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击的阿秀
与优秀的人一同成长,做牛逼闪闪的职场青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易菌  ·  AR手游没有未来,知名游戏开发商萌生退意 ·  2 小时前  
三易菌  ·  AR手游没有未来,知名游戏开发商萌生退意 ·  2 小时前  
游戏葡萄  ·  中国游戏圈,没有「中产」 ·  2 天前  
游戏葡萄  ·  天美最任性的一次战役 ·  昨天  
游戏葡萄  ·  鹰角今年再出手,投资成都独游团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进击的阿秀

我发现一个人开始变强的征兆:祛魅

进击的阿秀  · 公众号  ·  · 2024-07-03 11:29

正文

作者 | 黛西
来源 | 黛西巫巫(dexiww001)
推荐 | 进击的阿秀(zchxuexi)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秀。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新词:祛魅。

记得那是我年轻时求学的岁月里,我和闺蜜在图书馆偷聊一位当红明星,恰巧被旁边的一位老教授听到了,他面带微笑轻声地说:

“记住,孩子们,每当你想要无条件地追捧某人时,你要保持警觉,去发现他们真实的一面,因为不是每个被崇拜的人物都拥有你所想象的那种理想品质。”

如今回想起来,那位我们全班女生痴迷的明星,已经进了局子。

现代社会就如同一场无休止的表演,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自己最美好的角色。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同事聚餐,还是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他人经过精心修饰后的生活片段。

这些虚构的光环,不仅让我们对自己感到自卑,还在无形中设立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使人望而却步,甚至怀疑自我。


- 01 -

例如,在朋友圈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朋友们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展示着他们看似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豪华餐厅、度假别墅、动辄价值不菲的礼物,这一切仿佛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美好。

然而,这背后的真相却是:为了这段旅行,他们可能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几秒钟的微笑背后隐藏着无数的不如意。

我们需要学会对这些表象进行祛魅,解构其背后的虚幻,看清生活的真实面貌。


我们要意识到,即便他人展示的是其生活中最高光的一刻,但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痛苦。

在如今这个看重表象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被他人的成就所震撼,羡慕或甚至崇拜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存在。

然而,真正的自我提升和成长,应该来自于一种“祛魅”的勇气——去除对那些外在标准的过度崇拜,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面对那些在社会地位、学历、才能等方面“比我厉害”的人时,不少人可能会感到不安或自卑。

这种感觉,虽然很人性,但它往往沉重地压制了我们内心的潜力。因为恐惧和自卑,我们失去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最佳机会。

对待每一个崇拜的偶像和热门的观念,一定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与真相,通过这种祛魅的过程,在不断的分析和理解中,你的判断力和智慧会不断增强,最终生活质量也会发生质变。

如果你只是表面膜拜,那么你将可能得到的是虚假的认知和失望的结果,浪费宝贵的时间。

- 02 -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陷阱无处不在。广告、促销和各种营销手段无时无刻不在诱导我们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


然而,这些看似美好表象背后的,是对我们心理和物质资源的双重掠夺。


很多人总是在追求最新的物品和时尚,但这背后常常是无尽的物质欲望和心理空虚。


他们不断购买新物品,追逐短暂的快乐,但始终无法填满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原本简单的生活,在这种无休止的追求中变得沉重负担。


我们必须学会对这些消费主义的陷阱进行祛魅,看到背后的虚幻与空洞。


只有摆脱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回归简单与质朴,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我们需要珍视那些无价的情感、健康和精神财富,而不是被无形的物质欲望所主导。


“祛魅”,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解放。它要求我们跨越外界赋予的各种标签和桎梏,学会欣赏每一位“比我厉害”的人背后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盲目地将他们神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外界条件如何,我们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竞争。


不再因他人的光芒而感到自我黯淡,不再因他人的成功而失去自信。每一次的“祛魅”都是自我意识的升华,是对个人价值的重新确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 真正让我们保持自信和从容的,不是那些短暂的、来自外界的赞赏或羡慕,而是内心深处对自我的了解和尊重。


这种力量,将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让我们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保持自洽,自信,和从容。


在这个繁华眩目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无意识地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对那些我们所崇拜和仰视的事物感到自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神坛,供奉着自己的偶 像,可能是成功人士的辉煌、才艺超群的艺术家,或是拥有完美家庭的朋友。


无形中,这些崇拜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也构建了我们的不安与自卑。

- 03 -

我有一个朋友,他自小憧憬文学巨匠,崇拜那些能以笔触画出人生百态的作家。他痴迷于字里行间的妙处,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文豪。

然而,每当他坐下来尝试书写,心中便涌现出无尽的自卑和焦虑。

他将自己的每一个字句都与那些文学巨匠的杰作相比,总感觉自己的文笔平淡无奇,缺乏灵魂。

这种对文学大师的崇拜,转化为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深深怀疑。

像他一样,我们几乎都会在某个领域感到不足,因为我们在那一领域设立了高不可攀的标准。

我们羡慕那些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人,因为我们对人际交往感到自卑;

我们羡慕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无法实现理想。

这些羡慕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是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真正的成长,是认识到这种崇拜与自卑的循环,然后努力打破它。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能力天赋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欣赏他人的优点,但不必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