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晨报
一网打尽新闻晨报当日重要新闻详细报道、晨报读者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因违纪提前退伍后,他竟勾连间谍……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高考时间,定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晨报

【重磅】“八年抗战”说法正式改为“十四年抗战”!

新闻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0 18:04

正文



“八年抗战”说法正式改为“十四年抗战”!人民日报记者刚刚从教育部证实,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



近日,网上流出 教育部教基二司的2017年1号函件

称要在中小学地方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 概念。

根据这一精神,

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

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据新京报消息,在1月10日已通过记者 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确认此事 ,落实“十四年抗战”这一概念是贯彻中央相关精神。 2016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当时要求教育部各部门通力配合,两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落实该概念, 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



解释:为什么抗战时间有两种说法?


“八年抗战” 的说法是指从 1937年“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 8年时间


如果从 1931年“九一八事变” 算起至 1945年 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 14年时间


实质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政府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因而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 对于深入地客观地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是有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应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其实, 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已经约定俗成。其实质内容没有矛盾。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曹希岭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 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 ,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提起九一八事变,

我们就不得不提这一首歌了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是不是看着歌词就能唱出来了?


这首《松花江上》是1935年 张寒晖 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 ,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风靡中华大地。


网友评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