有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除道统祠为歇山顶以外,其余均为硬山滚灰筒瓦房。

此外,书院中还保存有东魏以后石刻15品、古树14株等文物遗存。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唐天宝三年(744年)刻立。图源/艺旅文化


佛教建筑

★ 嵩岳寺塔

矗立于登封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 (520年) ,为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为正十二边形,全高约40米。

这是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也是 中国密檐式塔鼻祖 ,还是 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

嵩岳寺塔 图源/禹涵

嵩岳寺塔由青砖与黄泥修葺而成,塔身可见清晰的抛物线形轮廓,塔门以火焰券形门洞和壸门狮子等作装饰,为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建筑交流融合的典范之作。

嵩岳寺塔内部为中空的筒体结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郭黛姮认为:嵩岳寺塔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 这种结构直到十九世纪才开始在西方现代建筑领域出现,至今仍为高层建筑优先选择的结构方式之一。

嵩岳寺塔塔刹与内部中空结构 图源/博物馆中国

★ 法王寺塔

位于登封太室山南麓的法王寺内,寺院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四年 (71年) ,历代均有修建。

法王寺塔建于唐代,是用灰砖黄泥垒砌而成的 密檐式塔 ,平面方形,高约35米,造型优美,是这座寺院的标志性建筑。

图源/禹涵

★ 永泰寺塔

位于太室山西麓子晋峰下永泰寺东山坡台地上,是一座 唐代密檐式砖塔 ,平面呈方形。

永泰寺塔,既继承了北魏时期佛教古塔的建筑制式,又不见当时古塔普遍的臃肿、浑圆特征,身姿俊秀。而由仰莲、五重相轮等组成的塔刹,造型精致,是 中国现存为数不多唐代塔刹中的佼佼者

图源/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王羿/摄
★ 少林寺建筑群

位于登封少室山山麓,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 (495年) ,享有 “天下第一名刹” 的美誉,是佛教禅宗和少林功夫的发源地。现存建筑群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三部分。

——常住院

依山而建的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 ,为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之地。

沿着中轴线而行,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和千佛殿七进院落,历史上长期作为全国寺院建设与布局的典范。

山门

——塔林

这是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 ,位于少林寺常住院以西300米处的山坡上。现存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的240余座古塔。

塔林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誉为 “古塔艺术博物馆” ,是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宝库。

图源/禹涵

——初祖庵

位于少林寺西北五乳峰下的小山丘上,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建,又称“达摩面壁庵”。初祖庵建筑群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千佛阁。

图源/禹涵

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 (1125年) ,是 河南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虽经历代修葺,但大殿主要构件仍为北宋原物,其梁架结构、斗栱比例也多与《营造法式》一致,为 宋代木构建筑提供了实物见证

图源/禹涵

★ 会善寺

地处登封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下,与少林寺、法王寺和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

寺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471-499年) ,初为离宫,后改为寺,是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

图源/艺旅文化

会善寺现存殿房、碑刻、古塔、戒坛遗址等,其中 建于元代的大殿 ,出檐深远、斗栱硕大,外跳五铺作重栱双下昂,殿内减柱造,结构严谨,保存完整, 是嵩山地区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

会善寺大殿 图源/艺旅文化



天文科学建筑

★ 观星台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 (1276-1279年) ,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

这是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 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 ,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授时历》 的测量演算历史。

图源/禹涵

观星台为砖石混合结构,由台身和石圭 (量天尺) 两部分组成, 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可以想见当时我国天文科学发展成就之卓越。

在观星台南面,存有 唐代建立的周公测景台 ,是唐代在西周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的重要天文遗迹。

周公测景台 图源/艺旅文化



深度探秘何为“天地之中”!

时       间 2月20日-2月23日

集  合  地 河南·郑州

解  散  地 :河南 ·郑州

适合人群 人文历史文化爱好者/古建爱好者/世遗国保刷保者/摄影爱好者

原       价 3080元/人

组  团  价 2980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10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费用包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