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的本土化发展之路充满坎坷。
2015
年前三个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只有
3025
台,马斯克不得不下调销售目标。
2016
年
1
月,河北邯郸发生了一起
Model S
自动驾驶功能致人死亡事件,严重影响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另外,由于
Model X
连续跳票,大部分中国用户在预订后两年半才拿到货,引发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除此之外,特斯拉的股价也不断下跌。
2016
年
2
月,特斯拉股价跌幅超过
7%
,
11
月,在特斯拉宣布对旗下电动汽车进行提价后,其股价又下跌
4%
。
虽然特斯拉在2016年充满坎坷,不过在最近的一项汽车品牌用户满意度调查中,特斯拉超越了保时捷、奥迪等竞争对手,夺得桂冠。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面临着激烈挑战,也面临着巨大机遇。未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发展之路又在哪里呢?
特斯拉内部因素
首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正在逐步完善。在过去几年中,特斯拉一直寻求在中国建立制造工厂。2016年
3
月,某政府网站上出现了一份关于特斯拉工厂建设问题的官方文件,表明特斯拉已经与该地方政府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2017
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很可能将开建。
特斯拉还不断吸引研发和销售人员,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储备。2016年下半年,特斯拉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相继召开宣讲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人才队伍。2017年,特斯拉还将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特斯拉的中国供应链也逐步完善,国内的大富科技、拓普集团、信质电机等已成为特斯拉的供应伙伴。
除了以上几点,特斯拉还加速建设充电桩与销售中心,完善本土化布局。截止到2016年
12
月
24
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经建设了502个超级充电桩,
1400
余个目的地充电桩。
其次,相比北汽、比亚迪、吉利等国内竞争对手,特斯拉在电池、电子设备和软件领域拥有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这将为特斯拉夺取中国市场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以充电桩为例,特斯拉第三代350kW超级充电桩已经研发成功,实现了充电
15
分钟行驶
480
公里,另外,特斯拉的
500kW
超级充电桩已经在研发之中,相比之下,北汽、比亚迪等国内厂商与特斯拉存在很大的差距。
很多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当前最大的隐患是量产问题,而这一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马斯克正计划以机器人来制造汽车,实现“用机器制造机器”,这将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此前,特斯拉还收购了德国
GrohmannEngineering
,进一步加速了量产化。
另外,如果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建成,意味着特斯拉现有价格体系中运费以及进口税将取消或降低,届时,特斯拉的销售价格将降低三分之一。特斯拉还将在2017年推出一款平价车型——
Model 3
,在中国市场减免税收之后,销售价格可能在
20
万元左右,这有利于特斯拉扩宽市场受众面,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极大的提高特斯拉的竞争优势。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在中国的服务网络远不如竞争对手的完善。虽然特斯拉加速了本土化布局,但在二三线城市很难看到特斯拉的销售中心或充电桩。截止到2016年
12
月
24
日,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中心只有
24
家,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与北汽、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的服务和销售网络亟待完善。
另外,由于中国政策的原因,特斯拉在中国的本土化首先需要合资伙伴。《财富》杂志分析,中国公司可能会抄袭特斯拉的新电池技术,然后生产比特斯拉更便宜的汽车,从而影响到特斯拉的销量。
外部因素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既有政府的顶层支持,也有消费者的强烈需求,前景广阔。2015年,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车的补贴达到
300
多亿元。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
2016